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院校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研究

時間:2022-04-14 03:53:16

導語:農業院校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院校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研究

摘要:當前,我國高職農業院校無機化學實驗課程仍然傾向教授基礎理論知識,缺少對學生針對性的能力培養,這樣的教學現狀必須予以改變?;诖?,談談對于高職農業院校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鍵詞:無機化學實驗;高職農業院校;課程改革;專業型人才

隨著我國農業生產形勢、教育體制改革形勢的發展,迫切要求高等農業院校培養更多的服務于“三農”的適應新世紀需要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是農業院校應用化學專業一門實踐性的獨立課程,是學生系統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培養的起點,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大一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和后續課程的開設效果。針對目前農業院校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多年無機化學教學經驗,對無機化學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進行較為全面的改革,獲得了一些經驗和啟示。

一、高職農業院校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存在問題

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是農業院校眾多專業應用型學科的基礎課程,經過調查與比較發現其存在以下問題和弊端:考核方式單一,不能準確評價學生對無機化學掌握的程度以及動手、觀察等能力;實驗內容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應用型、綜合和設計型實驗較少;教材內容中理論性知識與應用型知識結構分配不當。

二、高職農業院校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一)考核多元化

根據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特點,采取平時成績+設計實驗+期末考核的綜合考核實驗成績的方式按比例計算總成績,這樣比較公正、客觀,還能給學生極大的鼓勵。平時成績主要以實驗預習、實驗操作、實驗報告成績為主;設計實驗考核是在每個學期后期進行,由學生在提供的題目中選擇,根據設計思路、設計方法和實驗效果進行綜合打分;期末實驗考核主要是考核學生對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掌握的綜合程度及實踐能力。

(二)建設綜合應用教學

實驗教學的考評需注重學生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和實際收效。如果能夠使無機實驗內容與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實際相結合,將先進性、趣味性、應用性、綜合性融為一體,突出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就可以使學生在驗證理論的同時,培養自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思維的能力。第一學期無機化學實驗內容主要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目的是熟練和規范學生基本操作和技能。第二階段無機實驗課程安排在第二學期,主要是應用型、綜合設計型實驗,目的是調動學生自身的創新思維來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某校開設具有實用性的實驗,如“納米氧化鐵的合成及其性能試驗”“從廢碘液中回收碘”;綜合性實驗,如“三氯化六氨合鉆(111)的制備及其組成的確定”“氨基酸金屬鎳配合物的穩定常數測定”等,其中綜合設計型實驗占開出實驗的42%。由于綜合設計型實驗要求學生在試劑的選擇和配制、實驗儀器的調整、實驗操作與記錄、結果分析等各環節均獨立完成,其中每一步驟對學生來說都是全新的,充滿挑戰。因此,綜合型實驗對提高學生實際運用并靈活掌握各類實驗操作技能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外,在完成綜合設計型實驗過程中,盡量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環境和氛圍,使學生獲得充分發揮想象力和自我表現的機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重構教材內容

首先,高職院校的農業無機化學專業是為了順應時展中農業領域的需求,社會的職業供需所設置的,這賦予了高職院校農業無機化學專業課程的實踐性與實用性。因此,高職院校對農業無機化學專業學生的培養應側重于能力。然而,農業無機化學專業的出現必然是以理論發展成熟為前提的。掌握農業無機化學理論學說是掌握該專業的前提要求。高職院校應當結合這兩點要求為致力于熱衷于農業方向發展的學子尤其是高職學生打造合理的農業無機化學教材。

三、結論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舉足輕重。而一個行業發展的核心資源是人才。要使高職農業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為農業領域在社會培養大量優秀的農業化學相關型人才,就要讓農業無機化學課程在課程內容、教授方式及教材用書等方面都能調動、激發起學生的主動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培養起自學、探究分析、整合、實踐能力,為以后從業于農業及其相關領域做好知識與技能鋪墊,為我國的農業發展提供人才資源打下堅實的教育基礎。

作者:張學慧 單位: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張燕.無機化學教學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11(3):47-48.

[2]劉云霞,文家新.高職無機化學教學改革初探[J].廣州化工,2013(8):210-211.

[3]肖陸飛.高職無機化學教學的改革與發展[J].廣西輕工業,2007(1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