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SPOC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7-30 10:31:39

導語:化學實驗SPOC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實驗SPOC教學模式分析

1大型開放性化學實驗平臺

面向全校學生(非化學專業學生)開放的大型化學實驗平臺,主要是以基礎實驗為開放主體,以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了解日常生活與我們密切相關的化學基本常識和現象,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問題,培養良好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豐富學生們的化學知識、提高學生化學興趣為目的。該平臺開放范圍大,面向的學生專業復雜,可以大體分為藝術類、文科類和理工類三大類。藝術類包括的專業有體育學院、美術學院和音樂學院等。文科類包括的專業有法政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教育學院和外國語學院等。理工類包括的專業有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等。這類開放性化學實驗平臺在建設過程中會面對一些問題。1.1選課生源。面向全校學生(非化學專業學生)開放的大型化學實驗平臺是以全校學生(非化學專業)為開放對象,需要鼓勵學生選課,保證生源。目前來看,可以通過增加學生公選課中的實驗學分來達到保證生源的目的。這樣既可以提高全校同學的實踐能力,并且像化學、物理、生物這些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簡單學習后可以提高各類學科學生對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1.2實驗開放模式。選擇適合開放的實驗項目,并對實驗進行設計,保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面向全校學生(非化學專業學生)開放的大型化學實驗平臺,面對的學生學習層次不同,開放的內容也應該不同??梢詫嶒瀮热蓍_放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觀看型。比如藝術類學生入學時對文化課要求低,他們的化學學習基礎差,在進行開放性實驗中要以傳播化學基礎知識,增加化學常識為目的,所以要選擇一些理論知識少,簡單易懂,吸引力強的實驗。1.3課程考核方式。學習內容分層次,相對應考核內容也應該分層次。對于第一層的考核應該偏重于實驗現象、實驗儀器、設備、藥品名稱等的認知。對于第二層次的考核應該偏重于實驗儀器設備的搭建、實驗的操作過程。對于第三層次的考核可以偏重于對實驗原理的思考,對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應急處理。當然完成相應的層次考核得到的學分不相同,例如,完成一個第三層次實驗可以得到0.2學分,那么完成這個實驗的第二層次只有0.1學分,完成這個實驗的第一層次就只有0.05學分。所以如果這門公選課的學分為1,那么可以自由選擇多個實驗搭配完成,并且每個實驗的完成的層次可以完全由學生自己選擇。真正的實現實驗室的開放。

2專業開放性化學實驗平臺

面向化學專業的學生開放的實驗平臺是以培養方案上面的實驗課程為開放主體。進入實驗室之前,學生可以登錄平臺,通過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的學習,了解實驗原理,觀看實驗現象、在網絡上完成實驗設備的搭建。完成這兩層次的考核成績可以作為實驗預習。完成后,網絡成績作為預習成績,不用再單另寫預習報告,簡化教學步驟,減輕學習壓力。面向化學專業的學生開放的實驗平臺以《化工原理實驗》課程的網絡教學為例進行說明。利用學校網絡教學平臺,實現了化工原理實驗網絡教學與實驗室教學相結合的新型網絡教學模式。2.1在網絡上實現了預習量化。結合學生進入課程次數、課程討論區發表話題次數、課程討論區回文次數、課程討論區被回文次數、閱讀課程通知次數、閱讀課程教學材料次數、上交課程作業次數、參與課程問卷調查次數、學生筆記數量、向教師提問次數、在線時長等方面綜合給出平時成績。2.2數據處理電子化?;ぴ淼臄祿茈y處理,需要很多的公式,并且需要處理的數據組數很多,單純的使用計算器計算的話,會有很多的重復計算,并且在計算過程中容易出差錯。并且教師在看實驗報告的時候,面對大量的數據也不能準確的發現計算中的個別錯誤。所以此次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是利用計算機excel技術處理數據,并且在網絡平臺上上交作業。在excel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同學們在計算過程中使用的公式,看出同學在計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減輕了學生處理數據的工作量。2.3課程討論隨時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很重要,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下課老師與學生就很難再溝通,實驗課課下數據處理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只能等到下次上課時與老師再溝通,這個過程滯后并且會影響實驗報告的上交時間。現在利用網絡課程平臺可以實現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實時互動。

3結語

網絡教學與化學實驗室開放相結合,建立實驗spoc是實驗室開放的一種新思路。以全校學生為教學對象,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學習方式,實現實驗室開放。網絡教學與開放性實驗室相結合,對于基礎差、動手能力差的非化學專業的同學可以只在網上進行學習,避免進入實驗室造成人身傷害,并且減輕實驗室教學壓力。對于化學專業的學生,可以將了解實驗原理,觀看實驗現象、在網絡上完成實驗設備的搭建這些步驟作為預習內容,完成后網絡成績作為預習成績,不用再單另寫預習報告,簡化教學步驟。

參考文獻:

[1]王超.開放性實驗室建設的難點及對策研究[J].衡水學院學報,2014.8.

[2]俞遠志,張立慶,傅曉航.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3):153-155.

[3]熊亞,李敏杰.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無機化學實驗開放性探析[J].科技與管理,2012,5:89-90.

[4]李合平,侯益民,孫德梅等.開放性實驗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6:84.

[5]陶蘭,李萬梅,費婷虹等.開放性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微型實驗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2,11:254-256.

作者:王超 單位:衡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