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習主動性提升路徑
時間:2022-07-29 09:52:00
導語:化學學習主動性提升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成為當前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它一方面對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具有過硬的本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需具有較為寬泛的綜合知識,即由“單一型”向“復合型”發展,教師的工作必須體現出創造性。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發展以及化學學習的規律,有針對地、科學地指導學生感悟自主學習的方法和樂趣。下面結合我十二年的化學教學,對在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談幾點心得:
一、教學計劃中突顯自主學習指導意識
新課改的貫徹落實,學生的自主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應首先在教學計劃中體現如何指導自主學習,我教學計劃中每一節課均有留給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時間,并且每周留一節課給學生自己整理、歸納、復習、訂正。
另外,我在備課中也體現指導:1.備教學的目標學生要求了解什么,應該掌握什么,特別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教師更應做到心中有數,寫在教案中,體現在課堂上。2.分析學情,思考問題學生已具備哪些知識與技能?哪些還沒有掌握?哪些知識是學生自己能學會的?哪些是需要我點撥和引導的?3.配套的習題鞏固。
二、教學措施中體現自主學習指導方略
1.課前指導學生預習
預習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它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鞏固所學的知識,高效地推進整個教學活動,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我在教學中對學生的預習要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寒、暑假,尤其是在學生初中畢業的那個暑假,首先在暑假開始時利用學校集中學生進行暑假生活指導之際,進行高中化學預習的指導,預習模式有兩種,一是廣而雜,通讀整個高中化學教材,了解高中化學的知識體系和框架,對高中化學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二是少而精,對開學初的兩章化學進行系統、細致的自主學習,以其掌握知識的同時,摸索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做好初高中化學學習的銜接。每個學期結束,提出下一個假期的預習要求。第二階段是在每周日,要求學生瀏覽下周所學的內容,時間為20分鐘,了解新課內容與已學內容的相關性,了解新課的重點、難點。第三階段是每次課前的預習,為了幫助學生系統地做好預習工作,指導預習按“扶—放”原則,起先可設置“導學提綱”,設置的問題要小、要有梯度。例如“電解”一節指導學生時設計如下問題:(1)電解池的特點是什么?(2)電解的反應規律是什么?(3)怎樣判斷電解產物?(4)電解的應用:①電解飽和食鹽水;②銅的電解精煉;③電鍍怎樣理解?這樣在“學什么“”怎樣學”兩方面加以引導。當學生對如何預習有一定的實踐后,提綱逐步精簡,最終讓學生丟掉“導學提綱”的拐杖,走上自學的道路。另外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有時課堂上的演示實驗,提前兩天放進教室,讓學生去研究、去總結。
2.課上指導學生掌握自學方法
課上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吧险n的時候就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教師的活動壓縮到最低的限度?!闭{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發表自己的意見,敢于和老師、同學展開討論;為學生提供參與機會,讓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學生如何去學。同時從教學方法中指導學生掌握自學方法。
3.課后指導學生反思、總結
學生的反思、總結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因此,對學生反思、總結進行指導也就特別重要。我從以下方面進行指導:(1)指導學生自己歸納,整理所學的知識。例如:電解一節,指導學生歸納①解答有關電解問題的步驟;②氯堿工業,電解精煉銅,電鍍的注意點;③電解的計算方法。(2)指導學生整理做錯的題目和未懂的問題,指導學生分析出錯的題目主要在哪個環節出差錯,是審題不對?選擇的知識與方法不對?還是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對?是粗心大意?還是基礎知識不扎實?這樣有利于提醒自己可以從哪方面下手,提高解題的準確率。同時指導學生對所學內容、所做題目逐個思考,哪些已經懂了會了,哪些還有疑惑和困難,哪些還是一知半解。并引領學生進一步辨識、確認所學知識和方法的關鍵特征,幫助學生自我消化、自主建構。(3)指導學生經常反思,總結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讓學生及時對自身的學習過程進行總結反思,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自我察覺、自我評價、自我調節的反思性學習品質,促使學生自覺調節學習情緒、自主改進學習方法。
三、創新課堂設計,指導學生自學策略
1.營造參與式課堂,讓學生做老師
師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老師讓學生直接參與課堂教學,包括學習計劃的制訂,課堂討論題目的設計、發言提綱的編排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知的基礎知識,觀察試驗、模型、圖表、動畫,著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先單獨思考,再小組討論。然后學生在講臺上講,老師在講臺下聽,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學習興趣。學生站在教方的立場,會提高其學習的欲望,同時,為了使雙方明白,自己必須深入地學習并抓住學習內容的要點,這對于其自身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2.開設自學式課堂,指導學生
對于較簡單的章節,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學教材,自做讀書筆記,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例如:“離子方程式”一節,內容較簡單,在前面知識的基礎上,本節內容指導學生完全自學,學生在我的指導下先自學教材,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得出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步驟:一寫、二改、三刪、四查;同時通過自學,也歸納出書寫離子方程式應注意的問題。經常采用這種課堂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自學課本知識的能力和良好的觀察問題的能力。
3.構建啟發討論,問題推進并進式課堂
啟發討論,問題推進并進式課堂我采用如下步驟:(1)創設情境:例如金屬“鈉”一節,先讓學生自己實驗:將金屬鈉投入水中,并在水中加入酚酞,觀察現象。(2)提出問題:①如何保存鈉?②為什么會浮在水面?③為什么會游動?為什么會有嘶嘶的聲音?為什么最后消失?為什么會出現紅色?④若將水換成CuCl2、FeCl3溶液,現象會怎樣?(3)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材料;(4)指導討論;(5)歸納總結。這種方式易于深入,便于把握方向和進程。課堂教學在不斷地提出問題,學生不斷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對學生來說,解決問題所用的知識是能通過自學學會的,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揮最大的潛能,教師只是給予適當的點撥,這樣做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拓展自學途徑———向研究性學習和校本課程延伸
新課程背景下提出的研究性學習,對許多教師來說是一項新的課題,一時間恐難任,所以我嘗試了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從實施的情況來看,有以下幾個特點:(1)課題和課堂教學聯系較為緊密,盡管涉及的知識面不夠廣,但教師的指導就顯得得心應手;(2)課題較小,研究周期較短,短時間內就能小有收獲,學生很容易獲得成就感,興趣很高;(3)課題雖小,但五臟俱全,從選題、制訂計劃、搜集資料、成果匯報等一應俱全,不失為進行專題型研究性學習前的一次很好的熱身。在學生進入高中第一次國慶假期間,我就給了學生《酸雨的形成》這一課題,學生組成若干小組進行研究。學生利用初中所學酸雨的知識,進行了科學的分類,提出了相應的方案:硫酸雨:走進硫酸廠調查排污情況,觀察硫酸廠周圍的腐蝕程度。硝酸雨:走進硝酸廠調查排污情況,觀察硝酸廠周圍的腐蝕程度。汽車尾氣:走進相關部門,與研究人員探討、無形中,系統、全面地復習了初中有關酸雨的知識。學習了“硫酸、硝酸”一節后,學生應用相關知識解釋了如何防止酸雨形成,尋找新能源問題;有些學生對硝酸廠如何生產硝酸,硫酸廠如何生產硫酸的設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世博期間的無污染汽車,終于明白了其中的科學道理。在學生沉浸于成功的喜悅之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了一下:“不知同學們對這些物質所形成的化學反應是否感興趣?”
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大勢所趨,需要我們老師動腦筋、想辦法,勇于接受這項挑戰。而“合理運籌、先扶后放”的確是指導學生自學的有益嘗試。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師生間會不時地出現智慧的碰撞、靈光的閃現,學生蘊藏的智慧、靈氣經常給老師以啟發,教師也在收獲成長。
- 上一篇:建設局宣傳培訓工作計劃
- 下一篇:建管局幫扶建設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