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與分析化學傳統課堂結合研究

時間:2022-04-09 10:32:21

導語:微課與分析化學傳統課堂結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課與分析化學傳統課堂結合研究

摘要:微課是一種教學輔助形式,將其合理引入傳統課堂,可以建立微課與分析化學傳統課堂結合的教學模式。此教學模式包括微課內容設計、教學實施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學效果評價。將此教學模式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1],提高其實際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是一種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模式。本文將從分析化學教學現狀、微課的教學內容設計、微課與傳統課堂結合的實施等幾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分析化學;微課;教學模式;藥學藥劑專業

互聯網與信息化技術在教育中不斷滲透,新鄉醫學院基礎醫學院(以下簡稱“本校”)藥學藥劑專業分析化學課程為了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不斷對分析化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將微課有效引入教學中,使微課與傳統課堂有效結合,并且應用于兩屆學生的分析化學教學中,明顯改善了教學效果。

一、分析化學教學現狀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分析化學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顯現出來,分析化學教學不能與時俱進,不能培養出適應時展要求的創新型人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按照教學大綱和教材進行教學,在整個教學實施過程,教師是講授者,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者,沒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第二,分析化學課程中章節多、知識點繁多、分析方法種類多、計算公式多且復雜、分析條件不同對應的計算公式簡化處理也不一樣,從而使許多學生對分析化學的計算沒有信心。第三,在教學內容方面,分析化學的一些分析方法與實際應用脫節。

二、藥學藥劑專業分析化學微課的教學內容設計

本校分析化學課程采用的教材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以光譜分析法為例進行微課內容設計,在藥學藥劑專業的分析化學教學中,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光譜分析法需學習三種分析方法,分別是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熒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教師團隊分析三種分析方法的重點、難點、易錯點、共同點、差異點、熱點問題及實際應用,將這三章的知識點進行分解、精心設計,制作了相應的微課。這三種分析方法都屬于光譜分析法,它們是有共性的,那就是三種分析測定儀器都含有最基本的三個部件光源、單色器、檢測器。三種分析方法中測定的光度值與濃度呈線性關系,定量時都可以采用標準曲線法。在制作這三章微課時,要注重三種分析方法的共性特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整理、分析、總結。從分析方法測定對象的角度分析,三種分析方法適用的測定對象不同,可根據測定對象的不同制成對應的微課,讓學生根據每種分析方法的測定對象特點,討論測定的具體對象,便于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這些微課便于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點,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將不同的分析方法融會貫通,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微課與分析化學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應用

(一)微課引入分析化學的教學方案。設計把微課引入分析化學課堂教學方案的核心是把線上學習和傳統課堂有效結合。線上學習: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安排,把微視頻、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相關教學知識的新技術新方法及應用等在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上,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微視頻、微習題、微討論、微測試。教師通過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指導,在線為學生答疑輔導,參與學生討論互動,實時解決他們的疑難問題[2]。傳統課堂:教師根據學生微課的學習情況,重點講解學生課前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將線上學習知識與課堂學習知識相結合,將線上與課堂學習有效結合,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二)微課與分析化學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實施方法。微課與分析化學傳統課堂相結合的實施方法主要分為五個環節:建立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組織學生課前預習及反饋、課上合作教學、課后復結、教師答疑。根據教學計劃,在課前將微課、微習題放在學習通教學平臺上,通過學習通發放學習任務單,要求學生完成課前任務單并反饋學習情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3]。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反饋的難點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引導學生將線上學習的知識與課堂學習的知識相結合,并且利用微課設置問題進行討論,可以實現組內、組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討論,便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使學生逐步發散思維,在討論過程中相互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思考、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4]。課后組織學生在學習通上完成微測試,便于學生復結。教師可以不受答疑時間和答疑地點的限制,通過學習通與學生互動交流,進行答疑解惑。微課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形式,但不能完全代替傳統課堂教學,而微課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將兩者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揚長避短,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型及實用型人才。(三)考核方式。傳統的考核方式是通過實驗報告冊、實驗考試及理論期末考試決定的,不能反映學生的平時學習情況及綜合能力。在微課引入分析化學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必須有相應的考核方式與之配套,否則新的教學模式難以執行。借助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對考核內容及方式進行改革,分析化學理論課和實驗課的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方式如表1。(四)教學效果評價。課程結束后,課題組設計了學生對教學改革的滿意度及教學效果的問卷調查,組織了三個班87名學生進行調查。調查表如表2。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微課與分析化學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滿意度達到93.6%,認為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并且,學生認可微課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四、微課與分析化學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體會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滲透到教育教學中,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思想,分析化學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摸索、改革、完善與創新。微課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教學理念及能力要不斷更新,教師需要正確處理微課與傳統課堂教學的關系,轉變角色,提升自己的管理組織能力,幫助學生開展小組討論、交流,靈活地把控教學現場。面對大量的互聯網信息,教師要篩選出有價值的教學科研信息。并且,微課引入傳統課堂,學生也需要改變學習方式,課前學習微課,提高自主學習及參與課堂能力,課上要積極分析問題、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參與討論。只有學生積極配合,教學質量才能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袁娜,等.基于學習者體驗視角的疫情期間中醫藥高等院校學生在線學習情況調查[J].中醫教育,2020(4):1-6+17.

[2]李鑫輝,等.淺談“互聯網+中醫教育”的啟發與思考——以湖南中醫藥大學《溫病學》慕課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3):268-269.

[3]郭健.尋找切入點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J].名師在線,2020(1):61-62.

[4]袁訓鋒,楊燕.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與實踐[J].微型電腦應用,2020(2):46-49.

作者:袁建梅  李曉甜  汪應靈 單位:新鄉醫學院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