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教育與化學教學論文
時間:2022-04-11 11:54:04
導語:生態文明教育與化學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相關的化學教材中已經涉及了諸多的生態環境內容,也十分仔細地講解了那些污染的形成因素以及對人類的危害,尤其是氣候變暖和不可小覷的臭氧層破壞以及全球性的環境問題,這些或大或小的問題,對人們的長久生存與發展有著十分嚴重的威脅。
二、結合教材內容傳播生態文明
1.研究性學習
有效地促使學生懷著研究的信念并結合課本中的相關知識以及社會與日常的生活中存在的眾多問題,教師要進行良好的引導,促使學生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強化小組之間的溝通及交流,將學科內容有效地滲進,強調實踐中的各個環節,給學生布置些針對性的小論文以及找資料等作業,采用各類手段對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意識的滲透。
2.綠色實驗
(1)傳統的實驗過程中,只是關注相關的操作便捷以及對應的設備簡單,還有實驗的各個現象突出,對于相關的生態環境污染重視度極為不足,這樣就根本不會涉及和關注實驗設計的綠色化?,F階段,我國綠色化學的概念逐漸被人們廣泛地關注起來,所以對相關的化學實驗施行綠色化的設計,促使學生能體驗并體會到轉變實驗各個方面的主要意圖。
(2)綠色化學實驗的具體化實施。對于相應的環境選擇,盡量地避免掉一些小的反應物,基于最終的實驗效果把一些容易出現危害物質的實驗換為無害的物質;在施行對應的微型實驗時,最大的優勢就是使用的試劑量較少,通常為正常實驗的1/10或是1/1000,并且相關的藥品用量也非常少,排放量控制在最小量,這樣就能有效地降低實驗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提升了安全系數;在進行某些實驗時,對相應的步驟程序進行一定的革新、規整以及規范化。比如,在銅和硝酸(濃、稀)的反應實驗,在反應的最初,有關的因素就非常不利控制,還會出現一定的危害氣體,這些危害氣體會在相應的試管中進行反應。該實驗的革新策略為:將銅片置于較為清潔的針管中,并將空氣排出;同時在對應的小燒杯中放入些許的硝酸,再進行一定程度的微熱,再利用注射器來吸取相關的硝酸,快速使用對應的小膠帽將吸口封住,在觀測到藍色的溶液以及無色的氣體時就把瓶帽打開,并將對應的活塞拉動以讓空氣進入,這時就會看到相關的氣體變成了紅棕色,這時就要注進氫氧化鈉溶液之中;將實驗的儀器進行改進,使用密封性良好的成品儀器來進行有毒實驗,這樣能盡量的避免掉危害物質的出現,并且相關的儀器及藥品還可以進行循環使用,也不會出現對環境的毒害污染;最后則是對相關的藥品以及三廢的回收與二次使用,可以把相關的實驗藥品進行回收使用,這樣能有效地提升藥品的運用次數,確保能源的合理節約,保障對應的公共設備以便于將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三、教學實施
1.生態實踐,課外的生態文明教育
(1)在各類教學過程中最基礎最關鍵的就是實踐。學生可以在不同的實際活動中經過一定的動手、腦,了解最直接的資料,并體會到較好環境帶給人們的益處和諸多的環境問題給人們的危害,以便于促進學生將人和自然以及環境之間的聯系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可以對學生的保護環境意識進行很好的培養,并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環保及創新能力,最關鍵的是相關的實際活動,能很好地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可持續發展觀念,以致將這樣良好的意識化為自己的素質以及最終的環保行為。
(2)實踐活動是教學全過程的重要環節,教師要引領學生們對相關的生態文明現象與問題進行實地調查,促使學生能夠體會到生態環境保護的艱難,并親自感受自然的環境污染狀況以及生態破壞的嚴重程度,使學生們自覺的對自身行為的考慮,重新認識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對初中生來講,相關社會實踐活動方面,教師要積極主動的將學生們進行一定的組織并參與相關的環保知識以及演講比賽。還可利用對應的環保知識講座以及辯論會等對學生展開廣泛及深化、長時間的環保類宣傳,并合理地鼓勵學生去收集一些可回收的物品,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以及良好環保意識的樹立。
2.試卷資源、教學評價中的生態文明教育
試卷可以說是對學生的學習和學校的教學成效進行一定的評價,考試對整個教學的進程來說是最關鍵的環節,也是相關學習評價的一類有效的方式,最終的目的是對學生展開對應的調控及監管,進而對學生學習的各類狀況進行很好的矯正??荚囁哂械臋z測及反饋的功能亦是教育過程目標管控的重要策略,考試所能提供的諸多訊息可以說比最終的成績更重要。所以,在相關的化學類試卷中強調生態文明以及環境保護知識的題目,進而有效地強化學生們心理潛在生態意識以及道德類的感情。
3.生態文明素質
我們要認識到人類不能任意地奪得并運用自然資源,構建人與自然共處的科學自然觀念,更要認識到綠色文明與正常生活的密切關系,不斷的構建綠色的工業、農業以及交通等,持續的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綠色是基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文明,也可以說是一種內向型的文明。綠色文明是強調儉樸并回歸大自然的,提倡人們去親近大自然,和自然能完美地融為一體。
四、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是我國生態文明構建的重要階段,初中生是一個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接班人,其相關的生態文明意識直接關系著生態危機的改善程度,也決定著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共存。在初中時期的教學過程中進行生態文明的教學,這也是我國的科學發展觀戰略以及構建生態文明最主要的途徑。初中化學課程教學和對應的課外實踐活動過程中,合理有效地滲透生態文明教育的觀念,在相關的實際活動中進行實際性的生態文明教學,并在相關的教學評價中不斷地強調生態文明意識,有效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自然發展觀,促使學生在了解掌握主要知識的同時,逐漸地提高了生態文明素質。
作者:于禮義單位:新疆阿圖什市克州二中
- 上一篇:信號傳輸系統與廣播電視論文
- 下一篇:多媒體網絡教學與高中化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