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企業海外并購分析
時間:2022-12-11 08:50:43
導語:環保企業海外并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十三五”以來,我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加大了力度,在環保政策推動下,近年來中國環保行業得到大力發展。環保企業出于掌握先進技術、擴大業務范圍等目的開展海外并購。因此,本文以PEST模型為基礎分析了中國環保產業,探討了中國環保企業實施海外并購的可能性。
關鍵詞:環保企業;海外并購;PEST分析
一、我國環保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已然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走向。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及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企業也踴躍實施“走出去”戰略,實行“海淘”開展國際經營活動。海外并購,也因此成為了中國企業實施國際戰略的主要目標和手段。2013年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中國的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帶來了更多的機遇。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了1456.7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保持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十三年的持續增長,年均增幅高達33.6%,中國大陸企業海外并購交易數量增長40%,金額增長21%,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逐步健全,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深入實施,環保行業面臨重要戰略機遇。特別是黨的“”報告中重點強調了綠色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因此,在各項環保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環保行業發展迅速。在實施海外并購方面,環保行業作為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表現出強大勢頭。其中,2015年國禎環保以4437.08萬挪威克朗(約合人民幣3472.9萬元)協議并購挪威GoodtechEnvironmentAS公司;先河環保以4292萬元并購美國SunsetLaboratory公司。同年,發生的具有影響力的海外并購案有首創股份以1.13億元收購新加坡ECO工業公司,擴展了海外業務,助力公司廢物處理業務進一步發展。由此,近年我國海外并購的件數不斷增加,數額不斷刷新。然則,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也蘊含著風險,諸如并購兩方的經營觀念不同、兩國監管法律相悖、員工的工資待遇、環保等問題的存在,并購失敗的案例也司空見慣。本文通過PEST工具分析中國環保行業現狀,以對環保企業海外并購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二、我國環保行業的PEST分析
(一)政治環境。中國環保部于2016年10月27日執行的《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積極提升了環保建設的重要性。通過組織開展的中國首屆生態文明獎的評選活動,建立了生態保護獎勵機制,從而生態文明示范建設帶動效應明顯、生態功能保護基礎進一步夯實、自然保護區綜合監管得到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決策和促進機制得到進一步改善。(二)經濟環境?,F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即從以往如何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改變落后社會生產,轉化為如何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來實現發展的均衡性與充分性問題;這意味著我們黨和國家的工作部分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背景下發生了變化。目前,我國環保產業在國民民濟中的比重中,從GDP和地方財政支出兩方面來看,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但是,隨著國家環境保護政策的出臺,國家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從“十二五”初期的3100億元到末期的5000億元,因此可以看出隨著國家環保力度的加強以及公民環保意識的提升,環保行業將大有可為。(三)社會文化環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從根本上說是一個發展問題。發展的概念是否科學和正確,直接決定了發展的成敗。為此,“十三五”規劃草案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新的發展理念。當前,中國大量興起共享單車,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國家對能源車的補貼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污染的排放。同時,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和深化,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國生態總體向著好的方向前進。(四)技術環境。國家更重視環保專利保護。2017年,環境保護部組織了近30個環境學術交流,舉辦了“2017年環境科技創新應用示范項目”、“國家環保工程技術中心創新成果展”等多項技術推介活動。2018年“中關村環保創新加速器”建立,旨在采用新模式與新機制,打造節能環保專業技術產業孵化創新體系平臺。國家對技術的重視和支持推進環保行業的技術創新與研發。
三、我國環保企業拓展并購啟示
(一)以民營上市企業為主導開展海外并購業務。2010年之前,國企是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主力軍,以中國石油、中國鋁業等資源類公司為主導開展海外業務。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轉型,海外并購民營企業脫穎而出,特別是自2015年以來,中國民營企業的海外并購呈現出壓倒性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國企決策節奏及機制欠靈活,從而使得國企海外并購有所降溫。這為民營企業海外并購提供了有利契機,民營環保企業可以通過海外并購擴大其市場份額和提高企業核心技術和競爭力。(二)獲取技術上的壟斷優勢。企業應該大力發展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包括固廢處理、廢水治理,土壤修復等方面;研發環保產品并積極投入生產使用,降低能源消耗;開拓環保服務產業,加大污染治理設施特許經營實施力度。從而實現在海外的壟斷優勢,擴展市場份額以獲取更多的利潤。(三)與東道國企業合資辦廠降低經營風險。中國環保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方式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另一種的重要方式,即與當地環保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這樣可減少國外法律政策、商業環境及文化特征與國內有所差異而導致的一定風險值,從而可以使中國國企業可以更好的融入當地,了解當地的市場、文化等,促進企業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江小涓.理解科技全球化—資源重組,優勢集成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J].管理世界,2004(6):4-13.
[2]陳啟虎.環保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J].攀登,2005(4).
[3]王興元.品牌生態學科發展趨勢及其應用[J].企業經濟,2014(7):5-8.
作者:楊榮 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 上一篇:礦區水文地質勘查研究
- 下一篇:火電廠環保設施節能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