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礦產資源勘察問題及策略
時間:2022-12-30 11:28:15
導語:地質礦產資源勘察問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地質礦產資源勘查中立項、設計、實施和報告幾個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需要做好統籌規劃與合理布局,不斷完善相關管理機制、積極拓寬思路,不斷提高科技水平、最大限度運用兩個市場與兩種資源在內的解決措施,旨在為實際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工作提供可靠參考,使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實現預期的目標。
關鍵詞: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勘查問題;問題解決措施
我國目前對地質與礦產資源的勘查給予了高度重視,特別是在當前礦產資源相對匱乏的階段,加強勘查有利于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并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另外,通過對勘查工作的加強,還能起到推進城鄉建設和資源管理等重要作用,這對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也有重要現實意義。但是在地質礦產資源勘查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只有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才能更好的確保地質礦產資源勘察的有序和高效開展。
1地質礦產資源勘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立項階段存在的問題。因前期工作相對欠缺,在工程選點時沒有進行全面且深入的調研,未對現有的成果予以借鑒,相關文獻資料的收集不夠齊全,現場考察工作不徹底、不認真,在項目立項時對原則不夠清楚,實際工作不認真,導致后期產生很多問題,成果不盡理想。另外,當前的勘查工作投資渠道較為單一,很多隊伍的組建還不夠合理,缺乏競爭力,導致實際的找礦效果較差。對此,需要盡快建立完善的投資和融資全新模式,并對相關工作流程予以完善[1]。針對地方的勘查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減員增效,解決現階段機構臃腫的實際問題,使體制能夠滿足實際要求。1.2設計階段存在的問題。在項目的設計階段,主要存在以下幾項實際問題:(1)在設計開始前,未能做好實地踏勘,也沒有對過去勘查成果進行詳細了解,導致工程的實際布置不夠合理,項目的立項缺乏充分依據,最終使項目后續實施受到很大影響。(2)項目的設計資料不齊全,或為按照項目設計要求進行編寫,附加資料不全,如礦權證明、任務書及資格證書。資料的圖像不規范或不完整等[2]。(3)對項目設計工作進行的敘述不規范,對技術指標提出的要求不夠明確,或缺乏可操作性。(4)項目預算不合理,個別預算人員都未能經過嚴格的正規技術培訓,使預算未經過嚴格審查,或使用的預算格式不正確,最終的計算結果不正確。1.3實施階段存在的問題。在項目階段,最容易出現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1)項目沒有嚴格按照批準的意見來實施。實際工作中使用的流程不正確,缺乏系統性;試樣檢測不及時,無法為實際的勘查工作提供指導;工程的現場布置存在很大隨意性,鉆孔的工作量或位置發生變動;越界施工與邊探邊采[3]。(2)在測試時,地質剖面位置選擇不當;界線與導線點沒有明顯的標志;現場記錄不全或不準;實際的分層不夠準確、清晰和合理;對標本的采集不夠規范;平面圖和剖面不相符;采樣結果與巖礦檢定結果未能及時補充到剖面記錄當中;在剖面實測過程中,對地層單元的劃分、巖礦石的命名及描述等相關資料較為混亂;未能及時按照現場實測的剖面對地層柱狀圖進行編制。(3)地質填圖對應的觀測點無標志;現場的觀測點和圖不符,測量坐標有很大的誤差;地質界線和推測的界線未能清楚的劃分;實際擁有的有效點數量相對較少;相關記錄的格式不正確,或觀察不認真,描述不細致,未對路線予以認真描述,或無法得到有效地質信息;缺乏現場照相資料及素描圖。(4)槽井探的布置間隔距離不同;項目施工未能達到要求的地質目的,導致見礦率相對較低;規格沒有達標,如不平整,無清晰可見的基巖界線,或質量驗收不到位等;實際的地質觀察和素描較為簡單,相關記錄不夠齊全;在槽端、井口和基點處都沒有清晰的標志,且采樣處也很難被觀察和發現[4]。(5)鉆探過程中,鉆孔的布置不盡合理;由于礦體斜深不足,使工作量大幅增加;現場的觀察與素描過于簡單,相關記錄也不夠清晰;缺乏孔深校正及測斜等記錄;巖芯和巖芯箱的標記缺乏規范性;缺少巖芯和分層簽,對樣品簽的使用也缺乏規范性,與數據無法做到一一對應;巖芯在未經請示的情況下直接處置;對鉆孔進行竣工驗收不夠規范,未形成完善的驗收報告;封孔設計不合理,封孔質量的記錄不規范;孔口處未放置標志,或放置的標志不滿足實際要求。(6)采樣時所用方法不正確,比如探槽中的分樣不可使用揀塊法;探測分樣不合理,未按照礦石的類型或種類進行詳細劃分;采樣的長度不滿足要求,一般不能超出可采的厚度;礦體的頂板和底板未能進行嚴格的樣品控制;樣槽的刻槽不夠清晰,或無樣槽,表面不平整,規格錯誤;對于巖礦芯樣,需使用鋸芯法制備;在野外對樣品的稱重操作不規范,導致結果錯誤;對樣品的分析不夠及時[5]。(7)綜合研究力度不足,對相關資料的整理不夠及時,在野外驗收過程中,未能形成完整資料,成果缺乏;未對資料予以分類裝訂;描述的具體內容和實物之間有很大不同;人員的簽字不全;三級檢查制度未嚴格執行或根本流于形式;項目任務書不齊全。1.4報告階段存在的問題。(1)不同類型的報告是地質勘查與礦產資源勘查工作主要成果,但目前有很多報告對應的結論及成果都沒有建設性的意見;(2)不同報告的內容十分相似,說明一味套用他人得出的成果,抄襲問題十分嚴重。(3)對于不同報告,往往有著不同要求,名稱和要求不同,對應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基于此,必須注意和做好區別對待,根據報告對應的編號及要求認真編寫。
2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問題解決對策
2.1做好統籌規劃與合理布局,不斷完善相關管理機制。(1)根據以人為本基本要求,對公益性和商業性的地質及礦產資源勘查工作予以統籌,對礦產勘查和環境地質現場調查予以統籌、對中央和地方的地質勘查任務予以統籌、對不同規范區域的地質任務予以統籌,對我國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和對外開放予以統籌,以此最大限度發揮地質勘查具有的先行性作用,盡可能提前地對地質勘查進行規劃部署[6]。(2)嚴格遵循規律,保證布局合理性。以我國不同區域地質條件為依據,結合礦產資源實際分布狀況和特點,按照現階段國民經濟基本要求,充分考慮人口分布特點和國土資源利用情況,對地質勘查工作各不同區域的布局予以統籌,以正確引導地質勘查良好發展。(3)注意重點突出,不斷拓寬領域。將我國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和資源基礎等作為立足點,突出較為重要的礦種及主要成礦帶地質勘查,以創造出宏觀影響相對較大的成果,并努力提高勘查工作廣度、精度與深度。結合現階段經濟發展實際要求,積極對地質勘查服務和實際應用領域予以拓寬[7]。(4)不斷完善體制,理順管理機制。完善中央及地方的職責和管理體制。最大限度發揮不同方面主動性與積極性,推動地質勘查形成不同的機制,健全商業性勘查新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具有的拉動社會資金發展的重要作用。2.2積極拓寬思路,不斷提高科技水平。實行科技興地新戰略,努力加快地質與礦產資源勘查的現代化發展步伐。做好對重大地質理論的分析研究,力求將地質區位優勢發展成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努力促進成礦理論及勘查技術快速發展,強化信息化發展與建設,不斷完善地質科技方面的全新體系。使勘查和科研工作良好結合,最大限度發揮科技具有的引領作用與支撐作用。做好隊伍建設與相關人才的培養,做好對基地建設的創新。在實際工作中要善于創新,對典型礦區與礦床實際成礦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對于老區應使用新的思路和概念來獲取新的知識,而對于新區,可使用現有的方法和概念進行研究,通過采用新概念和領域來實現找礦目標,進一步完善礦床的數據模型,揭示出全新找礦標志。在實際的找礦工作中,應以特定礦產為依據在特定的區域確定不同的成礦標志和找礦標志,選擇適宜的找礦方式及手段,特別是那些可以直接反映出礦區成礦特征的主要標志,同時也要有的放矢地采用正確方法來查明。不可不分區域和種類的采用傳統方法與手段。2.3最大限度運用兩個市場與兩種資源。(1)正確認識走出去這一長期性與艱巨性戰略。除了要緊抓機遇,還要認識到這一戰略的緊迫性與重要性,不斷開拓,但不可急于求成。實際工作中要切實做好規劃,在信息、人才和資金等不同方面熟悉相應的運作規則,并切實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8]。(2)在實行走出去戰略的過程中,要優先考慮與關系良好的國家或地區合作。(3)走出去戰略的實行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合資、兼并或收購、建立戰略聯盟和提供必要的技術服務。(4)對于勘查單位,必須嚴格實行走出去戰略,做好深化改革,及時轉換機制,提高管理水平,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保證企業的競爭水平。另外,還要建立靈活、明確的治理結構,保證企業穩定發展,適應地質與礦產資源勘查實際發展需要。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質礦產資源勘查是一項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使得當前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還存在很多問題,但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以及對上述措施的使用,能有效解決現存問題,促進地質礦產資源勘查發展,實現預期的勘查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車申,賀非凡,黃舞炎.礦山地質資源勘查與找礦工作中應注意問題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8(6):113,115.
[2]胡光.礦產資源工作中水文地質勘察的關鍵技術[J].山東工業技術,2017(15):45.
[3]李哲.水文地質工作在礦產資源勘察中的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6):230.
[4]方青.探礦工程在地質資源勘查研究中的作用[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6,31(5):8,10.
[5]楊解.探礦工程在地質資源勘查中的發展趨勢研究[J].化工管理,2016(29):116.
[6]康桂玲.淺述礦產地質勘察項目區內地質遺跡資源專項調查方法[J].世界有色金屬,2016(15):117-118.
[7]鄧利生.新形勢下當前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分析[J].科技傳播,2016,8(12):164-165.
[8]張洪洲.探礦工程在地質資源勘察研究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6,42(17):78-80.
作者:張仁彪 單位: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一○三地質大隊
- 上一篇:礦山地質勘查及找礦技術探析
- 下一篇:高層建筑給水系統節能及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