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加快升值原因及影響分析
時間:2022-07-09 11:05:50
導語:人民幣加快升值原因及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民幣升值是一把雙刃劍,對中國經濟產生了正負兩個方面的影響,當前應當要避免采取反措施,要意識到人民幣的影響和影響,制定與主要經濟體相適應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匯率;外匯儲備
1引言
中國經濟學界各位大家對人民幣幣值升降背景、影響、途徑、對策等提出各自的觀察、理念、思考,是非常好的。本人試從幾方面進行分析:
2人民幣為什么升值
2.1政策因素。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政府正在努力解決通脹問題,比如提高利率,以抑制流動性過剩。2009年以來的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也為今天的通貨膨脹奠定了基礎,2009年沒有大規模的經濟刺激,現在不會出現這種嚴重的通貨膨脹,緊縮的貨幣政策帶來的控制,通貨膨脹將進一步增加升值的壓力;如果中央銀行允許國內通脹(政府當然不允許),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會減輕。第二個是對中國的壓力。因此,現在中國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面:國內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和外幣升值已經到位。2.2國際因素。中國廉價產品大量出口導致日本和歐美通貨緊縮,有人建議,人民幣匯率應設定在每美元4元左右。中國應該讓人民幣升值,在世界經濟中承擔相應的責任。日本經濟長期發展遲緩,內部需求不足,自90年代起,日本國內一直通貨緊縮。日本經濟領導人開始轉向日元國際貨幣平衡問題,希望通過引導日元,增加貨幣供應,提高價格進口產品,抑制國內物價下跌勢頭。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遭受重創。美國對人民幣施壓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是美國的貿易對手,也是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貿易逆差導致一系列問題,如失業、缺乏競爭力和其他社會壓力,迫使美國處于政治原因而考慮經濟問題,是金融霸權的延伸,是“金融霸權”地位的維護。美元走弱既會減輕其外債負擔,也會促進其產品出口,同時也會導致出口經濟危機。此外,國外熱錢流入也是原因之一,熱,因為中國的國內經濟,股市和房地產行業青睞,國際基金等將大量投資于國內,國際外匯市場由于受歡迎,換取人民幣投資,就會推高人民幣匯率,最終由流動性過剩造成的。2.3外匯因素。高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也是間接原因。雖然人民幣匯率制度是由浮動匯率制度管理的,但近年來美元匯率基本保持穩定,甚至低于許多國家采用固定匯率制度。美元繼續對主要貨幣,包括歐元、日元、英鎊和中國的鄰國韓元、泰銖、新加坡元、新臺幣貶值,實際上相當于人民幣貶值。這將給中國政府帶來壓力,中國政府自然會處于國際收支平衡。人民幣匯率之間的競爭是根本目的,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阻礙中國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施壓人民幣升值,美國反傾銷政策一起構成了美國政府的經濟政策調整的主要內容。
3人民幣升值后的結果
3.1貿易逆差。國外一些機構和學者的研究人民幣匯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試圖確定人民幣被低估的價值,二是試圖證明匯率升值有利于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易用性與貿易伙伴的貿易摩擦。事實如何呢?2007年至2012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人民幣一直處于持續升值的階段,2007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7.6040,到了2012年上升為6.3125。短短五年間,人民幣的匯率就上升了1.3,2012年2月份,中國出人意料的出現巨額貿易逆差,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進出口貿易數字顯示,中國2012年2月份進出口總額26043億美元,同比增長29.4%,出口114.47億美元,增長18.4%,進口1459.6億美元,增長39.6%。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的貿易逆差為315億美元,總體來看,美國經濟正在以比政府預期更快的速度放緩和放緩。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特別是受到出口疲軟的影響,很可能是歐盟等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下降。3.2國內通貨膨脹。從2005年到2008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是中國全面融入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的關鍵時期,也是2001年至2010年十年中最嚴重的通貨膨脹時期。一方面,貿易順差大幅增加。一方面,人民幣繼續升值,外匯順差和熱錢流入導致M2飆升,CPI水平也為負,CPI已達到8%。到2008年2月,CPI已升至8.7%,為12年高點。作為回應,中央銀行一再提高利率,在2007年提高了6度的利率,并在2008年雷曼倒閉后迅速下調利率。特別是在2005年重估后的三年里,由于人民幣在短期內升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迅速上升。2004年以后,中國外匯賬戶的比例接近國內信貸的比例,直到金融危機爆發,信貸出現在天空中,迅速下降到2001年和2002年的水平。在2009年下半年,條件下的行政指令和低利率,開始于2008年第四季度信貸加劇,開始出現,刺激影響其投資需求不斷上升的同時,逐漸從低流動性,股市泡沫的破裂后的歷史。同時,信貸井噴,遠超監管水平和市場預期。根據中央銀行的數據,2009年的信貸增長為9.59萬億美元,幾乎是2008年的兩倍?;谏鲜鲈颍鹑谖C后的信貸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特別是在2009年上半年,新增貸款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一年。
4人民幣加快升值后的影響
4.1正面影響。(1)有利于促進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實現人民幣成為國際通用性貨幣的進程,人民幣升至加大了企業成本壓力,改善了中國失衡的外貿狀況。它降低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使紡織、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受到了沖擊,特別是一些長期依賴于低成本和數量擴張的出口行業的壓力。然而,一些已經喪失了成本競爭力的出口企業,卻對工貿聯盟進行了純粹的出口,或者增加了國內銷售的比例,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從中國的現實,靈活的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對外經濟貿易,促進國民經濟結構優化調整,有利于企業和金融機構更好地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加快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完善。2005年的“匯率改革”使人民幣匯率逐漸與市場相結合,發展成為國際通用貨幣。如果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可以使用人民幣購買外國股票、房地產、償還外債,等等,此外,世界各國持有人民幣在中國也可以做同樣的事情,它相當于人民幣成為國際不支付利息的債券,等于間接增加的貿易額在世界和中國加強經濟抵御風險的能力。(2)有利于提高進口能力人民幣升值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進口成本降低,促進企業擴大進口,特別是進口短缺的資源類、原材料類產品,中國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及天然氣開采業、造紙、鋼鐵、石化、航空、交通、電力設備等,目前,我國仍處于重化工發展階段。許多重要的戰略物資,如石油、鐵礦石和銅,都是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應該進口。人民幣的升值減少了中國這一方面的建設成本,同時可以獲取比以往更高的利潤,使從事進口業務的企業降低了制造業務的生產成本,成為人民幣的最大受益者。(3)有助于提高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增強企業國際化和全球化,對中國的海外投資和海外經援有利。長期以來,中國企業享受花的這世界很低的工資,得到的是世界最努力的工人團隊。人民幣升值以后,中國企業繼續保持低工資的水平既不可能,也沒有什么意義,要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除了工資成本以外,還要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以及人才力、資金力、市場開拓力、信息力等。4.2負面影響。(1)不利于出口,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中國商品相對貴了,買相同質量和數量的商品,就要多付錢才買得到。這會在國際上造成了一種對中國不利的心理效應,會據信,來自中國的進口不會賺很多錢,這將對中國的出口產生真正的負面影響中國商品進軍世界市場,主要是靠廉價的生產成本,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造成沖擊,主要是因為一是中國勞動力成本低,國內競爭激烈,出口企業迫切需要采用低價銷售策略。人民幣升值必然會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不利于出口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2)不利于中國引進外國直接投資,不利于國內旅游。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進口國,在人民幣升值后,外國公司在華投資的成本上升。對即將前來中國投資商產生不利影響,他們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與此同時,外國游客來中國旅游所能兌換的人民幣減少了,減少了旅游匯兌收入,這就間接地降低了國外游客在中國風景區的休閑、購物等消費。綜上所述,人民幣升值是一把雙刃劍,積極來說有利于人民幣世界強幣的建立,改善經濟結構,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消極來說,人民幣打擊了中國的出口產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外匯儲備也被迫縮水。
參考文獻
[1]張五常.《貨幣戰略論——從價格理論看中國經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黃梅波.《世界經濟﹒國別經濟》[M].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
[3]熊其康.人民幣匯率改革對中國外貿進出口企業影響的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2).[4]徐燕.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外貿的影響及對策[D].華中科技大學,2008.
[5]韓冰.淺談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08.
[6]趙靜.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08.
[7]戴燦輝.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及應對策略[D].福州大學,2010.
作者:陳雷 單位:山東省日照市農業學學校
- 上一篇:貨幣政策調控與債務融資研究
- 下一篇: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