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與反思

時間:2022-02-25 04:39:55

導語: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與反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與反思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和進步,教師一直在思考課堂教學工作與教學評價工作之間的聯系,希望能將兩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下面,筆者將詳細闡述如何將“教學評”一體化理念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教學反思

倡導基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評價是《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提出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積極倡導“教學評”一體化,使每位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1]。在“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要深刻理解“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的真正含義,實時開展基于“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樹立“素養為本”的化學學習評價觀,充分發揮評價促進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全面發展的功能。

一、“教學評”一體化理念提出的意義

(一)指導教師明確目標?!敖虒W評”一體化理念的提出使教學目標更加明確,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既要設計教學目標,又要設計評價目標。之前,高中化學教師在設計“鈉、鎂及其化合物”教學活動時,通常只會提出“了解鈉、鎂單質的生產原理”“認識鈉、鎂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學會用離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離子反應”等學習目標,對于課堂實踐過程中是否真正實現了這一目標關注程度并不高?!敖虒W評”一體化理念提出后,教師不僅要關注教與學,還要注意將評價與之相結合,思考課堂教學是否達到了課程設計目標,進而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二)促進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凸顯?!敖虒W評”一體化理念提出后,教師開始重新思考和權衡教學與評價工作,在組織“反應速率和反應限度”“化學反應中的熱量”等教學活動時,實現“教學評”一體化過程中,逐步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凸顯出來,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高。(三)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效率是高中化學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時應該關注的重點,是體現其勞動價值的一種表現形式。在“教學評”一體化理念提出后,化學教師在將評價活動與課堂教學活動融為一體的情況下,也應重視課堂教學效率是否得到提升,這樣才能使“教學評”一體化理念更有意義。

二、“教學評”一體化的高中化學實踐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課堂的組織并不容易,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活動更難組織,需要教師將教學與評價結合在一起,有效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及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進而實現以評促教的目標。(一)創設真實情景,促使“教學評”在真實情景中進行。情景教學法是當下教師和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出與其相關聯的帶有趣味性或者教育意義的情景,以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真實情景的創設會給學生以真實感,同時也能夠促使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瘜W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新課程理念倡導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在“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理念下,化學教師可以將教學活動與真實情景相結合,使教學與評價活動在真實情景中進行,真正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2]。例如,學生在學習“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時,高中化學教師可通過創設真實情景,促使“教學評”活動在真實情景下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帶領學生閱讀教材并提出思考問題,如“雷雨發莊稼”所隱含的化學知識是什么?這樣學生會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閱讀教材,從而找出雷雨天氣時空氣中的氮氣是如何轉化成農作物所需的化合態氮這一答案,并書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教師聽完學生的回答,對學生實時進行評價,肯定其優點,同時引出“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話題,接下來,教師將工業合成氨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到合成氨反應條件十分苛刻,并了解到“氨的成功合成為解決人類溫飽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課堂小結時,教師可帶領學生一起將三類基本固氮方式的優缺點進行比較,以促使學生了解到人工固氮的重要意義。這樣,在真實情景下學習化學知識,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主動性更強,教師也能夠客觀公正地指出學生的優點,從而發展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二)組織探究活動,在探究過程中實現“教學評”一體化。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實驗探究,因此化學教師常常組織學生通過探究實驗以獲取化學知識。在“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理念下,化學教師要高度關注教學與評價工作的一致性,適當組織探究活動,以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同時,教師要針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及時準確地予以評價,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實驗探究每個步驟都對實驗結果有一定的影響,進而提升他們的實驗探究效率。例如,在教學必修1“碳酸鈉的性質和應用”這一內容時,教師可在組織探究活動中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教師可提問學生:“同學們知道化學中的蘇氏三姐妹嗎?”學生搖頭,教師繼續問道:“那蒸饅頭時常常會用到什么物質呢?”學生回答道:“碳酸氫鈉!”教師接著補充碳酸氫鈉俗名小蘇打,隨之將蘇打(碳酸鈉)、小蘇打、大蘇打(硫代硫酸鈉)三種物質的名稱、俗名及化學式進行板書,并將前兩者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主要用途向學生做介紹(有興趣的學生可課外自行了解硫代硫酸鈉),同時提出問題:“蘇氏三姐妹如此重要,我們應該從化學性質入手研究它們,今天重點學習蘇打與小蘇打,并著重對比探究其溶解性、溶液pH強弱、與酸反應、熱穩定性等性質。”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驗操作是否規范及實驗步驟是否合理等進行有效評價,使之認識到實驗探究需要手和腦并用,提醒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要認真思考和反思。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活動、評價活動及學生的學習活動結合在一起,不僅能使課堂生動、有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三)組織合作學習,促進師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實。現“教學評”一體化合作學習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常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也能夠促使學生通過合作共同獲取某一知識。高中化學知識包含宏觀、微觀、符號表征三大方面,有些知識比較抽象,令人難以理解,為了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目標,化學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合作學習活動,并在活動中鼓勵學生相互評價,進而促進學生及時反思,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離子鍵”一節內容時,教師可通過組織合作學習活動,促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相互交流,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教師首先向學生介紹化學鍵的定義,并用原子結構示意圖列舉氯化鈉形成的過程,促使學生能夠從微觀層面認識鈉原子與氯原子如何通過得失電子各自都達到穩定結構的,并分析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就是離子鍵。學生在學習了“原子電子式”“離子電子式”等內容后,教師便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究如何用電子式表示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大部分學生都能夠仿照氯化鈉的形成過程,用電子式表示出氟化鉀的形成過程,然后由淺入深地進一步學習氯化鎂和氧化鉀的形成過程,在此基礎上理解鈉、鎂、鉀、氯、氧的常見化合價。教師在隨堂巡查中應及時發現和表揚學生正確的書寫方法,對學生書寫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要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并糾正。

總之,化學教師用“教學評”一體化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活動時,一定要根據高中學生學習特點和化學知識內容特點統籌安排,進一步把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落到實處,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陳曉勇,梁杏娟.“以學定教,以教導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J].教學與管理,2014(01):57-58.

作者:代華萍 單位:莆田第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