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時間:2022-09-10 09:52:26
導語:工程造價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性強,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深入企業,參與實踐指導,提升專業技能?;诖?,文章針對工程造價專業開展學徒制,并結合國家推行的“1+X”證書背景,探索了一條人才培養的模式,供參考。
關鍵詞:專業認證;工程造價;學徒制;培養模式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指出,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與發達國家相比,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教育強國的要求相比,我國職業教育還存在著體系建設不夠完善、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有待加強、制度標準不夠健全、企業參與辦學的動力不足、有利于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辦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到了必須下大力氣抓好的時候。
1我國的發展變革
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以高職院校為主體的職業教育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經歷了頂崗實習、訂單培養、工學交替等多種形式,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技能型實用人才,為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幾年又探索出了“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針對工程造價專業,其專業實踐性特別強,要求專業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具備一定的技能,開展學徒制模式就是一個通道;在國發〔2019〕4號文的要求下,專業學生所具備的技能的高低通過具體的證書來體現,為專業人才的培養打開了新的局面。
2人才培養模式
筆者認為,針對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開展學徒制教學模式是非常有效的形式,再結合國家正在推行的專業認證的背景,對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應采取以下方式:1)配備“雙師型”教師隊伍。對教師的選拔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制定相應教育教學管理制度鼓勵在編教師提升專業技能,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實行教師5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教師分工協作進行模塊化教學。2)實行“以證代考”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考核、成績的評定,不能再停留在一張試卷上。根據工程造價專業的特點,在校期間可以根據行業人事考試的要求,在校期間即可完成各類基礎證書的考取。不同證書對應不同課程,并適時修改人才培養計劃,順應考證的需要[1]。3)尋求“政、校、企”合作契機,實現工程造價專業認證試點。廣泛借鑒國外、國內對于專業認證實踐的經驗,結合行業協會對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的標準,聯合企業共同搭建工程造價專業認證制度,配備“校、企”師資,有效實現專業課程體系與能力標準體系的統一。按照制度標準,在本校及相關院校開展試點,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探索并持續改進人才能力培養的方法。試點項目應在兩個至三個高校間開展,形成對比分析,并有利于互助、互補,最終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且有保障的專業認證制度[2-3]。4)培養“溫床”——學徒制班的提前介入。在學生正式進入企業前一年,就讓其參與企業的實踐工作,從簡單的繪圖、建模,到后期的計量與計價,慢慢將企業的實踐工作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來;為解決實際問題,還能有效建立起學生與企業師傅之間的聯系,提前實現師傅帶徒弟的學習模式。讓學徒制班提前介入,為后期企業對人才的持續培養樹立了信心,也為學生參與企業實踐突破了心理防線。5)構建雙主體人才培養方案。因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具有兩個教育主體、兩個教學主體、兩個教學場所、兩個教學監控主體,人才培養方案需要分為學校實施部分和企業實施部分;為了保證兩部分方案的協調,還需要制訂一份綜合的人才培養方案。對于企業,應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重點,要讓學生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各項工作,指定專門的師傅傳、幫、帶,充分調動起企業的各項資源,在企業內部形成切實可行的保障制度、獎勵制度,推動學徒制班的穩步前行。對于學校,也應有針對學生和帶班教師的有效的激勵制度,應有人才培養模式的體系、步驟及方法。6)加強校企合作,優化培養機制。依托職教集團,搭建“政、校、企、行”協作的現代學徒制實施平臺,充分發揮職教集團優勢,選擇部分知名企業或者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應落實人才培養機制,在深化合作的過程中,不斷摸索與創新對人才培養的模式[4]。
3結束語
在高校廣泛開展專業認證任重而道遠,還有許多不可估計的困難和問題,但對于人才的有效培養,這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通過學徒制的模式,在學校就能學到工作后才能學到的知識,增長了技能和見識,還能在學校學習過程中考取相應的行業證書,不僅見證了學校學習階段的學習效果,還能以證書作為敲門磚展現自己的能力,對于人才的選拔和塑造都是高效的。不管采取什么方法進行人才的培養,都應以學生為中心,綜合考量學生自身的因素。對于以上提到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
參考文獻:
[1]陳莉粉,王鐵鋼.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索[J].住宅與房地產,2019(4):235.
[2]牛余琴.工程造價專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動力機制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7(21):38-39.
[3]尹貽林,白娟.應用型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天津理工大學為例[J].中國工程科學,2015(1):114-119.
[4]顧曉薇,王青,邱景平,等.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達成度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6(14):24-26.
作者:羅平 單位:重慶財經職業學院
- 上一篇:超高層結構設計經濟性問題研究
- 下一篇:現澆平板平房倉關鍵施工技術研究
精品范文
10工程項目施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