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化學教育實驗探究
時間:2022-01-11 08:54:31
導語:基礎化學教育實驗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創設情境,問題引導,指引學生科學有效的進行科學探究,充分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
作為自然學科的化學,其研究的范疇是化學反應的現象和規律。物質千姿百態的化學性質和反應規律,給了我們指導學生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最好的素材。如何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科學探究,是上好化學實驗探究課的關鍵。1.1指引性問題。明確的實驗目的,是科學的進行實驗探究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思維才會有方向。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與還原性時,學生經過討論得出結論:三價鐵具有氧化性,二價鐵具有還原性和氧化性?!叭绾瓮ㄟ^實驗驗證我們的結論呢?”指引學生尋找合適的還原劑與氧化劑,設計簡單有效的實驗方案,分工合作,科學有效的進行實驗探究。這樣的問題在實驗探究課上存在普遍,是引導學生體會科學探究過程的關鍵和前提。1.2質疑性問題。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一個不好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卑l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學生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與還原性時,引導學生設計硫酸亞鐵溶液與氫氧化鈉的實驗時,“為什么生成的沉淀不是白色的,而是灰綠色的呢?”引導學生用長滴管重新實驗,從而體會氫氧化亞鐵極易被氧化的性質。這樣的問題常常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通過觀察思考對比,發現與自己的預測設計不同的地方,主動提出的。我們一定要做好引導,適當時可給以提示,幫助學生重新實驗,完善結論,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1.3連續性問題。依據學習內容的內在邏輯關系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能力水平,為學生設計若干個(一般不超過5個)有思維容量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進行完整、深刻的思維活動。探究淀粉水解的實驗時,“如何驗證淀粉已經水解”“如何驗證淀粉水解產生葡萄糖”“如何驗證淀粉已經水解完全”環環相扣,連續不斷的刺激學生思維,學生進入主動的思考狀態,使認識不斷深化。1.4總結性問題。物質世界千姿百態,化學實驗變化多樣,實驗現象豐富多彩。實驗探究,必然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這也是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手段。探究金屬鈉與水的反應時,“這個實驗我們都發現了什么?”“我們都有什么收獲呢?”引導學生在細致觀察的前提下,總結實驗現象,討論解釋,并用圖表的形式歸那整理,進一步加深對金屬鈉性質的理解。1.5比較性問題。分類比較,預測驗證是探究物質性質重要的程序。引導學生適時的做好比較,是學好化學,上好實驗探究課的重要手段。實驗探究硫的轉化時,“二氧化硫與二氧化碳同樣都是非金屬氧化物,他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引導學生意識到組成相似,性質也有可能相似。從而完善實驗方案,舉一反三,并在普遍中發現個性。
2滲透環保意識,適當調整教材實驗
綠色化學是當代化學的前沿,環保意識是新世紀人才的必備品質。課堂中滲透環保意識,也是化學教育的重要任務。高中化學接觸到很多有污染的物質,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如何降低污染就是重要的思考方面。2.1設計微型實驗。減少污染,首先要減少污染物的使用和產生。利用點滴板,濾紙等,既能減少藥品用量,還能增強實驗現象的趣味性。如,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實驗,可以在浸有食鹽水的濾紙上進行,操作簡單現象明顯,產生少量的氯氣,有效的降低污染。2.2添加尾氣處理裝置。尾氣處理是高中化學的重要考點。教材中制取氨氣,銅和硝酸的反應等都可以添加尾氣處理裝置,既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又能熟悉尾氣吸收的裝置。
3適當增加規律性實驗,增強學生科學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原電池的知識是高考的重點,學生在必修時已經有過接觸,在《選修4》中在講到此部分知識時就可以多準備些金屬和電解質溶液,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素材,充分思考判斷比較,構成多個原電池;并分組探究,交流收獲。適當增加相似的規律性實驗,學生在充分體會科學探究過程的同時,總結規律性知識,提高認知能力。化學實驗為學生提供一個能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焦點,化學實驗探究課為學生展開一個良好的探究環境。因此,我們要努力成為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和引導者,上好化學實驗探究課,讓學生在體會科學探究的嚴謹過程的同時,享受探究的自由和快樂。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s].2017:2.
作者:左慧 劉曉明 單位:山東省濟南第三中學
- 上一篇:動畫表現形式分析
- 下一篇:中國鋼琴作品演奏風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