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特色工程管理專業建設研究

時間:2022-08-07 10:35:21

導語:海洋特色工程管理專業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海洋特色工程管理專業建設研究

摘要:BIM技術在我國發展的如火如荼,很多項目都要求使用BIM技術進行設計、建設,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高校也在本科教育階段將BIM引入到培養計劃中,但是全國尚無一份關于海洋特色工程管理的BIM應用計劃。本文通過分析BIM技術在我國高校中的應用現狀,將BIM技術與工程管理專業的應用聯系起來,以廣東海洋大學為例分析了BIM技術在海洋特色學科的應用方式與前景,以期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要求的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

關鍵詞:工程管理;BIM技術;專業平臺建設;海洋特色工程

管理專業在我國大學中廣有設立。也因為前面工程二字的所指不同分為很多門類。廣義的工程管理麻省理工學院給出了三級定義,分別為追求效率與公平的行業管理;追求生存和利潤的企業管理以及追求科學與藝術的項目管理。具體來說,包括重大工程建設實施中的管理;重要、復雜的新型產品、設備制造、生產過程中的管理;重大的技術革新、改造、轉型、轉軌的管理;涉及產業、工程、科技的重大布局、戰略發展的研究管理??梢哉f具有鮮明的務實性和精確性,是管理學中的“物理學”和“外科學”[1]。

一BIM技術概述

BIM技術即建筑信息模型技術,不是簡單的將數字信息進行集成,它還是一種數字信息的應用,以及可以用于建筑設計、造價、管理的數字化方法,這種方法支持工程項目的集成管理環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個進程中顯著提高質量、提升效率、大量降低風險[2]。2015年6月16日住建部《推進應用建筑信息模型指導意見》,正式將BIM技術應用提上日程。

二BIM技術教學應用現狀

BIM技術在我國的教學中的應用還在探索階段,在本科的教學大綱中加入BIM課程的做法還非常少有。在“985”大學中,2015年8月31日“2015清華大學CBIMS論壇”在清華大學召開,來自業內近百位BIM應用方面的專家學者圍繞“中國BIM應用新階段的探索與認識”的主題展開深入交流。這類論壇的召開,也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開闊了眼界。上海交通大學在2011年成立BIM創新工作室,在2015年正式成立上海交通大學BIM研究中心,人員不僅僅是專家學者還有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學生群體參與。該中心已逐步形成涵蓋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機電、工程管理、信息技術等專業師資力量的BIM研究團隊。華中科技大學更是開設了BIM工程碩士方向,為BIM技術的發展輸出新鮮的血液。一流的人才和資源優勢,讓高水平院校進行精英式培養,專業建設走在前列,但是即使這樣BIM課程也依然沒有進入教學大綱[3]。對于普通本科院校來說,更多的培養目標是大眾性應用式教育。這一培養目標決定,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應該在所在行業、所從事領域能解決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工程單位能用得上。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已經開設了BIM課程,主要是針對BIM認識和Revit軟件應用教學。相比于“985”大學的精英教育,普通本科院校在教育平臺和師資資源上都缺乏相應支持,學生素質方面也存在差別。主動開設BIM課程有利于學生知識的獲取。

三BIM技術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分析

工程管理其實是對工程進行的管理,而工程本身具有相當的復雜性。這就決定了工程管理不僅僅是施工階段的管理,而是從工程項目的決策階段開始到工程壽命終止,在計劃、協調、組織和控制等方面都要發揮作用。學校人才的輸出應該滿足社會的需要,這就要求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是技術與管理的符合性人才,對實際工程有一定的解決問題能力。但是在目前的教學資源和工地安全的限制,工程管理專業建設和學生培養中都有著缺乏實踐、偏重管理的問題。這一問題在海洋工程方面尤為顯著,房屋建筑工地由于相對規范且多在城市中進行建設,學生的實踐過程還較容易實現,但是海洋工程,無論是海上工程還是港口碼頭的建設都遠離城市,學生的實踐無論是資源上還是安全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加的不易實現。BIM技術可以完成建筑物三維立體展示和施工。全過程模擬,通過漫游、可視化、模擬仿真等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單純的聽說知識傳授,對提高學生對工程實體的認知具有變革型的作用。(一)變革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形象化授課傳統的授課中,老師主要以講授為主,輔助教學主要依靠圖片、視頻。這些輔助內容的來源多是紀錄片和新聞報道,很多細節不能準確清晰的展示。學生在接收知識時也需要靠自己一部分的聯想,難免會出現偏差。利用BIM模型可以模擬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以及過程中各方的交互。這樣在進行專業基礎課、專業任選課程的教學中,可以使知識更加的直觀,方便學生接受。相應的學生在課下也可以利用模型進行聯系。以廣東海洋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為例,其技術平臺為房屋建筑與海洋工程相結合,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技術基礎課包括《土力學與結構基礎》、《港口水工建筑物》、《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學》等,引入BIM技術,選擇工程的典型施工過程和典型建筑物在授課過程中進行形象化的演示,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認識和理解。(二)實踐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工程管理是貫穿工程全壽命周期的管理。BIM模型不僅是對施工過程中成本、進度、質量重難點和安全控制的模擬,更是將整個工程從設計、施工、監理、采購到最后的運營的所有信息的集合。除了上面提到的可視化教學以外,因為傳統的教學對于工程的全壽命周期都是分開講解的,而且不可能每一個過程都有實踐的機會。因此學生對于很多階段的管理都是模糊的認識。通過BIM模型的引入,我們可以收集典型工程的資料,讓學生獨立建模,模擬工程全壽命周期的發展和管理。尤其對于過程中的重難點有了進一步的把握和更加直觀的認識。彌補了學生大學階段缺乏實踐的問題,更加有利于學生邁入社會。(三)對專業知識進行整合全面運用。學生在大學階段的學習,依照培養計劃按部就班,知識的學習都是片段式的,很少有知識的整合,這樣不利于知識的記憶和運用。借助BIM技術,由于模擬的是工程全壽命周期,因此學生在虛擬管理時,就需要多科目的綜合運用。同時對管理類科目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例如:《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工程施工》、《工程估價》等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的復合人才。

四基于BIM技術的工程管理專業平臺建設

(一)專業平臺建設目標。第一,社會的人才需求是檢驗教學水平第一要義,以廣東海洋大學為例,工程管理專業要依托于海洋技術平臺,專攻成本與施工方向。第二,實踐出真知,工程管理要在工程中才能完成管理工作,既產生社會價值,也服務于整個工程,BIM技術的所見即所得,也是依托實際工程進行教學工作。(二)專業平臺建設。以廣東海洋大學為例,工程管理專業BIM平臺建設,應在已有培養計劃的基礎上,著力培養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一,學校開設海洋氣象學院、航海學院、機械與動力學院(偏海洋機械范疇)、海洋工程學院,分別涉及海洋的各個方面,四個學院相互依托,師資實力雄厚。為海洋特色工程管理專業平臺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第二,以工程管理專業工作室為依托,目前學校工作室已具有沙盤,斯維爾和廣聯達計價軟件,招投標模擬軟件,BIM相關軟件包括:基于Revit的UniBIM、安裝算量forRevit以及三維算量forRevit(申請已批準),軟件硬件設施齊全。第三,基于BIM技術的工程管理專業平臺建設不僅服務于工作室,更多的還是服務于日常教學。在教學中,在專業基礎、專業任選教授的授課中可以利用BIM建模,完成5D數據的創建[4]。以港口航道和工民建建筑為例,利用BIM漫游飛行等進行碰撞檢查和空間分析,進而完成方案比選。在項目招投標類課程中,可以利用BIM模型計算工程量。工程量計算完全后,在造價類課程中,利用相關接口,結合已有計價軟件,對工程進行投資控制。最后,利用模型的時間維度,進行進度控制和風險預警。第四,教師能力提升和教學模式改進。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很難滿足BIM教學的要求。鑒于此可以將BIM的教學從教授為主改變為實踐練習為主,利用現有項目,學生建立BIM模型以及方案的比選,同時聯系具有經驗的BIM工程師進行模型的修改,最終實現BIM教學。同時,專業教師的能力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為保證教學質量,學校應積極組織BIM技能培訓,深入有資質的設計院和企業進行學習,不斷更新技能儲備。

五結語

BIM技術應用于海洋特色工程管理專業教育教學建設,有效地解決了傳統教學“看不見,摸不著”的缺陷,使教學中的實際案例全面展示,尤其是細節部門清晰,同時豐富了教學方法,提升了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為不斷向社會輸出優秀的工程管理專業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池慧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

參考文獻

[1]KristenB,KennethS.HowtomeasurethebenefitsofBIM-Acasestudyapproach[J].AutomationinConstruction,2012,(24):149-159.

[2]畢曉茜,劉鵬,呂芳禮.BIM技術在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應用[J].工程技術,2016(8):00305-00305.

[3]駱漢賓,孫俊,周迎.基于BIM技術的工程管理專業核心能力培養[M].工程管理年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

[4]李靜,李眾立,李培亮.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建筑施工動態仿真研究[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2,(08):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