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學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
時間:2022-07-22 04:21:07
導語:高中化學教學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改理念融入教學的今天,高中化學教學也在與時俱進,不斷調整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合作學習不僅能促進教學的有序進行,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實現教學實效性,筆者通過對高中化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科學合理借助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效性;合作學習
高中化學不像初中化學那么直觀,內容更加抽象化。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快速的適應這種難度的突增,我們就需要調整教學策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組內、師生之間、班級之間互助交流合作學習,來讓學生們高效融入高中化學課程。
一、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原則與內涵
內涵分析,作為高中學科中重要的一門課程,化學學科依舊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教學的發展與需求,所以說我們需要借助合作學習模式來適應時代的進步。合作學習模式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一言堂,給予學生更多自主交流空間,同時也豐富了教學活動的多樣性。通過一個探究性問題的引導,讓大家展開分組討論,在討論過程當中,每個成員都是獨立個體都需要發揮自我的價值,責任分工到個人。借助合作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大家的學習能力,還可以培養大家的探究積極性。應用原則分析,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符合新課改理念的教學新策略,更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還對實踐能力、人際交流、合作精神、探究思維等多種素質有不小的鍛煉效果。在具體的應用中,只有遵循相應的原則,我們才能將合作學習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分組應該是建立在老師對學生有充分了解,個好、認知能力、學習水平等綜合性的考量,才能將每個小組的個人價值充分體現。
二、高中化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合作學習教學中老師所發揮的作用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雖說大多數老師意識到了新課改理念的重要性,也嘗試將學生當作教學的主體,但在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知識進行了按排或就近分組的錯誤策略,并且引導問題不夠深入全面,學生們是在自由討論,但實際收到的效果卻并不理想,表面上看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這種合作太過自由,老師成了旁觀者,起不到主導作用。問題二,合作小組內沒有合作意識。小組合作若是沒有按照科學合理的分配方式進行分組,就會導致組內成員基礎差異化過大,基礎好的不停發表自己的看法理解與觀點,學習差的根本沒有開口的機會出于自卑感或者其它因素會很少發言,小組之間的相互討論變成了單口或者雙口相聲,其它組內成員則成了聽之任之的觀眾,由于能力差距的懸殊,導致組內學習氛圍不理想。所以說,若是不能夠進行科學合理全面的分組,就根本無法體現出小組合作模式的價值,形同虛設。問題三,對小組合作缺少有效的客觀評價。若是建立在科學合理分配成功小組的前提下,我們還需要近一步對所有學生定性分析,組內成員之間的任務分配不合理,就會讓許多本來就合作意識不強烈的學生我行我素不愿意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當中,所以說我們不僅要讓每個小組都安排好組內任務到個人且合理的分配。老師不僅要注重各組之間的能力成果評價,還要重視組內個人的表現評價,當然許多老師會有疑惑,進行組評價我們有時間也有精力,可評價到組內的每個學生,貌似難以實現,無論是課時還是精力都無法滿足,對于這樣疑惑,我們可以調整評價策略,例如;進行每次組評后,在進行一次各組內成員投票互評的機制,但凡票數最少甚至是沒有的學生就是我們重點強化的對象。只有將這部分最難啃的骨頭帶動起來,才能實現整體性的教學提升。
三、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策略與方法
合作學習模式運用與高中化學,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培養,同時還可以將老師的指主導地位明確化。師生之間明確了新觀念下的角色轉變后,我們的下一步教學程序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合作學習模式開展的好與壞,主要體現在互動的程度與融洽度,同時老師要認清自己的位置和責任,完善準備工作。能夠對全體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包含性格、喜好、能力、水平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讓分組是在科學合理的前提下進行。在實踐開展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最為科學合理的分組應該是組內成員在能力水平基礎差異不大的前提下,喜好特長能夠互補,就比如有的同學腦子快但總出錯,有的同學很細心但不夠靈活,在他倆基礎能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互補組隊,當然這只是最簡單的舉例,重點在于能夠發揮各自的強項,規避自我的弱項。每組成員最好控制在4-6名之間,組太大不利于討論,組太小效果不理想同時也提升管理難度與工作量不科學,分組之后要對小組學習的目標充分重視,要有統一的制度與目標,尤其是鼓勵機制很關鍵,沒有競爭的分組,就沒有高效提升的動力,要將小組成員的責任感得以激發。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的關鍵性探究提問,是合作學習模式的導火線,所以問題的創設需要老師仔細揣摩,最好的問題應該具備懸念、趣味、生活化、激發好奇心、貼合主題、難易得當,等綜合考量。問題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具有層次性,尤其是不同的深入層次,剛好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小組成員的能力匹配,讓所有小組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挑戰有所收獲,讓大家都能夠建立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舉例:我們在教授“硝酸的性質”這一知識點時,我們就可以結合實踐創設問題情境,如果:我們在裝有濃硝酸的試管中加入適量的鐵片,大家覺得會發生什么現象?若是在加入水又會有什么變化?所謂的硝酸與硫酸如何區分?它們的方程式有共通點嗎?我們通過這些層次問題,讓大家展開討論探究,并且每組給予討論結果,而后我們通過實驗的方式來進行論證,來檢測各組的完成情況,并且鼓勵機制同時進行,筆者采取的鼓勵機制,是借助學習網來進行的,其中記錄打分每組學生每節課時的完成情況,最終確定各組排名,大家都可以通過移動終端來進行查看,并且我還聯合了其它班級一同參與,進行班級比拼,這樣的競技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公開化,對學生的合作精神、個人榮辱心、責任感的培養都有著積極作用。當然化學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還包含了一部分實驗操作,順應新課改理念,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育,我們更應該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實驗,尤其是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在實踐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每次實驗前都進行合理明確的分工,從實驗操作步驟的制定員、設備材料準備員、安全員、主要實驗操作員、輔助人員、實驗過程記錄員等明確責任到個人,讓整個操作過程科學合理規范準確,實驗的操作各組成員也可以采取輪換模式,爭取大家都能有動手的機會。這樣對化學教學的質量水平提升,才能起到積極作用。
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說,合作學習模式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夠提升課堂學習效率以及整體實效性的。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模式,同時也有效調動了課堂氛圍,讓許多學生找回學習化學的興趣與自信,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升,同時還培養了大家的自主學習能力、交流能力、團隊協作精神、榮辱心、上進心等等。
參考文獻:
[1]李弈霖.在實踐中學習讓社會工作成為學習的督導師[J].亞太教育.2016(08)
[2]李建.合作學習教學實踐誤區分析[J].中學論文.2015(02)
作者:馬智 單位:甘肅省敦煌市敦煌中學
- 上一篇:網絡課程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化學用語在高中化學教學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