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油墨企業職業病危害評價研究

時間:2022-04-20 10:02:50

導語:環保油墨企業職業病危害評價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保油墨企業職業病危害評價研究

摘要:隨著人們環保理念的不斷深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傳統的溶劑型油墨產品受到很大沖擊,而新型環保型油墨產品被廣泛看好。全世界都在積極開發研制低VOC(揮發性有機物)環保型油墨。本機構于2016年11月接受企業委托對其環保油墨加工項目進行職業病危害評價,本論文主要通過對油墨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其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分析評價,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技術導則》對項目進行危害程度分析評價。

關鍵詞:油墨加工;職業病;預評價

1.評價內容及評價方法

評價內容:根據環保油墨企業提供的新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書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進行分析與綜合評價。主要包括項目選址、總圖布局、工藝和設備布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崗位人員健康影響、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設置要求、個人防護用品配備、輔助用室設計要求、職業衛生管理要求方面等。評價方法: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技術導則》的要求,采用評價方法如下:工程分析法、檢查表分析法、半定量風險評價法、類比分析法和職業健康作業分級法相結合的分析方法,預測生產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及職業病危害程度。

2.工程分析

(1)工藝簡介擬建項目生產工藝采用樹脂、無毒顏料、助劑等原料,配方先進、可靠,生產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是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成熟工藝技術。生產過程無化學反應發生,為物理過程。項目采用一套生產裝置,根據訂單要求安排不同產品生產。具體生產工藝如下:①配料分散。將樹脂、顏料、助劑、鈦白粉等(根據不同產品使用不同配方)按一定比例加入攪拌器,通過高速分散機分散攪拌進行充分的濕潤和預分散,分散機為敞開式設備,加料完畢后蓋上蓋板進行攪拌,項目采用人工加料;②研磨。分散后的物料經液壓提升機提升放料至研磨機,研磨是將色漿中大粒徑物質通過高速的碰撞粉碎到一定細度的過程,研磨時間為2~4小時。未避免研磨過程產生熱量影響產品質量,研磨機底部設置冷循環水夾套進行設備降溫,研磨過程密閉操作。③調色。研磨后將料缸移至攪拌器下,根據客戶需求,將半成品色漿混合攪拌進行調色,攪拌器為敞開式設備。④過濾。調色后物料進入自吸式過濾器過濾,將大顆粒去除,過濾器為敞開式設備。⑤包裝。物料由半自動灌裝機計量包裝成品。在更換色系或更換品種的時候需要對各料缸和攪拌機、研磨機等設備進行清洗(約2次/月),人工對各料缸和攪拌機等敞開式設備采用棉布蘸取乙酸丁酯進行擦拭,研磨機采用乙酸丁酯進行清洗。清洗的溶劑回用,棉布等廢棄物統一放置在廠房危廢存放處,委托有資質廢品處理企業統一處理。(2)危害因素識別①配料分散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作業工人在配料分散過程中使用原輔料時接觸甲醇(樹脂中少量含)、甲醛(聚氨酯樹脂中少量含)、丁醇、二甲苯(可能含有微量的苯、甲苯)、乙酸丁酯、乙苯、乙醇、炭黑粉塵、二氧化鈦粉塵、其他粉塵、設備運轉產生噪聲;②研磨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研磨機研磨過程可能逸出少量的甲醇(樹脂中少量含)、甲醛(樹脂中少量含)、丁醇、二甲苯(可能含有微量的苯、乙苯、甲苯)、乙酸丁酯、乙醇;設備運轉產生噪聲。③調色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調色過程可能接觸甲醇(樹脂中少量含)、甲醛(樹脂中少量含)、丁醇、二甲苯(可能含有微量的苯、乙苯、甲苯)、乙酸丁酯、乙醇;各臺設備運轉產生噪聲。④過濾包裝過程可能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甲醇(樹脂中少量含)、甲醛(樹脂中少量含)、丁醇、二甲苯(可能含有微量的苯、乙苯、甲苯)、乙酸丁酯、乙醇;各臺設備運轉產生噪聲。⑤倉儲管理可能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甲醛、甲醇(水性聚氨酯樹脂的組成成分)、丁醇、二甲苯(可能含有微量的苯、乙苯、甲苯)、乙酸丁酯、炭黑粉塵、二氧化鈦粉塵、其他粉塵(顏料庫、成品庫);乙醇、乙酸丁酯(溶劑庫、成品庫)。⑥檢驗人員現場取樣及檢驗時可接觸到現場相應的各類危害因素。(3)職業病危害程度分析擬建項目為油墨加工廠擴建工程項目,因此此次選用的是該企業已有相同生產線2015年相關資料,選擇現有生產線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數據和健康監護資料作為本次評價因子。①類比項目檢測結果及分析。A.類比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顯示:操作工處二甲苯短時間接觸濃度(現場檢測分散機作業點CSTEL:180.0mg/m3,國家標準PC-STEL:100mg/m3)超標外,其它職業病危害因素均未超出《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和《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規定的限值標準要求。B.不合格原因分析:a.由于類比項目的全面通風只是稀釋有毒物質,適用于發散源比較分散的作業場所,而用人單位主要生產設備為高速分散機,發生源少而固定,因此,高速分散機宜選用局部通風系統,再輔以軸流風機進行全面通風,其職業病危害可以降至最低;b.配料區域敞開,未有效隔離,導致化學有害因素向周圍工作環境中逸散;c.某些物料桶使用完畢后,未做到及時清理,敞口放置于車間內,造成桶內(余料)有害因素向周圍工作環境中逸散。②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分析。企業委托有資質的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對類比項目現場作業人員進行了2015年度職業健康檢查,檢查率100%,體檢結果中顯示:未發現職業病、職業禁忌證及相關職業異常人員。(4)危害評價①選址及總品面布局。擬建項目選址位于原廠區內,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確定的本項目衛生防護距離為200m,現場調查發現企業周邊200m內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源地、涉外使領館及其他特殊環境敏感點,不屬于自然疫源;結合企業總平面布置圖和當地風向玫瑰圖,擬建項目生產車間布置在當地全年最小頻率風向上風側,倉庫、配電房、更衣室布置在最小頻率風向上風向;廠區內各區域之間擬種植木槿、常春藤和草皮、主干道兩側種植法國梧桐等植物進行毒物吸收,可減少生產區域產生的化學有害氣體對辦公區的危害;擬建項目選址、總平面布局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對相關方面的要求。②生產工藝及建筑衛生學。擬建環保油墨項目工藝成熟、可靠,產品質量穩定,生產過程為物理過程;擬建項目將不同生產工序分區域設置,并采用冷卻、引風、吸附等措施控制有害物質的產生和聚集;擬建項目使用的乙酸乙酯、乙醇、樹脂、助劑等原料采用密閉化管道輸送,管道敷設避開人員集中房間,噪聲設備設置在單層廠房內,廠房采用鋼架結構,配電室、消防泵房和更衣室采用磚混結構;廠房擬盡量采用自然通風,自然通風不足區域輔以機械通風;建筑擬采用自然采光為主、人工照明為輔的采光方式;生產車間擬選用節能熒光燈和金鹵燈,防爆區域選擇防爆照明燈具,更衣室選用常規日光燈具;擬建項目生產工藝、建筑衛生學等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等相關標準要求。③擬采取職業病防護設施。A.防毒設施。a.配料、分散、調色和過濾工段產生的廢氣通過在設備上方建集氣罩的方式進行收集,收集的廢氣采用“布袋除塵+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集氣罩廢氣的收集效率約為90%,廢氣經處理后通過20m高排氣筒排放;b.車間墻壁設置8臺軸流排氣扇,倉庫設置4臺排氣扇,有效減少室內毒物聚集;c.根據類比檢測結果,油墨生產過程中采用人工投料,且操作工接觸二甲苯檢測結果存在超標現象,建議本項目使用的原料采用密閉罐體儲存,管道密閉輸送,減少作業人員接觸機會;d.油墨生產設備上方設置集氣罩,采用耐腐蝕、防靜電材料制作或在材料表面做耐腐蝕、防靜電處理;集氣罩應連接引風設施,控制罩口風速為0.5m/s~1.5m/s,通風管道內風速為8m/s~12m/s,確保引風設施正常運行,有效降低各作業點的有毒有害物質濃度;集氣罩罩口與有毒有害物質發生源(分散機、研磨機、調色和過濾設備)之間的距離應盡量靠近并加設圍擋;集氣罩罩口的形狀和大小應與有毒有害物質發生源的逸散區域和范圍相適應;罩口應迎著有毒有害物質氣流的方向;進風口與排風口位置必須保持足夠的距離,防止排出毒氣回流車間內部。B.防噪聲設施。a.高噪聲設備廠房單獨設施;b.生產車間采用不低于15dB(A)的隔聲效果進行設計;c.風機、空壓機設備加裝消聲器,設備使用減震底座。④擬設置輔助用室。擬建項目主要存在甲醛、甲醇、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丁醇等職業病危害因素,依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識別擬建項目生產車間衛生特征等級為2級,需設置2級衛生特征等級的生活輔助用室?,F場調查發現擬建項目依托現有輔助用室除了需按照標準要求增加存衣柜數量外,可滿足要求。⑤個體防護及其他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擬建項目按照企業現有的個體防護用品發放及領用制度,配置個體防護用品并督促規范佩戴,可滿足個體防護要求。企業現有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較為完善,將擬建項目納入現有職業衛生管理體系進行管理,可滿足要求。

3.結論

結合《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擬建項目屬第二大類制造業中第13.4小類:涂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品制造,屬于嚴重類。擬建項目在按照本預評價報告提出的職業病危害防護設計要求進行防護設施設計、安裝及運行后,作業區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能夠控制較低水平,擬建項目的建設從職業病防控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4.建議

(1)擬建項目屬于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編制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在完成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審查后,按照有關規定組織職業病防護設施的施工。(2)擬建項目在建成投產試運行30~180天內,還應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作者:顓孫宗杰 單位:安徽宏遠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