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安全管理探析

時間:2022-12-10 03:43:37

導語:高層建筑安全管理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層建筑安全管理探析

摘要:在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加強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順利完工的保證。從簡單分析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點入手,探究相應的策略,提高安全管理有效性,保障高層建筑工程施工進度與水平,保證順利完工。

關鍵詞: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高層建筑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新時代急劇增多,施工中經常發生安全事故,不僅威脅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還影響施工進度與工程建設效果。但由于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單位忽視對人員的安全培訓與管理,導致人員安全素質偏低,對安全施工不利,加上施工現場危險源控制不到位、塔吊施工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引發安全問題,采取安全管理策略解決安全問題,確保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這對建筑行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1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點

中國新《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明確規定高層建筑結構就是10層及以上亦或是高度高于28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隨著高層建筑的高度與層數的增加,其技術合理性、功能適用性、經濟可行性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賦予施工安全管理諸多特點,主要體現為:1)難度大,因為高層建筑的規模和體積都較大,對結構穩定性的要求極高,為有效開發地下空間,一般要深埋高層建筑基礎,增加工程施工難度與安全風險,施工安全管理難度也隨之增大。并且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會受到人員、設備與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導致施工安全存在不確定性,增加管理難度[1]。2)特殊性,因為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工期較長,每一個項目的人員素質、配套設備、地理位置、現場作業等都是不同的,施工安全管理不可能完全相同,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安全規范,才能確保施工安全管理有效。3)動態性,因為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分為基礎部分、主體部分,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一旦部分因素變化太大,就會改變高層建筑工程原有的施工條件,需要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做出動態調整。

2加強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建議

2.1加強人員管理,保證施工安全。在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對人員的安全管理是基本內容。很多地方對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并不像條文規定那般嚴格,可能缺乏專業證書的人員也參與施工,并且上崗之前并未接受專業培訓,不具備施工要求的基本技術能力與專業素質,然而人員是施工的關鍵,經常發生安全隱患與問題,所以必須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保證施工安全。首先,在正式開始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單位應安排專業知識豐富、社會責任感與安全意識較強的專家對施工人員開展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保障施工安全[2]。其次,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程序和普通工程項目存在顯著的差異,對施工人員的要求更嚴格、更苛刻,因而所有施工人員都必須擁有從業資格證,在正式開始施工之前嚴格核實他們的從業資格證,保證每一名施工人員的技術性、專業性,進一步使施工安全有所保障。另外,定期檢查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人員的健康狀況,避免施工人員帶病作業,發生不必要的意外,特別是患有恐高癥、心臟病等疾病的人無法進行高空作業,務必從根源上杜絕發生安全事故。最后,新老員工在施工作業內容的分配上應明確、合理,讓有豐富經驗的施工人員帶著缺乏經驗的新員工學習,保證施工人員能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完成施工操作,安全施工。2.2加強建筑施工現場危險源控制。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是安全隱患較多和事故多發的場所,有諸多危險源,只有加強對危險源的管理與控制,才能保證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實行危險源分級管理。在管理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危險源時,應有效辨別危險源,合理評價安全風險,劃分危險源的等級,找出重大危險源,同時基于危險源等級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策略。施工單位要將危險源安全管理控制責任落實到人頭,提高工程項目領導者的責任意識和施工人員的規范操作意識、安全防范意識,從而在施工現場的全體人員中貫穿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安全風險。其次,實行危險源標準化控制。這里的標準化控制指的是對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流程制定相應的標準,在實際施工中嚴格依據標準實行規范化的施工,降低危險。在生產管理中,高層建筑工程施工項目部應科學制定管理標準,規范施工現場全體人員的思想與意識,對其實行標準化培訓和操作規程教育,促使其嚴格依據作業指導書操作,明確規定并檢查施工人員是否按要求穿戴、配備安全防護用具。在施工現場應對各種各樣的井、槽、坑、溝、池以及通道等實行標準化管理,基于國家安全標準加以規范,保證現場安全警示與采光等符合規范,合理存放、有效看管施工現場的危險物品,按照安全要求搭建臨時建筑物,分開設置作業區、辦公區、生活區,保持安全距離。針對施工現場的焊工、電工、架子工等,必須積極推廣實行標準化作業,落實安全施工管理策略,控制危險源,避免施工現場發生安全事故。另外,實行危險源動態控制。對于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現場而言,其變化是持續不斷的,只有動態控制危險源,才能強化施工安全管理[3]。如在澆筑混凝土以及鋼結構焊接施工中,施工環境會導致現場發生改變,危險源引發安全風險的程度也會有所改變,在實際施工中要實時跟進。在現場開始施工活動之前,還應科學策劃,涉及到施工工藝、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機械設備、施工組織等,同時結合施工人員的思想與心理,降低安全風險。只要在施工現場使用新的工藝、材料與設備,就應重新辨識危險源,調整管控策略,實現對安全風險的動態控制。2.3重視并強化塔吊施工安全管理。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要用到大量機械設備,設備的規格不同、型號不同,在使用時就會引發不同安全問題,特別是塔吊一類的設備設施,高空墜物風險很大,要求高空作業人員的應變能力較強,并且高空作業人員有較強的流動性,面臨復雜多變的作業環境,會使用多種施工設備,各個施工工序也是交叉開展的狀態,因而加劇高空墜落安全隱患,必須重視并強化塔吊施工安全管理,降低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高層建筑工程塔吊施工安全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完善塔吊安全預警裝置,促使技術人員在危險發生時能得到征兆,及時將電源切斷,從而讓塔吊停機,停止作業;規范管理塔吊,降低發生塔吊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同時保證施工安全進度,并且規范化的管理不但適用于施工機械設備管理,還適用于施工人員管理,通過加強對施工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并執行塔吊操作人員日常安全管理條例與安全規章制度;重視配備配套安全裝置,這對塔吊操作而言至關重要,能確保在操作塔機之前配備完善的安全保護裝置,保障安全使用塔機;在使用塔吊之前要注意檢查各個部件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全面檢查設備損壞程度,合理控制大小部件的性能與靈敏度;提高塔吊安全保護裝置的質量,仔細檢查、維護機器部件,正確操作,不得隨意調節零件的固定位置,更不能私自拆卸塔機,保障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與人員安全。

3結語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強化是推動建筑施工安全有序發展的保障,施工單位在實際工作中務必要正確認識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點,注意加強人員安全管理,為安全施工提供保證,同時加強建筑施工現場的危險源控制,重視并強化塔吊施工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實效性,推動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走上科學可持續的發展軌道。

參考文獻:

[1]滕世平,武利.淺析高層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J].居舍,2018(8):101.

[2]蔡文楓.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45):90-91.

[3]馮振.關于高層建筑安全管理及風險控制的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3):53.

作者:王繹喬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