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化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1 11:20:00
導語:中學化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化學教學過程對學生來講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通過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學到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發展智力,還要使學生在情感領域受到培養和教育。
關鍵詞:情感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化學史教育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進行,人們對課堂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教學目標方面,不僅要求知識領域和技能領域的“雙基”教育,對情感領域的教育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情感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內容。那么,要順利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必須對情感教育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下面就本人工作十幾年的體會談談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
化學教學過程對學生來講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通過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學到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發展智力,還要使學生在情感領域受到培養和教育。化學教學中進行的情感教育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中學化學教學目標、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所不可忽視的極為重要的方面。因此,化學教師要根據化學教學目的和要求,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在進行“雙基”教學和培養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情感教育,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二、情感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內容極其豐富,主要是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化學史教育、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論教育。
(一)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是科學的世界觀。世界觀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起著支配的作用,它制約著人們的感情、意志和對事物的態度①。在化學教學中,教師為什么教和怎樣教,以及學生為什么學和怎樣學,也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受一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支配和指導。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將有利于人才素質的培養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中學的化學知識,盡管是化學科學知識體系中的基礎知識部分,但就其涉及到的化學基本概念、理論、原理和定律來說,其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因此,通過化學教學向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在化學教學中,應著重對學生進行如下幾個基本觀點的教育:
1、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的教育
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石,也是指導學生學習化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瘜W教學應著重從構成物質粒子的物質性、物質形態和種類的多樣性與統一性、物質結構的層次性等方面進行物質觀的教育。
2、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通過一個個具體化學反應以及各種化學反應類型知識的教學,能較好的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反應即化學運動是具有多樣性的。同時還應認識到每種化學反應都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并區別于其它類型的化學反應,但是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化學反應,它們所對應的物質層次是原子、離子、離子團,都屬于同一層次的化學運動,這又是化學運動統一性的具體表現。所以,化學反應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教育是進行物質運動觀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物質運動絕對性和靜止相對性的教育是物質運動觀教育的又一項重要內容。要結合適當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認識到物質在不發生物理的或化學的變化時,從外觀看它們是靜止的,但這種靜止是相對的,因為構成它們的微粒無時不按著各自的規律運動著,可見運動是絕對的。
3、唯物辯證法聯系觀點與發展觀點的教育
化學教學的任務不限于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教材中所規定的“雙基”,還要通過對物質自身辯證理解,在他們的頭腦中逐漸樹立起一切事物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處于不斷運動、發展的觀點,學會用聯系、發展的觀點去認識客觀事物、指導學習和處理面臨的問題。
4、質量互變規律的教育
“化學可以被稱為研究物體由于量的構成的變化而發生質變的科學?!被瘜W教學中的大量事實都能充分的揭示質量互變規律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因而能較方便地向學生進行質量互變規律的教育。如結合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二氧化硫與三氧化硫、氮的多種氧化物、有機化合物的同系物等教學內容,都能較好的向學生揭示物質量變引起質變這一客觀規律。
不僅量變引起質變,質變也能引起量變。例如,石墨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能轉變成金剛石,這是量變引起質變。金剛石在密度、硬度、熔點、導電率以及晶體內部結構的量都與石墨不同。物質的量變和質變是互相轉化的,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
5、對立統一規律(或矛盾規律)的教育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規律。對立與統一是矛盾雙方相互關系的兩方面的不同傾向。對立統一規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質、現象和過程的本身之中。教師的任務在于能通過化學教學向學生揭示矛盾的普遍性,使學生學會用矛盾的觀點觀察一切、分析一切,找出解決矛盾的方法。
(二)愛國主義教育②
列寧曾說過:“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人們對祖國的這種神圣的感情是與他們的共同利益相聯系著的。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幾千年來,我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從來就是推動祖國社會歷史前進的一種巨大力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他們把自己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聯系起來,樹立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愛國主義覺悟和情感變成刻苦學習的實際行動,把滿腔的愛國熱情傾注到為將來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再一次騰飛貢獻自己的聰明和才智上。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有關化學的發明和創造、建國以來有關化學方面的重要成就、我國蘊藏的較豐富的化學資源、建國以來與化學有關的工農業、國防建設方面的發展情況等等。(三)科學態度的教育③
化學教學中進行科學態度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革命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科學態度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使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嚴肅認真和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養成謙虛謹慎、腳踏實地的態度;養成善于質疑、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培養他們具有剛毅頑強、百折不回的科學精神。
(四)科學方法論的教育
科學教學中進行科學方法論教育,通常是指按照科學方法提供的思考步驟和操作步驟組織教學過程,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論的教育,在這一過程中運用科學科學方法,引導學生的認識認識沿著正確的反應途徑前進。在這個認識的整體過程中涉及到的具體科學方法有:觀察、實驗等感性認識的科學方法,科學抽象、假說、模型等理性認識的科學方法。
(五)化學史教育④
結合化學史實進行化學教學,既可使學生從中受到情感教育,又可使學生在“雙基”方面得到提高。因此可把化學史教育的內容分為:情感教育和“雙基”教育兩部分。其中的情感教育即為:辯證唯物主義及歷史唯物主義、科學方法論、科學態度、科學精神以及愛國主義教育等具體內容?!半p基”教育內容可分為:化學元素的發現,新化合物的研制及發現,化學概念、理論、原理等的形成與發展,化學定律的發現,化學實驗的方法、物質手段以及實驗技術的改進、革新與創造等具體內容。此外杰出的科學家及其貢獻也應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
三、情感教育的基本要求
化學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將會使情感教育得以順利進行。
(一)用科學的觀點進行情感教育
眾所周知,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教師通過化學教學向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他首先必須要武裝自己的頭腦,只有如此,他才能自覺的運用科學的觀點、方法分析教材,并以此為指導,通過化學教學向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否則,盡管化學教學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教師也無法向學生揭示,更不能引導學生去揭示,不會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受到情感教育。例如,只有教師掌握了辯證唯物主義,才能和學生一道克服形形色色的唯心論和形而上學的影響。這是教師向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前提條件。
(二)處理好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與情感教育的對立統一關系
在化學教學中向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必須抓好“雙基”這個基礎。如只有化學的“雙基”教學才能使學生從化學科學這個側面相信世界是物質的、物質處于不斷的運動中,物質是可以認識的,物質在發生變化和彼此發生聯系中無不充分體現量變到質變、對立統一和否定之否定規律;只有通過具體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才能使學生更好的了解內因、原因與結果、現象與本質、必然與偶然等辯證關系。所以說“雙基”是向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基礎,打好“雙基”這個基礎,有利于向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三)以典型教材為重點,寓情感教育于化學教學內容之中
情感教育蘊含于全部化學教學內容之中。但是,如何把情感教育與化學教學的“雙基”內容融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把情感教育滲透于化學教學內容之中,通過化學的“雙基”教學向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情感教育,而不是附加在化學教學之上,這是需要我們化學教師共同努力解決的重要課題。
教學實踐表明,以典型教材為重點,通過有代表性的教學內容向學生授以情感教育,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秀林.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張大可.愛國主義教育叢書[M].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3]郭保章,董德沛.化學史簡明教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劉冠軍等.科學思維方法論[M].山東人民出版社
- 上一篇:工商局消保科述職述廉報告
- 下一篇:工商局經檢局述職述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