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課程學習情境設計方法探析
時間:2022-09-07 08:13:20
導語:《建筑材料》課程學習情境設計方法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課程定位
建筑材料課程是建筑工程技術、工程造價等建筑和房地產相關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作用是:在學習建筑工程基本理論和專業課程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學生系統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識,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能根據具體工作的需要,識別、選用、檢測建筑材料,為學生繼續建筑工程投標報價、工程招標、建筑施工及管理、工程預結算、工程造價管理等專業的學習,提供必備的建筑材料基礎知識。同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鍛煉學生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培養學生具有高度的環保意識、質量意識,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
1.2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1.2.1專業能力
①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種、規格、技術性質等方面知識。②掌握常用建筑材料質量標準、檢驗方法、特性、應用和保管等方面知識。③能應用所學知識,正確合理地選擇、使用和保管常用建筑材料。
1.2.2方法能力
①根據材料性質,對材料進行正確的選擇和進行合理的配合比設計的能力。②初步判別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質的能力。③依據工程環境和特點正確選擇水泥的品種,進行水泥的保管和驗收的能力。④正確選擇混凝土的各項基本組成材料,并進行混凝土基本性能檢驗和配合比設計的能力。⑤正確選擇砂漿的各項基本組成材料,并進行砂漿基本性能檢驗和配合比設計的能力。⑥進行鋼材基本性能檢驗和保管、驗收的能力。⑦進行石油瀝青及其瀝青防水材料性能檢驗的能力,正確選擇防水材料的能力。⑧進行砌筑塊材基本性能的檢驗,正確選擇砌筑塊材的能力。
1.2.3社會能力
①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培養學生科學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同時,并具有環保意識和創新精神③培養學生作為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
1.3課程體系
根據課程定位和課程目標,圍繞建筑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建筑工程造價、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為導向,以造價員、施工員必備的材料基礎知識及檢驗能力培養來構建課程內容體系。
1.3.1教學內容選取原則
1.3.1.1針對建筑企業施工員崗位群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選取教學內容
通過大量專業調研和企業的座談,確定了建筑工程建設過程所需的建筑材料檢測工作任務,根據工作任務提煉出學生完成任務應具備的職業能力,根據職業能力要求確定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進一步確定教學目標和內容,切實保證教學內容的選取具有針對性與適用性。
1.3.1.2考慮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選取教學內容
學生在剛畢業的時候首次就業是從事施工員崗位群工作,但從長遠來看,學生通過實際的工作經驗積累,不斷的學習可發展成建造師,技術負責人,項目經理等。本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為學生將來的可持續發展做好知識、素質和能力準備。
1.3.2教學內容的選取
根據建筑材料類型不同,實際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素質要求,選取與建筑材料檢測工作任務相對應的學習情境。學習情境設計順序與材料種類一致,使教學過程與企業施工材料運用實際相一致。每個學習情境以建筑材料為導向,設計了以真實建筑材料為載體的學習型工作任務,每個學習型工作任務是一個完整的工作工程。我們以住宅施工中典型的建筑材料為載體,設計了八個并行的教學情境,直接使課程教學內容與建筑材料檢測工作對接,每個情境按照“認識材料、材料進場驗收、材料使用檢測”的步驟實施教學,通過真實的材料驗收與檢測任務的驅動,讓學生反復強化訓練,不同的情境重復的是驗收與檢測的過程,不重復的是學習的內容,通過反復強化訓練,專業能力逐漸上升。將上述設計思路具體化,可以將課程劃分成“氣硬性的膠凝材料保管和驗收”、“水泥的保管、驗收和選用”、“混凝土的配制和檢驗”、“砂漿的配制和檢驗”、“砌筑塊材基本性能的檢驗,選用”、“鋼材性能檢驗和保管、驗收”、“防水材料性能檢驗,選用”和“常用建筑裝飾材料的檢驗、應用”等8個學習情境,按照各個情境內容的多少分配相應的學習時間,從而達成課程的整體設計。
2微觀學習情境設計
課程按照各施工階段不同的工作任務又劃分不同的學習型工作任務,每個學習型工作任務從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學習內容、教學方法、學生必備基礎、教師必備基礎、教學媒體、工具與材料和實施步驟等提出具體要求。
3結語
《建筑材料》課程內容多而雜,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優化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模式等?;诠ぷ鬟^程的《建筑材料》課程學習情境的設計,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它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全面的解構與重構,以具體的工作過程為導向,不同的教學環境與教學對象,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將課堂與實驗教學有機地結合,圍繞課程特點,運用多種方法,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歐陽平 單位: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綠色建筑設計技術研究
- 下一篇:節能建筑材料應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