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我國現金流通狀況論文
時間:2022-04-10 03:16:00
導語:現階段我國現金流通狀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來,我國現金流通量每年都以較快的速度增長,然而在高增長的同時也伴隨著較大的波動。如2000年1季度現金流通量同比增長率為16.70%,而2001年1季度的同比增長率降為8.51%。現金流通量的強波動性給存款貨幣銀行的正常經營、成本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由于2000年的現金流通量的增長,導致銀行庫存現金下降;而2001年現金流通量增長率的下降,又導致了對應年份銀行庫存現金的持續增加。[1]因此對現金流通狀況的分析有利于人民銀行對現金發行和現金回籠工作的開展。
一、現金流量決定的基礎理論
1.現金需求的動機分析
盡管現金是貨幣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居民對現金需求的動機和對貨幣需求的動機不完全相同。持有現金主要是為了應付日常支付需要的交易動機。而持有貨幣的動機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應付日常支付需要的交易動機;應付意外事件的預防動機;由于其他資產形式的實際價值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投機動機。[1]
(1)一般而言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主要影響狹義貨幣(M1),而投機動機影響廣義貨幣(M2)。如果貨幣的持有是為了商品的交易支付(交易動機),或者是為了預防不確定的商品交易支付(預防動機),那么此時的貨幣一般充當交換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功能。然而完成支付手段這一職能必定要求這種貨幣具有極強的流動性,狹義貨幣正好具備這一特點。如果為了投機動機而持有貨幣,那么此時貨幣一般充當價值貯藏的功能。這對流動性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有收益要求,廣義貨幣正好具備這一特點。
(2)持有現金的主要動機是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對現金持有量的影響比較小。交易動機對貨幣流動性的要求比預防動機對貨幣流動性的要求要更高。狹義貨幣包括現金和活期存款,其中現金比活期存款具有更強的流動性。交易動機更多地影響現金需求。另外,預防動機對現金的需求大部分可以通過活期存款替代?;钇诖婵钷D化為現金比較便利而且成本也低,很多情況下活期存款也可以直接取代現金進行交易,特別是現階段金融機構不斷擴展、銀行卡逐漸普及的情況下,這種替代效應更加明顯。
2.現金流通量等于現金需求
現金的供給方是中央銀行,需求方是居民,供求均衡的現金量表現為現金流通量。現金的供給是外生的,完全由中央銀行決定。中央銀行的現金供給計劃按照現金需要量為基準制定。每年年初央行各級中心支行按照各地商業銀行前幾年的現金需求狀況,制定現金供給計劃,然后匯總獲得總的現金供給計劃。因此,從現金的供給機制來看,中央銀行為了商品交易的順利進行,有意愿也有能力維持現金供給大于現金需求。那么因供過于求而多余的現金就以金融機構庫存現金的形式存在,而且庫存現金占流通中的現金的比重相當大。因此,在一般情況下,無論多大的現金需求都會被滿足,現金需求就等于流通中的現金。
3.現金流通量模型——平方根定理
通過以上的分析,現金的流通量等于現金需求。即現金供給大于現金需求的情況下,現金的需求變化都可以滿足,而且表現為流通中的現金。因此,分析現金流通量的決定因素,也就等同于分析現金需求的決定因素,而現金需求的動機主要又是交易動機,所以關于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理論可以運用于對現金流通因素的分析。W.Baunol(鮑末爾)和Tobin(托賓)提出的交易貨幣需求的平方根定理的基本內容:
前提假設:現金流量(現金需求)是實際余額(沒有貨幣幻覺);居民的當期收入全部用于當期支出;現金不能獲得利息;存款可以獲得利息,但是兌現存在經紀人費用。
三、結論
1.從長期的均衡關系來看
協整方程式(5)中,收入的現金需求彈性達到0.7740,大大高于平方根定理的彈性0.5。如果當商品和勞務增長1%時,貨幣需求會增長0.7740%。這說明我國還沒有像理論所界定的那樣完全達到貨幣的規模經濟。為了完成大量商品和勞務的交易,各個主體還必須持有相應的現金量。通過對微觀主體行為的分析可以解釋這一宏觀現象,主要原因是人均的收入水平仍然比較低,收入是現金持有的來源,收入水平直接影響現金持有量。在低收入水平下經濟主體持有的現金量還沒有達到規模經濟所需要的數量。對于金融服務不完善的廣大農村地區更是如此,各個主體的經紀人費用比較高,而且大量商品的交易對現金的依賴還比較大。所以主體在獲得收入的同時也會很大比例的持有現金。
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對現金流通量顯著負相關。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增長1%,現金流量會相應的減少1.17%。一般而言,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對現金流通量的影響是雙方面的。一方面,消費品物價上漲,要完成定量商品所需要的現金增加。另一方面,居民消費物價指數的持續上漲,標志著持續的通貨膨脹,居民為了保持財富不變,必須減少現金的持有量。前者居民消費物價指數與現金持有量正相關,后者居民消費物價指數與現金持有量負相關。從實證分析表明,就長期的關系而言,居民消費物價指數與現金持有量顯著的負相關,居民更多的考慮財富的保值。
2.從短期的波動來看
當期收入的波動并不會影響當期的現金流通量,只有上期收入的波動才會影響本期的現金流通量。即,收入的變動在一個季度以后才會影響現金的流量。而且短期收入的變動對現金流量的影響要小于長期收入的變動影響,收入變動到現金流量變動的過程存在著時滯,大約一個季度到半年。
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在短期內的波動不影響短期內的現金持有量。在短期內,消費品物價上漲對現金流量的正效應和負效應基本上相互抵消。
殘差E項的系數為負,符合反向修正機制;大小為0.146,修正速度比較慢。這也正好說明了收入變動到現金流量變動的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時滯。
參考文獻:
[1]梁小民.高級宏觀經濟學教程(上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易丹輝.數據分析與Eviews應用[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
[3]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季報.
[4]古扎拉蒂.計量經濟學(下冊)(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 上一篇:信用機制重建研究論文
- 下一篇:文化黨建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