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五年制化學教學論文

時間:2022-02-08 10:44:07

導語:高職五年制化學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五年制化學教學論文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愈加廣泛,高職院校在對化學教學進行改革創新過程中也嘗試探索信息化教學手段,力求能夠借助信息化教學逐步改善教學現狀,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學生化學知識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將信息化教學在高職五年制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作為研究對象,對具體教學應用方式進行了適當的分析和研究,力求能夠為高職院校五年制化學教學提供重要的參照。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高職教育;五年制;化學教學

在信息技術進一步發展,高職教育日漸受到重視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在組織開展化學教學的過程中也提出應該逐步加強對化學教學改革的重視,并且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活動的創新,爭取可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對學生化學綜合素質的培養,促進學生化學綜合實踐能力的強化,為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結合高職五年制教育實際情況可以嘗試引入信息技術對化學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優化提供良好的支持。

1高職五年制化學教學要求

五年制高職化學教學提出應該對現有化學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積極探索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的訓練作為基礎,促進學生化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為學生職業素養的強化提供堅實的保障。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理念中,認為只有加強對學生技能的強化作為教學組織活動的核心,才能夠真正突出實用型人才培養效果,彰顯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優勢,促進學生畢業競爭力的強化,確保學生在畢業后可以探尋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為學生的未來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1]。因此在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師應該將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和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作為重要的方向,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借助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化學實踐教學活動的優化開展,切實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和化學實踐技能的增強提供堅實的保障。

2信息化教學在高職五年制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信息化教學就是借助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傳統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增強教學活動的信息化程度,進而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生技能的強化[2]。一般情況下,結合高職五年制化學教學的特點和未來改革發展需求,信息化教學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基礎化學知識的講解和輔助開展化學實驗活動方面,其中信息化教學在化學實驗教學方面的應用是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就應該對信息化教學在高職五年制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具體解讀,為教學組織的優化提出合理化建議。2.1結合實驗視頻,組織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借助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化學實驗演示方面的教學視頻,進而在演示視頻的輔助下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探究,對實驗任務和探究任務加以解析,進而總結實驗結果,將具體的實驗結構進行提煉和提升,上升到理論應用層面,逐步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3]。以高職化學教材中“高錳酸鉀法”相關演示實驗為例,教師將教學知識目標設定為引導學生掌握高錳酸鉀法的測定對象,探索高錳酸鉀法在實驗中的滴定分析方式。教學技能目標設定為保證學生經過系統的學習可以對實驗對象進行滴定分析。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學習高錳酸鉀法之前,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前期學習過程中學習的氧化還原反應、滴定分析條件等方面的知識點,然后引出本次實驗理論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觀察實驗視頻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具體視頻實驗教學流程為:1)組織學生觀看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的制備實驗視頻以及對亞鐵鹽含量的測定的實驗視頻,視頻觀看時間約為7分鐘,同時教師在黑板上提出與視頻相關的實驗討論問題。2)學生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和實驗視頻進行討論和分析,對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的制備形成系統的認識,并掌握制備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結合具體的實驗對象對滴定分析方式的應用進行分析,形成對這部分知識的總結性認識。3)總結提升,總結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的標定條件,以及滴定方式的具體選擇策略,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為學習這部分知識奠定基礎[4]。在完成基礎性討論教學流程后,教師為了進一步突出教學效果,實現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學習思維的強化,也可以提出拓展性問題,如為什么不能直接完完成對高錳酸鉀溶液的制備?高錳酸鉀溶液制備過程中可以使用什么來實現對酸度的控制?你能提出幾種方案?如此,視頻演示探究教學活動就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其作用,促進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和知識應用能力的增強,為五年制化學教學任務的完成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2.2信息化環境下為學生設置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對于信息化環境下高職院校的化學教學而言,學案導學教學法的應用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對教學資源的整合應用,保證學生化學實驗知識的學習效果,為學生化學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堅實的保障[5]。因此在信息化條件下,結合五年制化學教學的具體要求,教師可以在學校教學資源庫自主學習平臺上為學生分享所設計的學案,如圖1所示,然后指導學生下載學案和應用學案完成對相關實驗知識的學習。在此基礎上,學生在結合學案內容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問題等對學生實施在線指導,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學習看法、學習困惑和所掌握的知識點等在平臺上分享出來,與其他同學共同學習和進步,與教師一起完成研究性學習活動。借助這種創新型在線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改善傳統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還能在學案指導下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可以在全面分析自身學習狀態的基礎上有選擇性的學習,有助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實驗學習和探索,避免學生的學習和探索遇到局限性,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6]。此外,借助學案指導學生在實驗前進行預習,不僅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得到良好的培養,并且在學生的實驗探索中,也能對化學實驗方面的學習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和化學知識應用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圖1網絡學習資源庫中關于乙酸乙酯合成的自主學習界面2.3借助微課教學,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限制。在將信息技術引入到高職五年制化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制作微視頻,構建微課教學模式,在微課教學的輔助下增強化學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爭取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活動的局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靈活的選擇不同的時間進行學習,實現對碎片化時間的應用,確保學生的學習針對性和實效性得到明顯的增強。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分析,然后選擇化學實驗教學中重難點知識錄制微視頻,也可以在教學資源平臺上下載其他教師錄制的經典微視頻,在課前分享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結合微視頻完成對化學實驗方面知識的學習,保證學生的預習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以借助微視頻的輔助對教學活動進行優化,如部分化學實驗操作方面存在一些要求學生高度注意的問題,在實際示范講解方面學生觀察教師的動作具有一定的難度,此時教師就可以以微課展示的方式,將示范動作進行放大和慢放處理,讓學生更為明確的了解實驗注意事項,促進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此借助微課輔助化學課堂教學,高職五年制化學教學有效性就會明顯提高,能夠促進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

3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五年制化學實驗中的應用能夠發揮出信息技術優勢、網絡資源優勢,促進化學教學的全面改革和創新,實現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和知識應用能力的強化,對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培養也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所以結合新時期高職院校五年制化學教學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出新要求的背景,高職院校在對化學教學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探索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進而在信息化教學的支持下加強對學生化學綜合素質的培養,引導學生高質量完成學習任務,促進學生化學實驗技能和知識應用能力的增強,為學生未來畢業后就業競爭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桂亮.信息化教學在高職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中應用探索[J].飲食保健,2016,3(8):193-194.

[2]宋從從,劉艷蕊,陳進.信息化教學在高職分析化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以《水質硬度的測定》教學設計為例[J].山東化工,2016,45(18):151-152.

[3]寇輝.信息化教學在高中化學優質課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4]陳燕.淺談信息化教學在中職化學有效教學中的應用——以合肥體育運動學校為例[J].考試周刊,2017(48):179-180.

[5]邵志雅.信息化教學在中職化工專業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29):142-142.

[6]何世超.論信息化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3):67-67.

[7]單發有.論信息化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3):163-163.

作者:楊紅麗 單位:延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