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護理生物化學改造初探

時間:2022-09-22 03:03:18

導語:高職護理生物化學改造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護理生物化學改造初探

一、課程定位

《生物化學》課程是護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優化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從護理崗位工作任務出發,將崗位要求的知識和能力目標同生物化學相關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課程設計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自主學習、團結協作及溝通能力的培養。

二、課程整體設計

1.課程設計總體思路。結合我院推行的以能力為本位的項目化課程改造工作,課程整體設計立足學科內涵,把握專業動向,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以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優化課程結構,重視實踐要求。通過分析醫院護理崗位,將職業能力逐項分解成專項能力和技能,主要包括護理知識應用能力、護理操作能力、分析護理問題和處理護理問題能力。2.課程設計理念。《生物化學》是一門實踐技能強且基礎理論深的課程,作為護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其地位非常重要。但由于課程具有抽象性、系統性、聯系性強的特點,就迫切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本課程主要通過項目的學習,使學生能根據實驗室檢查結果解讀代謝性疾病的生化檢驗結果,能夠說出生化指標的正常范圍和臨床意義,能用圖表分析代謝性疾病與各生化指標的聯系,并據此從生化角度探索代謝性疾病發生、發展和診斷治療的機理,以達到較好地配合醫療開展優質護理工作的目的。3.課程能力目標設計。1.能根據臨床癥狀和實驗室結果說出3類代謝性疾病的臨床檢查生化指標;2.正確解讀3類代謝性疾病的生物化學檢驗結果;3.能說出3類代謝性疾病臨床檢查生物化學指標的正常范圍;4.能說出3類代謝性疾病臨床檢查生物化學指標的臨床意義;5.能用圖表分析3類代謝性疾病與臨床檢查生物化學指標的聯系;6.能用報告解釋代謝性疾病發生的生物化學機理;7.能用報告解釋代謝性疾病病情變化的生物化學機理;8.能用報告解釋生物化學指標作為臨床診斷治療代謝性疾病的依據;9.能結合生物化學知識對日常護理工作提出合理建議;10.能設計實驗探索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11.能初步使用血糖儀完成人體血糖的測定;12.能進行轉氨酶活性的測定。

三、課程內容項目設計

課程的總學時為28學時,根據課程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本課程總共設置3個A線項目(含6個子項目)和1個B線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逐步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生物化學知識,能對代謝性疾病的生化機理進行分析,將理論指導與臨床護理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組長負責每次項目工作任務的分配,完成工作的進度安排,整個項目實施的協調,組織人員完成具體項目。A線項目在課內完成,由教師引導學生完成。B線項目在課外完成,由學生自主查閱資料,撰寫分析報告,制作幻燈片進行匯報。

四、課程考核方案設計

本門課程采用項目考核法,即對完成項目的每個過程都適時地進行評價,強調過程性考核。每個項目按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項目完成后,通過對項目的驗收進行結果考核,考核由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組成。評價內容包含了技能、知識和素質。期末理論考核采用閉卷方式。學生課程總成績=A線項目×30%+B線項目×20%+期末理論考核×50%。各類考核都設計有詳細的考核指標和評分表。經過課程重新設計后的教學內容,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為學生營造了真實的工作環境,使學生能較早地體驗到職業工作過程,熟悉護士工作流程,掌握崗位工作技能,為今后從事護理崗位工作打下基礎。

本文作者:黃泓軻楊華工作單位:樂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