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地方公司貨幣資金使用效率

時間:2022-01-01 10:31:19

導語:淺析地方公司貨幣資金使用效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地方公司貨幣資金使用效率

1危機前后湖北上市公司貨幣資金留存比率與使用效率分析

從會計計量基礎的權責發生制角度來看,營業收入是貨幣資金的主要來源。因此,對湖北上市公司貨幣資金使用效率分析,可從貨幣資金留存比率的分析得出結論。其計算公式為:貨幣資金留存比率=全年平均貨幣資金年度營業收入×100%其中,全年平均貨幣資金數額采用季度數據的平均值。本文按照以下標準選取樣本公司:(1)在湖北注冊,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2)2007年1月1日之前首發上市;(3)剔除銀行、保險、證券類等上市公司。由于該類上市公司因其自身的經營特點會持有大量貨幣資金;(4)剔除ST類上市公司,因為此類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出現異常。將湖北上市公司按以上標準篩選后,得到53家樣本公司(本文數據均來源于巨靈金融平臺)。

1.1危機前后湖北上市公司貨幣資金留存比率分析經初步統計,2007~2011年間湖北53家樣本公司的貨幣資金留存比率在25~40%之間,五年均值為30.18%,平均超過2.5%的12倍以上,且該比率低于10%的僅占樣本公司總數的23%左右。顯而易見,湖北上市公司的貨幣資金留存比率較高。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貨幣政策偏緊,企業保留一定規模的現金以應對經營周轉所需。尤其當經濟運行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時,手握現金更是成為不少上市公司的“生存法則”。如果以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為界,將樣本期間分為2007~2008、2009~2011兩個階段,按同一統計口徑,湖北上市公司較之全國及東部發達省份的江蘇顯得更為危機前,湖北上市公司的貨幣資金留存比例略高于江蘇及全國的平均水平;危機后,國內上市公司的貨幣資金留存比例較危機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湖北的這一比例仍高于江蘇省。

1.2危機前后湖北上市公司貨幣資金來源分析理論上,公司留存的貨幣資金來源無非來源于兩方面:經營收入和籌資流入。根據2007~2011年湖北上市公司數據,通過計算籌資活動現金流入率與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率得到,公式為:籌資活動現金流入率=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額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額+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100%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額+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100%經計算,籌資活動現金流入率與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率。數據表明,湖北上市公司留存的貨幣資金的主要來源不是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而是包括IPO、配股、增發新股以及銀行貸款等在內的外部籌資活動,特別是危機后湖北上市公司的融資沖動更甚。

1.3危機前后湖北上市公司貨幣資金投資效益分析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出發,企業留存的貨幣資金不外兩個用途:一是用于投資,二是用于分紅。為數據分析起見,引入投資比率與分紅比率來計算其2007~2011年投資和分紅各占留存貨幣資金的比重。經計算,在湖北上市公司留存的貨幣資金中,用于投資的部分大約是分紅部分的14倍左右,尤其在危機影響較嚴重的2011年表現得較為突出,達90倍以上,表明湖北上市公司亦存在重投資、輕股東回報的現象。如果一個公司已有一定規模的經營現金留存,再進行較大規模的籌資,并將絕大部分現金用作投資而非分紅,即以“留存—籌資—投資”的程式來經營現金也并一定表明該公司的經營模式不合理。我們知道,當投資回報率低于貸款利率時,則認為該投資是完全失敗的。因此,計算上市公司的投資回報率能說明這一問題。從財務管理角度看,投資回報率指上市公司新增投資所創造的利潤與其投資額之間的比率,反映上市公司的投資能力。公式如下:投資回報率=扣除調整后的凈營業利潤投入資本×100%通過計算可以得出,2007-2011年湖北樣本上市公司的投資資本回報率依次為3.27%、2.76%、4.93%、2.09%、2.46%。平均值為3.08%。計算表明,危機前后湖北上市公司的投資資本回報率總體來看差異不大,在3%左右徘徊,且5%以下的比率較高,約占65%左右。相比之下,同期銀行的一年期貸款利率在5.31%~7.47%之間,也就是說湖北大部分上市公司在這一期間的投資資本回報率還不及一年期銀行貸款利率高。如果把投資資本回報率為負數的ST公司加進來,投資資本回報率低的上市公司所占比率會更高。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湖北上市公司的現金管理方式及其后果是:囤積現金,輕視對股東的分紅回報,樂衷于投資,大多數公司的投資回報率不及銀行貸款利率。

2湖北上市公司貨幣資金使用效率低的原因

(1)金融危機對湖北上市公司的沖擊。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出口型行業及相關配套企業受到重創,這些企業的連鎖反應最終會導致國內需求萎縮,相關資產的價格下降,需求不振,對出口型、資源類上市公司業績帶來重大不利影響。武鋼股份是湖北省上市的大型企業,根據其公布2009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37.14億元,較上年同期降26.7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5.15億元,同比降70.77%,主營業務收入減少主要是由于銷售價格降低,鋼鐵產品銷量減少;主營業務成本降低主要是由于各原燃料價格降低,鋼鐵產品銷量減少。為應對產品銷售萎縮,減少貨幣資金的占用,貨幣資金大量囤積。

(2)緣于政績情節的融資沖動。湖北是我國主要的老工業基地之一,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老國有企業改制而來,歷史包袱沉重,這些“老牌”上市公司由原集團公司控股,集團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間管理者交叉任職的情況較突出,使得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管理層實際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公司經營管理不是以增加公司價值和股東回報為主要目標,而是以增加控股股東或管理者控制的資源、做大公司規模、顯示政績等為目標。同時,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因素影響,上市公司業績大幅下降,這些公司對資金需求量急速上升,只能通過資本市場尋求資金“解渴”,湖北上市公司也不例外。

(3)上市公司的產業分布畸型,投資渠道有限。湖北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塑料、機械儀表、紡織和商業行業。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內部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高科技產業、通訊信息產業、高附加值機械產業、家電制造業獲得了巨大發展;相比之下,傳統的化工塑料、機械儀表、紡織都落入了發展的低谷。加上化工塑料、機械儀表都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業,湖北因為地理位置的關系,在引進資本、技術上跟不上沿海省份的步伐,由于無好的投資項目及渠道而陷入困境。

(4)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弱化。由于我國證券市場是一個“新興+轉軌”的市場,各種制度及運行機制還不完善,外部治理對上市公司發揮影響和制約的作用有限,湖北上市公司在這一方面的教訓更為深刻。

3對策與建議

(1)加速湖北上市公司產業轉型。湖北是國內老工業基地,隨著傳統產業環境的急劇變化、甚至衰退,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不得不滯留在衰退產業中忍受煎熬,甚至面臨著生存危機。通過對衰退產業類上市公司的發展史分析,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面對產業衰退,資金支持不是萬能的,資本是企業擺脫產業衰退困境的充分條件,不是充要條件。湖北上市公司要在產業創新中實現產業轉型。同時,也要認識到產業創新是一個漸進過程,武鋼股份在國內鋼價波動加劇,鋼鐵產能相對過剩的大背景下,將一部分留存資金投入到非鋼產業中去,希圖規避風險,提高貨幣資金效率,也不失為一種產業創新、轉型的嘗試。

(2)完善上市公司內、外部治理,促進上市公司更加規范運作。要有效提高上市公司貨幣資金使用效率,最重要的舉措之一就是通過相關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內、外部治理結構,健全上市公司制衡與激勵機制,使上市公司大股東與中小股東及其它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貨幣資金過度留存和低效率使用的問題。

(3)遏制上市公司重圈錢輕分紅現象。近年來股市在急風暴雨般的新股發行中不斷下行,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呼聲不斷高漲。建議證監會制定嚴格的措施和規定,切實落實上市公司再融資與現金分紅掛鉤的制度,督促上市公司對募集的資金規范使用,遏制上市公司“鐵公雞”現象,同時控制新股發行節奏,改革新股發行制度,讓股市恢復公平。

(4)警惕因貨幣資金充裕發放高利貸導致的“跑路”風險。針對上市公司貨幣資金充裕,而對股東分紅吝嗇,投資大方卻回報率低的問題,國資委等上市公司主要出資人應強制上市公司在投資資本回報率達不到一定水平的情況下,將貨幣資金向股東現金分紅,由股東自行選擇更有效的資金使用方向,以限制上市公司的輕率投資行為。

作者:岳正坤豐君柏馮艷琴李陽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