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學輔助生物化學教學研究
時間:2022-04-11 03:20:10
導語:網絡教學輔助生物化學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生物化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生物化學內容多,學時少
生物化學作為生物學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基礎課程,是進一步學習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等專業課程的基礎。該課程的內容不僅限于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代謝途徑及其調控和遺傳信息及傳遞等基礎性內容,還包括該學科的研究進展以及新的研究技術和方法。因此,生物化學的內容非常豐富,教材的厚度也異常突出。如教育部推薦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由王鏡巖等主編的《生物化學》共1307頁。該書的精簡版,即《生物化學教程》(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也有718頁。因此,要在有限的80學時學完,絕非易事。
1.2內容繁雜抽象,難以理解和記憶
生物化學主要討論生物分子的結構及其生理功能、生物分子的代謝途徑及其調控和遺傳信息傳遞的分子基礎與調控規律等,其中涉及的內容抽象,分子結構復雜,代謝途徑錯綜復雜,學生不僅難以理解和記憶,而且感覺枯燥和乏味。
1.3生物化學發展迅速,新內容不斷出現
生物化學研究進展不斷突飛猛進,使得生物化學的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逐漸增加。如新發現的一類天然無結構的蛋白,這些蛋白在天然狀態下沒有明確的三維結構,但有正常的生物學功能,這沖擊了蛋白質的結構決定生物學功能的傳統理論。這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已在生物化學教材中體現,增加了生物化學的“教”和“學”的難度。
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網絡教學平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師范大學等共同研發的符合國際標準的網絡輔助教學平臺,已成為全國各高校重要的網絡教學平臺之一。課程管理系統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輔助系統,包括課程信息和課程內容兩大板塊。為便于學生更好的自主學習,我們在課程信息板塊中提供教學大綱、教學日歷以及教學活動安排等。而在課程內容板塊中,我們不僅制作精美、可視性強的教學課件,更注重提供各章節的學習重點、內容小結以及相應內容的知識拓展,還提供在線作業練習及試題自測等。交互式學習是網絡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因此,交互學習系統是生物化學平臺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在該系統中我們設置了答疑解惑、討論交流和網絡學習活動等板塊。在網絡拓展資源系統中,我們設置了經典教材、參考文獻、趣味閱讀材料和科學家逸聞趣事等板塊,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體驗,以此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效果。
3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輔助生物化學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利用4a網絡教學平臺,通過將教學資源與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有機的整合,為教師和學生之間搭建一個網上協同教學空間,不僅創建一種利用網上資源的互動式教學方法,還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1網絡拓展資源提高學習興趣、擴大學習視野
盡管生物化學存在知識點多、內容抽象繁雜等不利于學生學習的特點,但生物化學也是一門與人類生活實踐密切相關的課程。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網絡教學平臺,教師都把相應的知識點與生活實踐,尤其是當前發生的與生物化學內容相關的熱點現象聯系起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短跑運動員為了提高比賽成績,堅持吃低糖、高蛋白的食物是否有效等。這些內容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促進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知識本身,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利用生物化學知識去認識和解釋生活實踐中的現象。此外,還充分利用名人事跡、逸聞趣事等網絡資源,如Mullis和PCR的故事等,拓寬學生的視野。
3.2利用網絡平臺強化自主學習、加強歸納總結
課前預習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但這需學生能正確掌握預習要點。預習不僅要求學生閱讀某一章節內容,更重要的是能按照教師授課的思路進行預習,有針對性的對重點及難點進行仔細研讀。因此,我們將課堂授課的PPT課件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的“課程資源”板塊,讓每位學生下載并打印,對照平臺中的“重點和難點”板塊進行預習。此外,因生物化學的內容繁雜,因此,要學好生物化學就必須對繁多的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歸納總結是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善于學習的學生,也應該是善于歸納、總結的學生。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必須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每次課程結束后均要求學生對本次課程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并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的“網絡學習活動”板塊,與全班同學分享。這有效的促進和督促了學生養成歸納總結的習慣,而且通過這一過程極大的提高了歸納總結的能力。
3.3利用教學平臺進行交互式學習
網絡教學平臺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有很大的優越性,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在網絡中進行自由的交流和自主學習。如學生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中的“討論交流”板塊中盡情地闡述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或在“答疑解惑”板塊對尚未理解的內容提出疑問,甚至分享自己學習生物化學的心得體會等。教師隨時關注網絡交互情況,及時回答學生提問,并及時對交互進行引導、啟發、反饋與評價,形成真正的切磋交流氛圍,促進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如我們在蛋白質一章學習了CO的中毒機制后,有學生通過網絡交流平臺提出“為什么CO中毒死亡的小鼠的內臟器官呈現鮮紅色,而亞硝酸鹽中毒和窒息死亡的小鼠的內臟器官是暗紅色的?”這一疑問。教師通過網絡在線回復,使得包括提出問題的學生在內的所有學生獲益。
總之,通過建設和完善生物化學4a網絡教學平臺,并充分利用該平臺的網絡拓展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學習視野,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和交互式學習。結合課堂教學和網絡平臺輔助教學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本文作者:潘建義俞梅蘭盛清工作單位:浙江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上一篇:化學在土木工程檢測的運用
- 下一篇:高中化學的探究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