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中雙語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0 02:30:00
導語:化學教學中雙語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雙語教學在教學中的逐漸推廣,人們對雙語教學的期待和觀望也逐漸加深。但是,雙語教學在我國的推行也只是在初始階段,其還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誤區和需要深入探討之處。筆者試從自己以及其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出發,結合化學學科的教學特點,探討雙語教學的實際意義和導向,以期對雙語教學在化學教學的運用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化學;雙語教學;外語;學科
隨著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發展,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探索也逐漸走向深入,新的科學的教育教學方式逐步走上教育舞臺。雙語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嘗試性的教學方式逐漸為人們所了解、熟知。但是對于其內涵和實際意義的理解都不夠深刻、明晰。筆者根據自己及他人的多年教學經驗,結合在化學教學中運用雙語教學的體會,試談談自己的粗淺見解。
一、雙語教學的概念及表現形式
雙語教學,筆者認為,它是指在單課教學過程中,使用兩種不同語種在同等教學條件下,在更寬的范圍內,教育學生對于不同語言環境下的應知知識的更深刻理解,以擴大學生在學習中的知識面和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方式。
就目前我國化學教學中的雙語教學方式而言,有兩種表現形式。
(一)"閱讀理解"式雙語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外語為主,并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外語資料,學生閱讀后,再依據現有的資料,回答教師提出的有關教學內容的問題及觀點,以達到語言與專業知識的雙贏。
(二)"培養興趣"式雙語教學。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漢語為主,以外語為輔,對一些專業性術語的外語表述進行介紹,并提供相關術語中外語名詞的由來及成語規律,穿插有關外語故事等,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在課外搜尋相關外語資料的積極性,從學生自身的積極主動性出發,達到專業知識與語言的雙贏。
二、雙語教學的實踐意義
雙語教學,無論從教學本身,還是就教學的對象或者教學的廣泛效果來看,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原有教學方式的科學性和高效性,在素質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成為一種值得深入探索的教學方式。
(一)雙語教學是傳統教學方式的補充和發展。中國傳統的教學方式沿用數千年,在演變的過程中,隨著歷代教育者的不懈探索,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較為科學的體系,對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科技和世界經濟形勢發展的步伐。適應這種需要,在探索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雙語教學應運而生,它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更加適應時展的需要。
(二)對于教師而言。雙語教學有利于促進他們積極吸納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加快自身知識結構的更新。因為在雙語教學過程中,隨著學生學習知識面的擴大,對于先進科學技術知識的需求量也會隨之增大,俗話說,"要給別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對于知識的傳授者教師來講,必須尋求更多更新的知識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適應學生越來越高的需求。
(三)對于學生而言。雙語教學既能增強其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又能夠促進其更好地學習外語知識,為提高其自身適應國際形勢需要的綜合素質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三、在雙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由于雙語教學的出現,是一個新生事物,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教師在各自教學的過程中,僅靠自己的理解去詮釋雙語教學的內涵和外在表現形式,這樣勢必造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混亂局面,也造成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誤區。筆者認為,這些誤區主要表現在:
(一)從雙語教學的目的上看。有些教師認為雙語教學的終極目的,就是在外語教學之外的其他課程中,讓學生在外語的語境下,理解該課程的教學內容,達到外語和該教學內容都得到有效完成的雙重效果。這種看法,與雙語教學的真正目的相差甚遠。
(二)從教學方法上看。有些教師采取"閱讀理解"式教學方式,在其他學科教學過程中,完全使用外語,讓學生在理解教師鋪墊語言的前提下,理解專業知識,以此希望達到外語和專業知識的雙贏。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之間或者學生與教師之間在外語水平方面的差異。不同學生或者學生與教師之間,由于學習興趣、知識面、外語學習層次的限制,他們之間必然存在較大的差異,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甚至是大部分學生不能正確理解教學過程中的外語表述,更談不上能夠完全理解其他學科的專門知識。
四、綜合實踐,正確運用雙語教學為素質教育提供更有力的科學方法。
(一)課堂的前期準備工作。教師在課前備課時,適應雙語教學的需要,應當根據課中教學的內容,搜集相關專業知識的外語資料,如查閱外語圖書、上互聯網搜尋等方式,多方面準備外語教學的資料,特別是專業知識需要的專業術語的外語表述,并且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弄清專業術語外語表述的成詞規律,以及該詞或者詞組的由來,以便在教學中讓學生更加清晰、充分了解該知識。
(二)課中雙語的有機結合。課堂教學中,在傳授學生專業知識時,適時穿插外語表述,將專業術語的外語表述及成詞規律、詞或詞組以及物質結構的由來等貫穿課堂之中。如"有機"為"Organic","無機"則在其之前加"in-","金屬"為"metal","非金屬"即在其之前加"non-",凱庫勒(FriedrichAugustKekule)在夢中發現苯的結構等故事,既活躍氣氛,增強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擴大知識面,增進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外語方面的水平,增強了課堂的教學效果。但是應當注意以漢語為主,不能越俎代庖,以外語為主角,否則,課堂效果必然會適得其反。
(三)心理的把握與雙語的結合。雙語教學的引入,對于學生來講,可能產生兩方面的心理影響。一個方面,學生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可能導致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雙語教學中,產生更加深刻的心理影響,從而促進該學科的學習。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在雙語教學中,對外語的膚淺了解,或者說對外語的學習不夠深刻,造成上課過程中聽不懂,從而造成厭學情緒,惡性循環,勢必造成課堂教學質量的下降。因此,在雙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適時調整雙語教學的內容和雙語在課堂中的分量比例,以適應學生的心理變化,達到雙語教學的最佳效果。五、雙語教學的硬件、軟件配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雙語教學的高效性、科學性、與時代的同步性的發揮,要靠充實、完備的硬件、軟件作為后盾。因此,在雙語教學中要有充足的硬件、軟件準備。筆者認為,要搞好雙語教學,要準備如下充足的硬件、軟件:
(一)硬件。
1、建立相關學科的外語圖書資料庫。
2、建立相關學科最新成果搜集資料庫。
3、建立雙語教學影像資料庫。收納雙語教學的成敗案例,以便對教師進行正反兩方面教育。
(二)軟件。
1、與國外教學交流的經驗總結。
2、外語教學的多元化。外語教學中,逐步形成普遍性和專業性相互補充的教學內容,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3、建立健全教師培訓機制。
六、雙語教學的發展趨向
任何事物都是發展的,雙語教學亦然。上述雙語教學的"培養興趣"方式,是與目前外語教學水平相對滯后的情況相適應的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但是,隨著外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學生自身外語水平的提高,達到運用自如的情況下,這種教學方式,必然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應當有新的雙語教學方式來替代。"素質教育的成果將在新形勢下的新的教學方式的促進下,日新月異,廣結碩果。
- 上一篇:高中物理學習方法指導論文
- 下一篇:化學工程學科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