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建筑結構設計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時間:2022-11-29 10:46:19
導語:淺談建筑結構設計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建筑業發展水平也得以大幅度提升,針對建筑結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這一趨勢建筑結構設計者同樣應當提升自身水平與能力。就整體建筑結構設計而言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莫過于安全問題,人們也愈加的意識到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影響?;诖?,本文首先就建筑結構設計中比較常見的安全問題進行了探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有效提高建筑安全性能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抗震性
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大環境,不僅如此,人們就建筑工程建設提出了愈加多的要求。特別是近幾年,建筑事故時常發生,人們越來重視建筑結構設計的相應安全問題。所以,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怎樣以正確有效的方式提高建筑安全系數是現階段建筑企業所需要重點探討的問題。
1對建筑結構設計環節常見的安全問題探究
1.1建筑結構缺乏有力的抗震性能現階段,我國所應用的建筑材料相應的抗震性不足嚴重的影響了整體結構的安全性能,其中許多的建筑均與國家有關的抗震標準存在差距。此外,由于人們未形成足夠的抗震意識,往往在地震發生之后,才會“后知后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于建筑物抗震級別的設定界限方面也表現出來了某些不同,部分沿海地區的建筑物甚至未達到抗震級別。就此方面來看,建筑結構安全性之所以會缺乏,最關鍵的原因在于建筑企業以及部分政府機關未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1.2建筑結構設計側重點不恰當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未能夠做到全面性的分析,而忽視了某些關鍵性問題。為順應城市發展規劃,往往只強調其中的功能設計,而就類似逃生通道以及公共消防方面的設計卻未進行足夠的重視,因而加大了建筑的安全隱患。不僅如此,隨著城鎮化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群向城鎮流動,這就造成了住房緊缺的問題。而為緩解這一問題,一昧的增加建筑高度,卻未就其中的逃生以及疏散加以合理的設計。如此,一旦高層建筑出現火災,或者其他安全性問題的時候,人員無法快速的疏散與逃生,造成了安全問題。雖然設計者在其設計過程中考慮到了消防安全問題,但卻無法落實于實際。1.3建筑材料不符建筑設計者自身的設計理念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倘若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部分設計者可能會出于經濟或其他條件而減少就鋼材的使用,或者使用重量較輕材料展開具體的施工,進而呈現建筑美感,建筑可使用的面積也會隨之擴大。如此,既無法實現建筑結構安全性能的提高,反而增加了其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倘若使用質量較輕,并且具有較高強度的材料可能會加大成本投入,而部分工程負責人員為盡可能的縮小支出,選擇某些質量不達標的便宜材料,出現了“豆腐渣”工程,勢必會增加安全隱患。
2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增強安全性能的舉措分析
2.1確保建筑結構設計相應的抗震性能。要求在建筑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建筑剪力墻結構,一方面增強結構實際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提升建筑自身承載力、進而增強其墻體的剛性。具體而言:要求設計人員在進行正式的設計前要充分的做好現場建筑結構設計之前要進行實地的勘察,還需要確保建筑結構設計方案能夠遵循現場施工具體情況,進而確保建筑結構具有較高的抗震性能。2.2優化構造,確保結構計算的科學有效。由于建筑結構類型的不一所實際運用到的構造方法同樣存在著差異,比如剛度均勻的多層建筑,一般情況下會采取底部剪力法;而對于底層框架結構建筑而言,由于其厚度相對而言較薄,因而在具體的設計時,要充分分析變形現象,所以多數情況下會選擇雙保險計算手段,而不會選擇使用框架抗震墻加以相應的計算。這是由于框架剛度是不會出現折減現象的,但考慮到抗震墻會有相信的折減問題,因而不可使用單向板計算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應用雙向板查表加以具體的計算時,應當注重材料泊松比所帶來的影響,不然,倘若未就跨中彎矩未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會使計算值比實際的偏小。2.3依據國家標準要求設計。改革開放以來,建筑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建筑人員意識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建筑結構,為最大限度的確保人們生活質量,保障居住人員的安全,國家在此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的規范與標準要求。因而,要求設計人員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要嚴格遵循法律條文展開相關的操作,確保建筑結構設計的科學恰當準性,確保其具備較強的可行性,進而避免后期施工出現不必要的安全問題。此外,還應當通過分析常見的安全問題而制定出恰當的預防舉措,以便于降低損失,確保人們的人身安全。針對建筑過程中所產生的安全問題,設計人員需要及時準確的向上級匯報,為下次預防提供必要的內容支持。2.4創新建筑結構設計方式。為了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應當摒棄傳統設計中的不足以及弊端,并增強軟件開發率,以便于增強建筑結構設計的科學恰當性。此外,也需要不斷完善設計人員的綜合能力,確保建筑結構設計的相對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除此之外,需要強化計算機技術的使用率,借助于高科技開發出先進的設計軟件,并為其制定相關的規范措施,以便于增強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2.5強化房屋結構耐久度設計?;炷僚浜媳鹊那‘斂茖W程度直接影響著混凝土所表現出來的耐久度,從而間接性的關乎著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诖?,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應當促使混凝土配合比科學合理。需要尤為注重如下幾方面問題:①確定房屋建筑設計強度與相應的配置強度二者間的相互關系,使用質量達標的砂石料、水灰等,并依據此確定房屋建設過程中需要的相應混凝土配合比;②調查并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現場的環境以及一系列條件情況,就相應的砂石料質量加以恰當的調配,增強配合比的合理性;③通過就實際測試所取得的砂石含水率進行分析,然后針對配合比加以恰當的調整,以便于得到與混凝土施工要求相符合的配合比。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建筑工程師需要考慮到房屋建筑設計與修建規范等相關問題,可適當的就建筑結構保護層進行增厚操作。假如條件允許,也應當就建筑周圍的環境因素進行有效的調研,然后通過分析房屋建筑結構形式就其中的區域加以劃分,確定最佳的建筑保護層厚度,目的在于促使二氧化碳進入鋼筋表面的相應時間能夠被有效延長,就是說碳化時間可以被相應的延長。除此之外,要就建筑當下所處區域實際的環境條件,查看周圍是否有相對較多的氯化物等腐蝕氣體,再就其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并優化混凝土配合比,然后再摻入阻銹劑,確保其能夠與混凝土充分混合,共同作用于建筑內,以此來增強房屋建筑本身的耐久度以及安全性。
3結束語
建筑結構設計直接關乎著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二者存在密切的聯系,因而,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其中的安全影響因素。現階段,隨著自然災害的頻發,各有關方越來越注重建筑的安全問題。因此,強化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能是大勢所趨,也是推動建筑行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需求。
參考文獻
[1]孫向陽.現代建筑結構中對設計安全度問題考慮與措施[J].住宅與房地產,2019(21):56.
[2]王利民.關于對如何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思考[J].居舍,2019(12):110.
[3]徐金苗.淺析建筑工程設計中提高建筑結構安全性的方法[J].智能城市,2019,5(5):31-32.
[4]嚴蕓.淺析在基于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措施[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7(5):151-152.
作者:任強 單位:大同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 上一篇:建筑結構加固施工質量分析
- 下一篇:海外工程項目稅務風險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