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保稅區的影響
時間:2022-06-16 11:46:31
導語: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保稅區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貫徹實施“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上海市正在建設成為全球投資貿易的核心節點城市。外高橋保稅區是上海市重要的貿易基地,在推動發展國家戰略的背景下,研究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上海對外貿易,特別是對外高橋保稅區有何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面對匯率變動,上海市需要采取相應措施,改善對外貿易,加強外貿企業的競爭實力,肩負起長江經濟帶核心區排頭兵的重任,努力將上海建設成為全球國際投資與貿易中心。
關鍵詞:一帶一路;人民幣匯率;外高橋保稅區
上海是一個外向型程度很高的經濟體,位于中國大陸海岸線中部的長江口,擁有中國最大的外貿港口、最大的工業基地。上海市的進口額從2002年的406.09億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2371.54億美元,增幅高達586%;出口額從2002年的320.55億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2042.44億美元,增幅高達626%,并且上海市外貿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也達到一個很高的數值,雖然受到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08年開始數值有所降低,但是總體來看,上海市的對外依存度還是保持在了較高水平上。外高橋保稅區是上海市重要的現代物流產業基地、重要的進出口貿易基地和微電子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保稅區設立后精心規劃,科學發展,目前已經發展成為集現代物流、先進制造、國際貿易及保稅商品展示和交易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高級綜合型保稅區。
一、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外高橋保稅區三大行業的影響
2005年人民幣匯率改革后,人民幣匯率出現波動,升值趨勢明顯。在此背景下,外高橋保稅區的物流企業的經營業務和范圍增長卻十分迅速,對外貿易的規模不斷提高,特別是倉儲轉運貨物進口額快速增長,在2009年達到380.71億美元,占外高橋保稅區進口額的79.1%,與此同時,出口額比重也緩慢上升,2009年達到84.1億美元,占保稅區出口額的51.1%。2011年,保稅區物流企業的營業收入達到3319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4.3%。在人民幣匯率持續變動的前提下,物流企業進出口額持續增長有以下幾方面:第一,配送運輸企業其依托于海外大宗商品的運作模式,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進口成本大幅度降低。比如上海愛爾思物流有限公司2011年完成進口額超1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50%;上海京柏順物流公司完成進口額5.96億,同比增長達到三倍;另外,世天威物流公司,東方盛佳物流有限公司等物流企業進口額都超過了3億美元,增長幅度十分明顯。第二,國家給予外高橋保稅區物流企業“進口退稅”的政策優勢,使得企業降低成本,并且這幾年來大力發展國際采購配送業務,使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行集團內部物流體系的整合,將面向亞太地區的采購配送基地設立在物流園區,讓其成為擴過企業在亞洲地區貿易鏈的重要節點。全球著名的飲料公司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把它的亞洲地區分撥公司設立在物流園區,全球各地的飲料經物流園區倉儲,接著直接面向亞洲終端零售市場。通過這些國際配送服務業的開展,進一步促進了物流企業進口額持續增長,特別是出口額在人民幣升值的前提下,還有了較為平穩的增長。第三,現代物流企業抵抗匯率波動的風險比較強,在憑借保稅區國際貿易優勢發展起來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有能力給跨國公司提供全國甚至全球范圍的物流配送服務,由于產業級別高、業務功能綜合性強,競爭對手少,在進行大規模的進口和出口物流服務中,能夠較為靈活地對抗匯率風險,因此人民幣升值對此類企業的影響并不是很大,特別是在人民幣匯率出現很大波動的時候,依靠自身實力和多元化的業務,來推動保稅區的進出口額的持續增長。
(二)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加工制造業的影響
隨著人民幣匯率波動以及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調整,外高橋保稅區加工貿易產業有了明顯的下滑,截止2009年出口額達到58.59億美元,比上年減少15%,占保稅區出口額比重由上年的45%降至37.4%。其中來料加工貿易出口額34.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進料加工出口額25億美元,比上年減少35.5%。第一,人民幣升值使得來料加工企業的利潤減少。來料加工企業采購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都來自國外,最終成品也銷往國外,結算金額使用的是外幣,加工企業賺取以外幣支付的加工費,但是在國內卻都是以人民幣來結算工人工資,廠房租金等一些必要的成本。所以人民幣升值會使來料加工企業的加工費相應的縮水,導致企業的利潤受到影響。第二,進料加工企業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受匯率波動影響的程度各有不同。相對于來料加工企業,進料加工企業它的生產方式十分靈活,有在國外進口原材料,也有在國內采購原材料;所生產出的產品,又在國內銷售,也有在國外銷售。一般來料加工企業進出口總量總體來說保持一半的平衡性,所受的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基本不大。對于原材料和成品都銷往國外的進料加工企業來說來說,所承受的影響和來料加工企業一致,會有一定的匯兌損失;對于在國外進口原材料,在國內銷售的進料加工企業,由于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進口成本的下降,將會從中獲得巨大的匯兌收益;最后對于在國內采購原材料,商品出口國外的來料加工企業,在最后結算過程中由于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利潤錢少,將蒙受極大的匯兌損失。例如,保稅區的銘板塑膠有限公司,原材料在國內采購的份額超過九成,所生產的產品又全是銷往國外,需要通過結匯的方式來支付生產費用,全年匯兌損失達到全年利潤的20%。
(三)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服務貿易業的影響
在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保稅區外貿企業充分發揮了進口功能的主觀能動性,一般貿易進口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進口額增長大于出口額增長,在2013年貿易企業的進口額高達798.5億美元,遠遠高于出口額。有兩方面因素促使了貿易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第一,由于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使得國外的商品價格變得便宜,越來越多的貿易企業選擇從國外進口商品。對1870家限額以上的重點貿易企業的調查分析結果,2013年這些重點貿易企業從國外進口商品的比重從65.6%上升到77.6%,從國內生產領域購買商品的比重從上年的20.4%下降到15.9%,從國內批發領域購買商品的比重從上年的14%下降到6.5%。同時這些企業的銷售商品中,在國內市場出售的比重持續提高,對國外市場的銷售比重逐年下降,由上年的17.8%下降了7個百分點。
二、政策與建議
由于人民幣匯率變動會對進出口商品的價格產生影響,接著通過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來影響對外進出口商品的數量,從而影響到對外貿易的發展。前文研究中指出,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的發展同樣受到了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貫徹實施我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幾乎不可避免。面對匯率變動,上海市需要采取相應措施,改善對外貿易,加強外貿企業的競爭實力,肩負起長江經濟帶核心區的排頭兵的重任,努力將上海建設成為全球國際投資與貿易中心。第一,加快出口產品的產業升級。當人民幣匯率升值時,進口產品的價格會相對更有優勢。因此,企業應該利用價格優勢,多進口高新科技產品,從而來得到技術的更新換代?,F在上海很多企業出口產品為勞動密集型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低廉,企業利潤水平也較低。如果人民幣升值,不可避免對這些企業造成較大沖擊,換匯成本的提高導致這些出口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困境。因此,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應該加快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出口企業進行產品升級,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增加投入去搞技術研發,做到本土化生產,提升了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對外競爭力,同樣也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和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出口產業的動態升級。第二,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首先,由于出口企業的高新技術落后,資源的限制,還有其加工方式的單一、機械,導致保稅區的加工貿易發展非常迅速,占到了出口貿易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只發展加工貿易的,忽略其他貿易方式,不僅會削弱出口產業的結構升級的能力,還會阻礙企業的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大幅降低出口紅利。因此,保稅區要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對外貿易。比如服務貿易,保稅區的服務貿易發展乃至上海市的服務貿易在國際上都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上,高附加值的服務貿易競爭力不足,例如信息咨詢、信息維護等。大力發展上海市的服務貿易,可以提高上海的出口產品利潤空間,同時避免加工貿易比例過高所引起的貿易碰撞。另外,如果人民幣升值,會使得上海企業所擁有的人民幣換得更多的外幣,使得企業多出了一筆以外幣計價的流動資金,可以用來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像印度、菲律賓、越南等一些東南亞國家和非洲國家和地區,通過開發發展潛力巨大的海外市場,上海的企業可以獲得這些巨大的市場機會。這些國家有著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生產資料、低廉的進出口稅收,上海企業可以利用人民幣升值這個前提,在這些國家投資建廠,以較低的成本來達到規模經濟的效果。第三,抗風險應對能力的提高。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彈性的匯率制度會大大增加匯率變動的不穩定性,使得很多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出口風險變大。在此情況下,出口企業應該基于對未來人民幣匯率變化趨勢謹慎關注的前提下,選擇金融衍生工具,例如遠期、期權等,將人民幣匯率鎖定在一個可接受的范圍內?;蛘叱隹谄髽I選擇出口貼現或者出口押匯的方式,提前獲得出口款項。這樣的話,在面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下,出口企業可以避免人民幣升值所造成的外匯縮水。上海市政府應該同時加大支持該市金融衍生市場發展的政策力度,努力推進金融衍生市場的發展,這樣就可以提高出口企業的盈利性和積極性。第四,大力推進港區一體化進程和形成“一區多園”格局。大力推動產業集群,提升服務質量,上海市政府應該進一步整合保稅區和港口資源,并盡快建立一個符合國際慣例的大型區域性物流樞紐,以增強保稅區和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貿易功能。一區多園格局應包括綜合產業園區、服務創新園區、商貿會展園區和保稅港園區。目前上海市商貿會展園區的改造已基本成型。大量的貿易企業已經在園區聚集,營運中心和公司海外總部也漸成規模。中國國際商品中心已經落戶在國際商品展示中心,商貿內也已經聚集了不少全國性的文化服務貿易平臺。在此情況下,上海市政府應該引導一些展示企業和貿易企業向這一區域聚集,最終形成保稅區國際貿易的核心功能區。最后,上海市政府應該積極提倡拉動內需,使得出口企業可以在出口產品國際價格競爭力不足所導致外需不足的情況下,通過擴大本國需求為其產品尋找新的出路。
作者:張宇星 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1]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2]梁會君.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上海對外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1).
[3]楊揚,王領.人民幣匯率與上海進出口競爭力關系研究[J].北方經貿,2012(12).
- 上一篇: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影響因素分析
- 下一篇:高速公路發展近況及信貸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