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化學實驗基礎》的課程標準

時間:2022-02-02 03:09:13

導語:淺談《化學實驗基礎》的課程標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化學實驗基礎》的課程標準

摘要:化學實驗基礎的學習對于工業分析專業學生學習后續實驗課程起著重要的基石作用,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全面了解化學實驗的一般知識和技能,樹立安全、規范、環保意識,培養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此為出發點,建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新體系是一種不錯的嘗試。

關鍵詞:化學實驗基礎;課程標準;項目化

一、課程概述

對于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的新生來說,該課程主要學習目標是實驗基礎知識,掌握實驗基本操作技術和基本分離技術,偏重于分析這一塊,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知識的綜合運用,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實驗教學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實際動手能力,為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如油品分析、化學品分析、藥物分析和食品分析課程等以及將來從事化工生產操作及質檢等工作奠定理論和操作基礎。

二、課程理念和思路

該課程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通過行業專家對相關崗位工作任務的分析得出從事化工產品檢驗與質量管理工作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在課程內容分析的基礎上,將化學實驗室規則及常識、實驗基本操作技術和實驗基本分離技術等進行合理整合優化,以實驗室為情境,以單個具體實驗為項目,突出知識與技能訓練的有機配合,體現實用性、針對性、全面性原則。以工作任務為線索設計項目教學,把工作過程設計成項目學習過程,以工作任務負載知識,在工作情境或模擬情境中開展學習過程。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引領作用,突出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自主性,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互動交流。通過項目課程的實施提高學生的方法能力、學習能力、交流能力,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個性能力的形成。

三、課程目標

該課程在能力目標主要包括:(1)能完整的填報原始記錄與檢驗報告;(2)能正確洗滌玻璃儀器,取用化學試劑;(3)能對實驗中的溫度、壓力和質量進行正確的測量;能簡單使用分析天平、滴定管、容量瓶和移液管;(4)能初步掌握加熱、溶解、攪拌、蒸發、沉淀、結晶及過濾等基本操作。該課程的知識目標主要包括:(1)掌握化學實驗室規則和各類常識;(2)掌握常見實驗儀器的用途;(3)了解體積、質量和壓力的測量原理;(4)了解利用重結晶、蒸餾、分餾、萃取以及升華等方法分離提純混合物的基本原理。該課程的知識目標主要包括:(1)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態度;(2)增強學生創新和技術革新的意識;(3)樹立學生服務生產、指導生產的意識;(4)培養學生愛崗敬業、服務社會的精神。

四、內容標準

1.課程總體內容。通過廣泛的市場調研、行業專家對相關崗位工作任務的分析,選擇具有代表性的4個平行項目,包括了常用器皿認領和試劑的取用(6課時)、玻璃儀器的洗滌和使用(8課時)、電子天平的稱量練習(6課時)以及粗食鹽的分離(8課時),每個模塊又分為若干任務的模式展開。

2.課程項目具體內容描述。項目一,常用器皿認領和試劑的取用。教學目標。(1)能力目標能認識常見實驗儀器,熟悉實驗室環境;能正確的取用各類試劑;能完整的填報原始記錄與檢驗報告。(2)知識目標掌握化學實驗室規則和各類常識;掌握試紙、濾紙和化學實驗室用水相關知識;掌握原始記錄和檢驗報告的格式要求;了解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名稱與用途;掌握不同試劑的取用注意事項。工作任務。對照清單認領儀器,并排放整齊;對五種不同的試劑用不同方法進行取用;完成正規完整的填寫實驗報告。項目二,玻璃儀器的洗滌和使用。教學目標。(1)能力目標能正確洗滌多種玻璃儀器(錐形瓶、量筒、燒杯、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能對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進行正確的操作(使用姿勢和操作流程);能對溶液進行加熱、溶解、攪拌、轉移、定容、移液等操作。(2)知識目標掌握玻璃儀器的洗滌方法;掌握三種容量儀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溶液加熱、溶解、攪拌、轉移、定容、移液的操作方法。工作任務。洗滌燒杯、錐形瓶、滴管等實驗常用玻璃儀器;洗滌并準備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三種分析容量儀器;將一份水樣轉移并準確稀釋100倍。項目三,電子天平的稱量練習。教學目標。(1)能力目標能夠正確使用干燥器和稱量瓶;能夠正確使用電子天平;能夠對固體樣品進行直接法、固定質量法和差減法的稱量。(2)知識目標掌握電子天平的結構和原理;掌握電子天平的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掌握干燥器和稱量瓶的使用方法;掌握直接法、固定質量法和差減法的操作方法。工作任務。對5臺天平進行檢查和校正;對食鹽進行固定質量法稱量;對碳酸鈉進行差減法稱量。項目四,粗食鹽的分離。教學目標。(1)能力目標能正確使用酒精燈加熱;能配合燒杯、玻棒等器皿,用蒸發溶劑法進行重結晶;能使用布氏漏斗和抽濾瓶進行減壓過濾;(4)能通過電子天平最終求出食鹽的回收率。(2)知識目標掌握利用過濾、重結晶、蒸餾等方法分離提純混合物的基本原理;熟悉分餾、萃取、升華、離子交換、色譜法這些分離提純技術的應用范圍;掌握酒精燈、布氏漏斗、抽濾瓶、蒸發皿、分液漏斗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工作任務。粗食鹽的溶解、沉淀和過濾;對濾液進行加熱和蒸發;測定食鹽的回收率。

五、實施建議

1.教學過程。

1.1教師依據工作任務來安排和組織教學活動。

1.2教師以學習者為主體設計教學結構,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習者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習者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者學習信心與成就感。

1.3教師指導學習者完整地完成項目,并將有關知識、技能與職業道德和情感態度有機融合。

2.考核和評價方面。

2.1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課內評價和課外評價相結合、理論評價和實踐評價相結合、校內評價和校外評價相結合。

2.2過程與目標結合評價,結合課堂提問、課后作業、模塊考核等手段,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考核,并注重平時采分。

2.3強調課程結束后綜合評價,結合企業實驗室實際分析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注重考核學生所擁有的綜合職業能力及水平。

2.4在教學中分任務模塊評分,課程結束時進行綜合模塊考核。

六、結語

該課程要求每個學生都能熟練且規范的掌握每個基本操作,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這就要求實驗老師在學生平時操作的規范上作嚴格的把關。在教學內容的難易上,首先安排一些基本操作及實驗技能,在此基礎上開設一些能運用到這些實驗技能的實驗,之后再提高要求。另外,也可以選擇開設幾個與地方經濟建設相關的老師在研項目中的子課題作為實驗內容,這樣一方面既能提高學生興趣又能讓學生體驗到實驗的實際成果以及帶來的實際價值,更為其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提供有力的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王建梅,劉曉薇.化學實驗基礎.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2]萬堅,宋丹丹,涂海洋.實驗技術與管理.在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2012,29(5):166-167.

[3]王正明,范玉芳.對實踐教育內涵的認識與思考,中國大學教學.2014,(2):68-71,4.

[4]陶靈平,易佑民,李良波,等.應用型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9):208-210,226.

作者:王存孝 單位:南京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