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構建
時間:2022-05-11 10:50:37
導語: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改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優點與缺點,老師作為他們人生中的伯樂,應該學會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尊重他們個人的意愿,為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使他們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也應該如此,學生的主體地位至關重要,因此,本文重點介紹了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策略。以期為以后化學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導入生活化的情境
設計一場別開生面的課堂無疑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好方法,不僅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而且還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引入生活化場景教學,將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進行巧妙地結合,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化學的效率。生活中的任何一個現象都可以作為化學的現場教學,比如一則廣告新聞、一件生活常識或者一個歷史事件等等。眾所周知,Cl2是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劇毒氣體,可以用于生產塑料、農藥、消毒劑、漂白劑溶劑以及各種氯化物,與生活密切相關。像老師在講解化學分子Cl2時,就可以將生活中的常識運用到教學中,比如“我們用來澆花的自來水,為什么要在陽臺先放置幾天?”,再比如在新聞中,“為什么一位阿姨在打掃廁所時,將消毒液跟潔廁靈混在一起會發生中毒效應?”,另外在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用一種黃綠色氣體殺死了敵軍5000多人……”等等,都可以作為高中化學教學的很好的題材。
二、運用多種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們往往采用死板式教學,將知識逐條精講,然后讓學生死記硬背,具有枯燥乏味、晦澀難懂、抽象片面的缺點,降低他們學習化學的樂趣,使學習變得被動、厭煩、無趣,無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多種教學模式,構建科學有效的課堂效應,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激發他們創新思維。比如,老師們在講到“金屬鎂及鎂的化合物”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們運用先進的網絡技術,讓他們自行分組去查閱書籍或者進行網絡調查,將調查結果制作成PPT后,在上課時派代表進行課堂交流。調查的內容包括:金屬鎂及鎂的化合物的物化性質、制備方法、儲備運輸以及它們的主要用途等。在整個過程中,不需要老師進行知識灌輸,僅僅對學生搜集知識的錯誤地方進行及時的糾正就好,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利用化學實驗教學
化學實驗是學好化學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它既是理論產生的源頭,又是將理論用于實踐的具體操作。除此之外,化學實驗的操作過程中,實驗現象千奇百怪、光怪陸離,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吸引他們主動進行實驗操作,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化學理論知識。比如,教師在高中化學的實驗教學中,比較吸引人的現象有很多,像在試管中加入金屬鋁跟溴,會發生電閃雷鳴的現象;將一顆雞蛋洗凈,在上面用醋酸畫個圖案,然后放入稀硫酸銅溶液中,熟了扒皮去發現,蛋清上有藍色或者紫色的圖案;讓學生們自己在課下動手用白色的紙做一朵花,然后在課堂上將花放入NaOH溶液里浸泡,拿出來,干了后,涂上酚酞試劑后,白花就變成了紅花等等,類似這樣的實驗還有很多,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操作后,清楚明了整個實驗過程后,再將理論知識教授給他們,從而使他們更好的將知識與實驗相結合,加深他們對化學公式的理解,避免了死記硬背的現象,使化學的學習變得更加簡單易學,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四、提高知識應用教學
化學知識的學習跟日常生活是分不開的,需要我們在學習了化學知識后,可以靈活的將其運用到生活當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然而大多數學生在學習完化學后,是與生活實際脫軌的,無法將課堂知識將生活實際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學習相當于是白學的,屬于死記硬背,沒有掌握化學理論的精髓。另外,老師應該調動學生們運用所學知識的積極性,強調他們的主導地位,讓他們愛上學習,認識到知識在實踐中的寶貴價值,從而使他們在學習上形成良性循環,達到越學越愛學的地步。像老師在化學課堂上,教授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時,就可以運用到生活中的案例,眾所周知,是有些食用鹽是從海鹽中提取的,那它具體的提取過程是怎樣的呢?第一步就是進行粗鹽的提取,就是將海水放置在太陽下曬干,從而得到的固體結晶就是所謂的粗鹽;第二步就是進行細鹽也就是食用鹽的提取,粗鹽包含多種對人體有害的成分,不能食用,由此經過加工后的粗鹽就可以出現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了。化學知識離我們如此之近,教師應該熟練掌握并且靈活的運用到課堂的教學中,讓同學們去自主發現并且驗證,使他們發現探索中的樂趣,從而更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化學理論知識,然后再將理論知識靈活的運用到生活中,掌握化學知識的精髓。
五、結束語
由此可知,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中化學改革策略能夠在教學中得到靈活的應用還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不僅需要老師們不斷的豐富教學方法,努力引導學生們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們學習的效率,而且教師還應該尊重同學們的意見,使他們能夠做到主動學習、激發興趣、自主練習等,從而提高他們自主創新的能力,發揮他們的主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永華.高中化學教學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J].理科考試研究•綜合版,2016(12).
作者:陳海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七中學
- 上一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分析
- 下一篇:高中化學解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