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思考
時間:2022-05-11 10:38:37
導語: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面對新課改和新教材,教師怎樣把握契機,適應形勢,開創課堂教學新局面,本人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和學習體會,談一點自己的思考,與同行商討。
1重視教育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促進專業發展
面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師要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和教育觀念的更新。認真領會課改精神,認識到本次課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覺意識到作為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認真學好新課標,理解三維教學目標的層次性、關聯性和實施要求。對照新課標,對過去的教學來一次全面回顧,重新審視過去從教的得失,按新的課標要求找到新的力點。廣開獲取現代教育信息的渠道,了解中外教育動態,在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前,聯系教育理論和本地實情,不斷反思和研究自己的經驗教訓,養成在學習和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
2鉆研新教材,用好課程資源,開發教育資源
新課標的基礎教育教材各種版本已經開始使用,這些教材的多元功能給師生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覺。例如人教版新課標《化學》教材就有八大特點:①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主張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②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對科學過程的感受,不過分強調知識的邏輯順序,使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及生活性和實用性;③加強探究的力度,精心創設的情境和編寫反映知識創新過程的范例和專題,引學生更多地采用感受學習和探究學習;④加強實驗,改革實驗內容和方法,使實驗簡單化、微型化和生活化;⑤實行彈性設計,有利于因材施教;⑥圖文并茂,加大以圖代文和利用圖畫、資料等創設學習情境的力度,語言生動活潑,簡明扼要。版面設計新穎活潑,美觀使用;⑦改革習題,使習題分層次,既體現對“量”的控制,又有對“質”的突破,并編入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重要作用的開放性習題;⑧豐富教材資源,開發課堂實錄VCD、投影片、教師用CD-ROM等配套產品。中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材不僅是老師的教本,更是學生的學本。因此,中學教師應該鉆研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做到:①同中求異,即找出相同內容的不同呈現方式,弄清這種不同的用意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的教育功能,怎樣教才能符合新的教學要求;②明白新增內容的課程目的。新教材增添許多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的“形體”內容,符合“STS”教學要求,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技術對提高生命質量的促進作用;③精心領會教材以圖代文的意境,使學生在習得知能的同時,感悟到自然的美。從某種程度來說,教材是靜態的。只要是教師心裝課標,精心處理教材,發揮主觀能動性超越教材,科學地、創造性地利用可開發課程資源,引導學生走進課本,促進教材、教師、學生三者的互動,教材就會在相互對話中變“活”—成為動態的范本,當教材成為吸引和迸發學生求知獲能的目標時,教師的教學職能才算真正體現。
3注重教法研究,加強學法指導
新教材的彈性設計給教學提供縱橫發展的廣闊空間,為師生教學相長構建了一個合理的平臺。為達到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會學的理想境界,首先要重視教法研究,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探討新的中學課程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新形勢下耳聰目明,改傳統的教學方式。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把課堂和課外、書本和媒體、師生和生生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學法指導是當今教學的一個亮點,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式、探究式及合作學習,啟迪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如《實驗八乙酸乙酯的制取、肥皂的制取》教師可從我們生活中的肥皂、香皂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在獨立完成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教師也可適時點撥,并主動參與到觀察、發現、對比、歸納等一系列的探究性、創造性的實驗活動之中。這樣,教師的引導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在積極思考,積極參與,創造性地做實驗,其主體地位在個人探究、小組討論、集體研討中得到充分體現;同時牢固掌握了知識,自學能力、表達能力、實驗能力和創造意識都得到了有效培養。成功的實踐又進步激發學生去探索生活中的秘密。由此可風,只要教師肯動腦筋,善于研究教法和學法,真正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學生的綜合能力必然得到培養和提高。
4重視實踐,注重總結
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以學生自主發展為本,創設讓學生自主、和諧、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并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以飽滿的激情,利用科學的手段激“活”課堂。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才會產生一種對知識渴求的強烈的內驅力,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化學是最具創造力的科學。自然界中美妙絕倫的古玩珍寶、神奇的流瀑溶洞,都顯示著化學的無窮魅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隨時關注化學科學的最新科技動態,用典型而鮮活的事例鼓勵學生學好化學,如重慶天原化工廠總廠人為責任導致氯氣泄露后,處理事故的主要物質就是常見的化學物質氫氧化鈣懸濁液,又如2003年“非典”時期所用的消毒劑大多數也是化工產品(醋酸、過氧乙酸和以次氯酸鈉為主要成分的“84”消毒液)?;瘜W教師懂得一些實用化工知識和技術對教學也是必要的,結合教學內容適當補充一些相關實用的化工技術,學生就會感到化學有用、實用,也能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教師只有不斷的專研、不斷的反思與總結,才能迅速的成長起來。
作者:張彩梅 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學
- 上一篇: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探討
- 下一篇:PBL教學法在醫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