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專業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分析

時間:2022-06-17 10:16:21

導語:中醫學專業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學專業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分析

摘要:為培養高素質的中醫人才,基于中醫學專業學生的知識體系特點,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探討。力求培養中醫學生的實驗技能、科研動手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提高生物化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能力培養;創新實踐

根據中醫學專業的學生培養特點,在重視學生的中醫藥理論體系的培養中,還應進一步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及加強重視培養學生的可持續創新實踐能力,因此,在中醫藥院校需要對中醫學專業學生的培養進行不斷的改革探索,尋求一種合適的教學培養模式?!吧锘瘜W”是中醫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其開課階段一般在大二上學期,為后續的中醫專業學習起到醫學理論基礎的奠基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醫藥院校都根據各自專業學生特點,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育教學的改革實踐。我們根據廣西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專業特點,設置特色的實驗內容,在實驗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操作能力,提升個人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促進學生對醫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在該校生物化學實驗內容主要涉及蛋白質、血糖、血脂、核酸、酶類等物質的提取和含量測定的一門科學,內容豐富,范圍廣泛。因此,要在有限的課程規劃時間內,使中醫學專業學生理解和掌握生化實驗理論和技能,必須形成一個整體合理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管理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學生將所學知識分析臨床問題、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科研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新時代下對中醫學專業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1傳統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知識陳舊是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突出問題[1],主要體現在(1)實驗指導大綱常年不變;(2)實驗項目以驗證性的基礎實驗較多,依附的理論知識過于陳舊,缺乏創新性實驗內容,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驗設計不足,且實驗內容嚴重滯后于生物化學的發展。(3)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較為單一、落后,基本程序為教師講授實驗操作內容后,或進行一起和實驗演示操作之后,有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學生缺乏積極思考。(4)實驗成績評分體系不完善,僅僅單一地從實驗報告來評價學生成績,而實驗報告撰寫過程中有撰寫不認真、不規范和拷貝抄襲現象,教師很難判斷學生的實際水平[2],未能公正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科研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生物化學教學中缺乏激勵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機制。

2改革措施

2.1教學體系和內容的改進。在生物化學的實驗教學中,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學習只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教學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對生化實驗的操作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研動手能力?;谥嗅t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在實驗設計上注重學生的臨床與科研相結合能力,注重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結合[2]。廣西中醫藥大學根據中醫學專業特點,自編了一套適合中醫學專業的實驗教學教材《生物化學實驗指導》。這本教材包括了生物化學實驗須知以及多個基礎驗證性實驗、綜合和設計性的實驗內容。實驗要求中醫專業學生掌握常見的醫學檢測如:蛋白質的分離與鑒定,血糖的測定,轉氨酶活力的測定等與臨床檢測相關的內容。要求學生掌握常用的實驗技術包括離心技術,分光光度法測定技術等技術,提出熟練操作離心機、分光光度計、水浴鍋、刻度吸量管、微量移液器等儀器的正確操作步驟和方法。力求將各種實驗技術融入實驗教學中,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生物化學技術自身是一門不斷發展和前沿技術更新較快的科學,為適應新時代下的學科及教學發展,應對實驗教學內容不斷進行修改和補充。在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大綱的修訂應定期進行,要求對生物化學實驗的內容、教學方法等根據專業性質進行適度的調整。要求通過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提高學生綜合科學研究水平能力和創新應用能力。旨在學生掌握基礎性實驗的內容上,能夠提出創新性思維實驗,建立一個既具有突出專業特色,又能讓學生掌握實驗技能、創新性思維、綜合實踐和分析能力的實驗教學體系。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選擇基礎類實驗:如血糖的測定———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ALT的測定———2,4-二硝基苯肼法等。這些實驗涵蓋了生化基本實驗技術,涉及離心技術、分光光度技術等,掌握這些基礎性實驗技能后,利用學生開展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的教學項目。如在血糖的檢測基礎上,我們提出不同物種間的血清水平是否存在差異?在血清ALT的測定基礎上,我們提出飽腹和空腹狀態是否對同一機體的ALT酶活力產生影響?實驗教學中,提出一些假設性實驗項目,讓學生主動查閱相關文獻,設計實驗研究方案,確定采用何種實驗方法、需要什么試劑耗材和儀器,之后進行實驗操作,最終得出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和處理,下最后的結論。這樣的實驗教學內容改革,將由以往的驗證單一生化理論知識,訓練單一的操作技能,轉變為加強學生的操作實驗能力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動手和綜合分析能力。這種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解決以后臨床或科研中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2.2教學方法的改進。傳統式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以跟隨聽課的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積極思考和主觀能動性,弱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改進教學方法應該打破以教師教學為主導的教學思維,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作用從主導轉換為從旁引導,將主動權交給學生。上課時要求學生主動在試劑材料庫中領取實驗中所需的試劑,掌握各種實驗試劑的作用機理,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思考;在實際的教學情境中,教師要準備一些相關的臨床問題和解決方法以引導學生的思維。課堂上,采用BOPPPS的教學模式[2],以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對實驗項目對象,原理,操作步驟、實驗儀器的規范化操作和注意事項等,以臨床或科研的實際應用案例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基礎知識并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應該鄙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應從旁全程指導學生的實驗過程,讓學生認真完成操作,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和進行及時的記錄和分析。如果發現操作不規范,教師及時的提醒和指正。實驗報告采用標準的科學報告格式進行書寫,讓學生從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現象、數據、結果及分析等方面進行規范書寫,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思維。2.3實驗課成績評價方法的改進。正確合理的實驗成績評價體系對于檢驗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實驗教學效果至關重要。我們注重學生的理論掌握與實際操作并重,除了對學生實驗報告中實驗原理、方法、操作步驟、實驗現象觀察、結果分析和注意事項的掌握情況,同時會通過評價學生在實際實驗中的動手能力,對學生進行客觀全面的成績評價,以期全面考核學生在生化實驗中的各方面能力。在生物化學的教學中制定評分標準:(1)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主要考察學生的課堂整體表現,如是否按時到場和個人實驗白大褂穿著。學生預習情況是否充分,課堂聽課氣氛和回答問題積極性,實驗設計是否嚴謹以及組內成員的合作情況。(2)實驗報告占總成績的40%,主要考查學生對實驗的基本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現象、數據,實驗結果和分析等內容的掌握情況,重點依據實驗操作是否合理,實驗觀察和結果分析是否到位,而非只注重實驗結果驗證的準確性。(4)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占30%,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學生的操作動作是否標準,如刻度吸量管的使用和微量移液器的使用,離心機的操作,分光光度計的使用等。在學生的實驗課堂中,由教師從旁觀察,對學生實驗的各個重要環節進行打分。通過綜合的評定方式,能較真實反映學生對生化知識的把握程度,及時地引導教師針對授課專業性質,做出實驗教學策略調整。

3結語

針對中醫學的專業性質,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實踐,在授課過程中注重與臨床或科研中的事例結合,并注重實驗設計的基礎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并對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實踐,以培養學生的臨床基礎思維和創新能力為目標,旨在調動學生對生化實驗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把生化技術原理應用于臨床實踐中。為中醫學專業學生運用生物化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也為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生化理論知識和日后進一步的中醫學專業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方芳,賈建波,趙玉萍,等.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山東化學,2016(45):77-78.

[2]卓少元,包鵑.BOPPPS教學模式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醫教育ECM,2016(35):57-59.

作者:陳振興 卓少元 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