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究能力化學實驗論文

時間:2022-11-19 03:19:30

導語:科學探究能力化學實驗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探究能力化學實驗論文

一、改變實驗方式,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重要手段。化學實驗特有的客觀性、生動性、直觀性,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毫無懸念的驗證性實驗教學的進行,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必須改進實驗方式,讓學生主動地參與、體驗過程。不僅要讓學生動手實驗,還要讓學生設計實驗,使學生對實驗充滿興趣。在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礎上,引入設計性實驗,鼓勵和促使學生獨立思考、觀察現象和分析問題。例: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業:校實驗員在實驗室發現一瓶無色溶液,其標簽已經腐蝕掉一半,殘存的標簽紙上寫著K,請你幫助該老師重新貼好標簽紙。學生可以自行假設,并設計實驗進行驗證,當然答案可以是多種的。

二、貼近生產生活,進行實踐探究

在具體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物質引入所學的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機物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得很多的一類物質,人類吃的和穿的基本上全是有機物”。學生立即就會聯想到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東西:米飯、肉、油、蔬菜,水果,服裝……這些東西都是有機物?主要成分是什么?對身體有什么作用?例如:把成熟的蘋果梨和生的香蕉放在一起,香蕉會熟得快些,加深了學生對乙烯性質、用途的理解;介紹松花皮蛋中的”松花”是堿與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反應來的,讓學生有了對蛋白質和氨基酸的了解;堿性物質可降低農藥的藥性、如何鑒別真假皮革、食品中的添加劑常識、高溫加熱煮沸和酒精消毒作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化學,使學生感到學化學生動有趣,他們也愿意用所學化學知識解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事實上,學生利用學校實驗室進行實驗探究是有限的,但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許多探究實驗都可以在家里完成,正確引導學生做好家庭實驗,可以大大減輕學校的負擔。教師應指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用品和廢棄物制成簡易的實驗器材,或替代實驗用的化學藥品。這樣既有助于把“活動與探究”延伸到校外,又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節約和環保意識。案例1:生活中哪些是過濾操作?哪些是蒸餾操作?哪些是蒸發操作?案例2:讓學生思考,喝水丟棄的塑料飲料瓶有什么作用?(可以用塑料飲料瓶的上半截可作漏斗,下半截作燒杯,用塑料飲料瓶也可制作儲氣瓶、洗氣瓶。)案例3:可以用注射器、輸液管制成充氣、抽氣裝置。引導學生用家中現有的用品,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實踐探究:用醋酸除去水垢、鐵銹的反應;食醋與雞蛋殼的反應;土豆中的淀粉與碘酒的顯色反應;水果電池;SO2和氯氣的漂白性(用鮮花);分子的立體構型;晶胞的分析可以用不同大小的球形組裝。家庭小實驗不僅增長知識,培養能力,而且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物質和現象入手,讓學生發現問題并展開探究,使學生自主地獲得有關知識和經驗。新課程充分體現了STS(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思想,從真實問題入手展開學習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培養學生主動觀察的興趣,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說:“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這句話充分說明興趣對學習有重要意義,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親自動手不僅能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在享受實驗樂趣的同時,更要注意實驗的過程。例如:任何一個化學實驗都包括實驗裝置、試劑、操作和現象等幾個部分,在實驗裝置中,則包含儀器、儀器的連接方法、各部分的作用、使用注意事項等;在操作中則包括裝配拆卸順序、操作步驟、實驗條件和注意事項;在試劑中,主要表現在顏色、狀態、氣味、規格、取量等方面;在實驗現象中,則包含顏色、狀態、氣體、沉淀、分層、聲音、光、熱、溶解等。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觀察,學生會逐步掌握有目的地選擇重點觀察的方法。特別是一些異?,F象,最后對觀察的各種現象進行分析、總結,得出科學結論,甚至還會有新的收獲,這樣比課后去記效率高的多,既節省了時間,又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養成經常設疑的習慣,應在教學過程中的最佳處設疑。因為適當的目標設置能喚起對象的多種需要。例如:在學到氫氧化鈉的性質時,向學生介紹CO2能與NaOH溶液反應,但生成的碳酸鈉是易溶于水的物質(無渾濁出現),反應前后沒有明顯的現象,難以使學生通過觀察現象確定發生了化學反應。如何把這一難點分化,我想到了用塑料飲料瓶進行這一實驗,在課前用向上排氣法收集滿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氣體(瓶洗凈、干燥、透明),蓋好瓶蓋備用。實驗時,打開瓶蓋,倒入少量濃氫氧化鈉溶液,迅速旋緊瓶蓋,振蕩??梢钥吹剿芰巷嬃掀垦杆僮儼T并伴隨著“咯,咯”的響聲(說明二氧化碳參與了反應)。立即又提問能用什么方法讓塑料飲料瓶恢復原狀,并讓學生親自上來實驗,一會兒塑料飲料瓶又鼓了起來,學生覺得很有趣。課堂教學不應局限于書本知識,要結合每節課的具體特點集多種情境于一體,創造“發現情境”的機會,營造可供學生積極探索的創造氛圍,讓學生評價、思考、解答。

四、注重對比教學和典型教學

透過典型的化學實驗,學生可以利用舉一反三的原理衍生到其他內容里面,同時抓住實驗的異?,F象記住化學的特殊狀況,找出物質、元素間的差異。特別是必修一中金屬以鈉、鋁、鐵,非金屬以氯和硅為代表。教學中,通過實驗加深對性質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學習鋁元素的過程中,通過觀察了解鋁的物理性質。再通過實驗探究鋁與酸、堿反應、氧氣反應、鋁熱反應等重要內容,加深對鋁性質的認識,從而了解鋁的不同用處。而在學習某主族元素的時候,首先應就這一族元素的代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和制法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堿金屬的過程中,選取鈉元素為代表,通過對鈉的觀察、取用與儲存方式掌握鈉的物理性質。再通過實驗鈉與氧氣、水、氯氣、鹽溶液的反應掌握鈉的化學性質進而了解其用途和制法。然后從個別到一般逐步掌握該族元素的性質及變化規律。這個過程中遷移能力很重要,要在對比中舉一反三。化學是研究物質性質的一門學科,貫穿始終的是化學反應。所以學好化學反應也就學好了化學的一大部分。無論教育體制如何變化,在化學教學中實驗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并且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所以學好實驗、運用好實驗是新形勢下學好化學的“法寶”??傊?,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學生嘗到了科學探究的樂趣,學會了主動探索獲取新知識,掌握了正確的科學學習方法。

作者:何傳英單位:攀枝花市第九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