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水產品貿易的影響

時間:2022-10-14 09:43:45

導語: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水產品貿易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水產品貿易的影響

眾所周知,世界經濟格局不是一成不變的。經濟格局的改變不斷地挑戰中國的經濟發展。而影響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國內生產總值,貨幣的供求關系,關稅的設定,貿易技術壁壘等。自從2005年7月份我國的匯率政策經過改革之后,我國的匯率制度變得更加靈活且富有彈性。這種新的匯率制度通過提高中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來提高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因此匯率的制度改革對中國的進出口對外貿易十分重要。在全球經濟形勢下,在影響農產品貿易的諸多比如國內生產總值、貨幣供求關系、關稅等因素中,人民幣匯率變動對農產品貿易產生巨大影響。因此,為了充分發揮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中起到的作用,就要研究匯率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以便于能更加清楚人民幣匯率變動與農產品進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才能將因匯率變動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這樣也能提高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研究匯率變動的原因,同時研究分析其變動對農產品進出口貿易所造成的影響,有利于金融業把握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出口貿易產生的有利因素,減少匯率變動對出口貿易帶來的不利影響。因為產品的成本和價格是由產品所生產的國家或地區的貨幣價格決定的,因此貨幣價格的高低即匯率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進而會影響其產品競爭力。也就是說,當地貨幣的匯率越低,即當地貨幣貶值,產品的成本和價格相對偏低,國際競爭力增強,便能夠促進出口,抑制進口;反之,當地貨幣的匯率上升,即當地貨幣升值,能夠促進進口,抑制出口。在如今國際市場多元化的形勢下,金融市場也十分動蕩,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不僅會影響中國的經濟貿易發展,還會進一步波動與中國有著良好貿易關系的貿易伙伴國的經濟,甚至會對全球的經濟產生影響。由于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關系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甚至其他國家經濟的發展,因此合理地通過實證分析中國進出口貿易,能夠促進我國出口,使我國國際收支平衡減少貿易逆差,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本文就農產品中水產品的其中一類產品即藻類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人民幣匯率從1994年出現大幅貶值,1994年至2005年,匯率在保持平穩狀態。從2005年國家頒布了匯率改革政策開始,人民幣匯率不停出現小幅度不同程度的升值。但從2014年開始,我國擴大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彈性,人民幣匯率在數年保持升值的情況下開始小幅度貶值,處于一個相對較低的情況。到2017年末,1美元兌換人民幣6.51元,人民幣匯率表現出貶值的情況。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貿易的規模不斷的擴大,藻類產品的貿易規模也日漸增大。1992-2011年間我國藻類貿易出口額不斷上升,由4455.66萬美元升至18869.18萬美元,2012年我國藻類貿易出口額13328.64萬美元,較2011年略有下降,2017年已降至4414.58萬美元。我國藻類總產量在此期間基本上持續上升。狀態空間模型是能夠從動態的角度分析匯率對藻類出口貿易影響的變化趨勢的。狀態空間模型可以獲得匯率與出口之間影響的時變系數,這比現有的文獻中通常將這種影響看做常數實際是研究該影響的平均值的靜態模型更準確和真實。我國經濟結構時常因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有較大的變化,因此在靜態情況下分析匯率對藻類貿易的影響不甚準確,用動態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更能獲得真實的數據。故本文構建狀態空間模型,獲得匯率與出口之間的時變系數的來分析其影響的動態變化趨勢。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是統計描述與實證檢驗相結合,通過文獻資料分析,選取近三十年來我國人民幣匯率數據以及1992-2017年UNCOMTRADE數據庫中藻類出口貿易的數據和中國漁業統計年鑒中我國的藻類總產量。將學習過的經濟學理論知識與現實的經濟相結合,實證分析時將統計描述中反映的特點與理論分析相結合。運用所學過的統計學知識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構建時變參數的狀態空間模型,最后運用現代化的數據分析軟件來分析匯率變動對貿易的影響并得出結論,最后得出研究結果并根據研究結果針對政府和企業提出相關建議與對策。

1基于狀態空間模型下人民幣匯率變動對藻類產品出口貿易影響分析

1.1構建模型。匯率變動對出口的影響是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如果用類似于多元OLS等靜態模型難以刻畫這種動態性。因此,本文選取狀態空間模型,狀態空間模型由量測方程和狀態方程組成。為了提高研究的嚴謹性,本文選取了藻類產量Q作為控制變量。為了消除可能的異方差性,對各變量進行了自然對數處理。本文構建的量測方程和狀態方程如下所示:量測方程:LNEX=C(1)+SV1LNER+SV2LNQ+[var=exp(c(2))]狀態方程:SV1=SV1(-1)SV2=SV2(-1)其中,LNEX為我國藻類貿易的出口額,LNER為人民幣匯率,LNQ為我國藻類總產量,C(1)為常數項,[var=exp(c(2))]為隨機干擾項。1.2數據來源。本文所采用的是基于1992年-2016年的數據樣本。其中,我國藻類貿易出口額數據來自UNcomtrade數據庫,人民幣匯率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藻類總產量數據來源于中國漁業統計年鑒。由于本文選取的變量均為時間序列,為了避免偽回歸,在進行分析之前對各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本文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法,檢驗結果整理如表1所示。注:(c,t,k)中c表示含截距項,t表示含線性趨勢,k表示滯后長度.由ADF單位根檢驗可知,LNEX的ADF值為-0.5707大于0.05顯著性水平的臨界值-3.6032,故應接受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說明出口額數據序列為非平穩序列。而一階差分后的序列DLNEX,其ADF值-3.464735小于0.05顯著性水平的臨界值,這說明一階差分后的變量DLNEX是平穩的。LNQ、NER同理可得原序列都是非平穩序列,一階差分后為平穩序列,說明上述三個變量同階單整。由AIC和SC最小原則可知,最優滯后階數為1階,因此本文進行不含滯后的期Johansen協整檢驗。然后,協整檢驗表明,無論是在跡統計量還是最大特征根法下,不存在協整關系的原假設P值均小于0.05,故應拒絕原假設,說明實際匯率與出口貿易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在長期內具有穩定的均衡關系。1.3基于狀態空間模型下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出口貿易影響的趨勢分析。本文先通過OLS估計出口方程,將常數項和隨機干擾項的結果作為C(1)和C(2)的初始值,然后運用EVIEWS6.0軟件,對量測方程和狀態方程進行卡爾曼濾波估計,估計結果如表3所示。狀態空間模型估計表明,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人民幣匯率的最終狀態值與出口呈現顯著的同向變動的關系,說明外幣兌換的人民幣提高,即人民幣貶值,則刺激了藻類出口貿易,這是因為當人民幣貶值,相對于國外,中國的物價更加便宜,從而會加大我國產品對外的出口。SV2為藻類產品產量的狀態向量,其最終狀態值為0.36,顯著為正,說明藻類產品產量對藻類產品出口具有刺激影響,這是因為當需求不變時,藻類產品供給能力提高,從而刺激藻類產品的出口。狀態向量的動態趨勢圖分析:通過卡爾曼濾波估計后對狀態向量進行預測,圖1為兩個狀態向量的動態趨勢圖。由圖可知,黑色的線SV1F代表了匯率變動對出口貿易的動態過程,我們發現匯率的變動對出口的影響呈現明顯的波動,具體來看,1992-1993年匯率變動對出口呈現平穩的變動的關系。1994年我國匯率并軌,1994-1995匯率變動對出口的影響呈現負向影響,且逐漸增強。1996-2008年,藻類產品出口貿易受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敏感度呈現平穩的變化。2008年世界經濟復蘇,貿易需求增強,藻類出口貿易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敏感性呈現下降的趨勢。2013-2017年藻類產品出口對匯率動敏感性增強。SV2F代表了藻類產品產量對出口貿易的動態過程,1992-1995年,藻類產品產量對出口的刺激力度逐漸增強,1996-1997年,藻類產品產量對出口的刺激的力度逐漸減弱。1997-2008年,藻類產品產量對出口貿易的影響保持為正,影響強度趨于平穩。2008-2012年藻類產品產量對出口貿易的影響強度趨呈現微微上揚,2013-2017年藻類產品產量對出口貿易的影響強度趨呈現微弱的下滑。整體來看,1996年開始,藻類產品產量對藻類產品出口的影響比較穩定;而人民幣匯率對藻類產品的出口影響在1994-1995年和2009-2015年期間具有一定的波動。

2對策建議

通過前文的實證分析不難發現,我國藻類出口貿易與人民幣匯率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藻類出口貿易的影響是顯著的。除了國際資本的流動、外商直接投資額受本國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了,本國的產品進出口貿易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制定產品的貿易政策時,還應該考慮將人民幣匯率變動對農產品包括藻類產品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這樣在制定貿易政策或貿易相關政策的時候,才能使我國農產品貿易包括藻類產品貿易占有一定的優勢。我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才能保證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和持續發展,以致我國的整體經濟穩定持續的發展:第一,技術創新優化產品結構。中國作為世界上的藻類養殖和貿易大國,應該要加強對藻類的推廣投入和科研投入,對其進行技術創新,提升藻類的養殖技術和加工技術含量,提高藻類產品的質量,創新加工生產模式,優化產品的產業結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藻類生產效率,提高中國藻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國家在政策上也應該加強對產品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加大稅收支持及優惠,進而提升中國藻類產品的出口競爭力。第二,擴大藻類產品對外貿易開放度。在中國貿易巨額貿易順差條件下,中國農產品貿易市場規模以及開放度逐漸擴大。中國要在穩固現有的貿易伙伴的基礎上,繼續開辟新的貿易市場。中國作為中東歐和西亞藻類產品的重要供應國,應該不斷開發新的藻類產品,加大高科技中高端產品的研發和輸出,穩固自己的出口地位。同時,應該開辟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不斷生產新產品來滿足其進口需求。因此,中國應該加強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合作,擴大藻類出口貿易市場的開放度,提高中國藻類產品的競爭力。第三,降低人民幣匯率風險及其波動帶來的影響。我國自從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人民幣匯率制度更富有彈性,但是這也帶來了一定的弊端,因為這樣同時增加了匯率的風險。匯率變動的不可預測給我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帶來了貿易逆差,同時也造成了外匯儲備的相應減少。對于國家來說,可以通過調節利率政策、外匯政策、外匯干預政策來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降低的風險。對于企業來說,應該提高自己運用各種金融衍生工具實現風險轉移,以此來減少匯率波動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例如,在進行藻類產品的遠期交易時匯率波動使藻類產品價格相對升高,可以購買看漲期權,價格降低可以購買看跌期權。在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規避風險的同時要加強企業管理以及市場的監督管理,實現多種工具結合使用,最大程度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風險進行規避,提高我國藻類出口貿易收入及競爭力。

綜上所述,影響中國藻類產品出口貿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民幣匯率是一主要因素,但是此外我們國家還可以針對藻類的養殖面積、貿易國雙方經濟發展水平、政策等進行研究。結合以上對策,一方面我國要發揮藻類產品生產、發展上本身的優勢,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積極學習國際上較為先進的例子,確保我國藻類產品出口額穩定增長,還可以提高藻類產品質量,進而實現優化產品結構實現產業升級,使我國藻類出口貿易甚至是農產品貿易更穩步快速的發展。

作者:秦臻 韓馥宇 單位: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