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安全質量管理水平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3 04:24:00

導語:建筑業安全質量管理水平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業安全質量管理水平研究論文

摘要:我安全管理具有系統性、連續性等特點。本文將全面質量管理的PDCD循環模式應用于建筑行業安全管理,探討了如何將安全管理應用與建筑行業相結合的全新方法及其操作過程,借以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率,提高生產率,增加效益。

關鍵詞:全面質量管理;建筑安全管理;PDCD循環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同時建筑業也是一個危險性高、易發生事故的行業,是國家安全生產專項治理的重點行業之一。近年來,建筑業安全管理的現狀和建筑施工現場的諸多不安全因素影響了建筑業效益的提高,也是建筑業及建筑施工現場不能吸引高素質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事故是建筑業發展的巨大障礙

長期以來,建筑業一直是各國職業安全事故率較高的工業部門之一。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英國平均每周有1名建筑工人死亡,建筑事故所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達項目成本的3%~6%;美國平均每周有2名建筑工人死亡,所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項目成本的7.9%。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周死于建筑事故者約7人,我國雖然還沒有有關建筑事故所造成經濟損失的統計數據,但實際經濟損失也不會低于其他國家。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建筑業市場上,這一比例已經超過了承包商的平均利潤率(我國2000年建筑業產值利潤率為1.5%)。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007年的《安全生產簡報》中公布:2007年建筑施工發生較大坍塌事故66起,死亡375人,分別占建筑施工較大以上事故的64.1%和73.4%。由此可見安全問題已成為建筑業發展的巨大障礙。

近年來重大惡性事故發生頻繁,引起我國政府、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普遍關注。落后的安全技術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已成為阻礙國家基本建設和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行業較差的安全管理狀況導致了生產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質量水平降低、建設周期加長等。建筑業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施工現場,而建筑施工現場的諸多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現狀是建筑業乃至建筑施工現場不能吸引高素質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了建筑業持續健康的發展,國內外很多學者從20世紀60~70年代就開始對建筑業的安全管理問題進行了大量、深入、細致的研究。結果表明,建筑事故的發生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且絕大部分事故與管理因素有關。從這個意義上講,盡管安全技術是建筑安全生產的基本保證,但安全管理卻是安全技術與安全規程實施的保證。本文將全面質量管理(TQM)中PDCD循環的方法運用于建筑安全管理,以期保證安全技術、安全規程、安全措施等在建筑企業中得以正確實施與貫徹,從而達到降低建筑業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企業效率、改變企業形象的目的。

二、全面質量管理的PDCD循環

全面質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或全面質量控制(TotalQualityControl,TQC)是已經得到普及的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其實質是依靠全體員工對生產、經營、服務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系統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改進產品、工作以及服務的質量水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依據TQC(TQM)原理建立起來的PDCD(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模式是企業質量管理中一種有效的工作方法。如果將其有效地運用到建筑安全管理之中,將使建筑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由過去的“群眾運動式管理”轉化為連續、動態循環式的過程管理,由此將大大強化企業全方位的、系統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建筑安全管理的PDCD循環及其對策

建筑安全管理的PDCD循環包括安全決策階段(計劃)、計劃實施階段(實施)、效果檢查階段(檢查)、匯總總結階段(處理)四個過程。

1.安全決策階段——計劃(Plan)

該階段包括施工公司制訂某一時段具體時間如一年、一個季度、一個月的安全管理計劃;提出安全工作指標;編制安全措施計劃等內容。與歷史上最好階段、一般階段、最壞階段以及與本企業具有可比性的其他企業的同類狀況相比較,經過周密調查、細致分析和充分論證,確定出該段時間內具體的、可以量化的安全工作指標。在安全指標已經確立的基礎上,通過運用關聯圖、因果圖等工具對前期(一般為上一階段)曾發生的事故(或隱患)進行分門別類的統計和匯總,找出導致事故(或隱患)發生的全部末端因素(可采取措施預防的因素),進而運用排列圖等方法找出其中的主要影響因素,并在施工生產現場予以確認。依據主要影響因素提出企業的總體安全措施計劃內容,然后將其逐層細化到職能部門、項目部、工程隊、班組以及個人的職責范圍內,并指定各自的負責人、檢查人和完成期限,同時繪制出目標管理圖。

2.計劃實施階段——實施(Do)

實施階段是整個PDCD過程中工作量最大、任務最繁雜、內容最細致的。它是決定PDCD循環成敗最關鍵的程序。依據細化后的安全措施計劃進行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項目部可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工作方式,也可在自身的工作范圍內制定,并進行部門、單位的PDCD循環計劃(該循環應包含于企業總的PDCD循環之中)。經過一定階段的實施后,企業安全管理計劃的總目標負責人應召集各分目標負責人,分析和匯總各部門的實施情況,以便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和下一階段的實施進程進行分析、協調及修正,必要時還可組織有關部門對實施情況進行安全檢查和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杜絕安全隱患,保證安全施工達到預期安全生產目的。最后確定下一階段的實施計劃。通過幾次反復循環直到所制訂的目標最終全部完成??偟腜DCD循環包含多個部門和各施工隊的PDCD循環,這樣環環相扣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3.效果檢查階段——檢查(Check)

當達到制訂的安全目標或者計劃進行了一段時間后,各部門、各單位針對自身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采取了相應的整改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最終的、整體的效果如何,還需在生產過程中檢驗和確認。企業安全管理目標負責人或其業務主管部門應及時對計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的、系統的評估和檢查。評估檢查與實施過程中的工作檢查之間的區別在于前者是正式的、全面的和最終的。

4.匯總總結階段——處理(Disposal)

PDCD循環的關鍵環節是總結階段,它是安全水平改進與提高的基礎。具體做法為:對實施情況評估檢查后,企業安全管理目標負責人召集與安全有關的所有單位或部門的負責人對整個實施過程進行全面、系統的討論、匯總和總結,并將有效的經驗或措施用書面形式固定下來,依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納入企業有關的技術或管理標準之中。還要進一步研討下一個PDCD循環要解決的內容。周而復始、不斷循環,在循環中發展,在循環中進步。

按照以上建筑安全管理模式,在2008年3月,河南中原鐵道廣告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接的鄭州鐵路公安局沿線護路崗制作安裝工程開始施工時,由于是在鄭州鐵路局管轄內的沿線各站施工,施工線路長,緊鄰鐵路線,危險系數高,面對重重困難,公司采用了建筑安全管理模式。首先制定出安全管理實施計劃,列出工程項目各階段需要達到的安全指標,按此計劃逐層細化到項目部、工程部以及個人,并指定工程施工隊的隊長為負責人。工程開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組織各部門負責人對安全實施情況匯總,查找漏洞并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2008年7月當鄭州鐵路公安局沿線護路崗制作安裝工程完工后,公司安全質量部、項目部負責人召集各工程隊隊長和參與工程的管理人員,對整個建筑安全管理實施過程進行全面、細致、系統的分析和總結,以書面形式記錄在案,以便于后期工程參照,如此嚴格按PDCD模式管理這項工程,取得了無一人傷亡的好成績。按照PDCD模式管理其他工程也都收到理想的結果。

四、結語

建筑安全生產工作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財產建筑安全,其不再僅僅是死不死人、傷不傷人的問題,而是轉變為真正的以人為本、全面關注每個勞動者的職業建筑安全健康。PDCD循環是全面安全質量管理的一種工作方式,它是指一項工作的開展要經歷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四個階段。對于一些重大的安全問題、安全事故隱患要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和對策,使安全問題解決在初發階段,并作為新一輪PDCD循環的開始,從而形成了安全水平不斷提高、不斷改進的螺旋式上升過程。把質量管理中的PDCD循環工作方式運用于鐵路建筑企業的安全管理中,可以解決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安全工作質量水平,使企業的安全工作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達到節約成本、提高生產率、增強企業競爭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