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勘探心得探討
時間:2022-04-16 11:50:00
導語:工程地質勘探心得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是工程建設基本程序.工程地質勘察更是基本建設工程程序的首要項.是工程設計的根本和依據。勘察成果的客觀真實性和詳細準確性.直接影響結構設計和巖土工程設計是否安全可靠、經濟可行,以下就工程地質勘察中常遇到的幾個問題進行討論。
1.外業勘察
外業勘察是獲得地質資料重要的步驟.如果現場勘察工作不能保質保量完成.則后續工作質量均無法得到保證現場勘察工作的質量與鉆探工藝的選擇、原位測試設備的配置和從業人員的水平都有密切的關系。
1.1鉆探及測試方法《建筑工程地質鉆探技術標準》中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對鉆探、取樣方法有確具體的要求。在一些軟土層中,不能直接采用重錘夯擊法.應采用薄壁取土器靜壓取得.否則將會造成原狀土樣的試驗指標相差很大.造成各種物理力學指標對應協調性差。
1.2現場編錄內容不準確各個單位編錄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有些甚至是沒有任何經驗的個體戶在做現場編錄.造成土層定名,劃分不準確.與靜力觸探等原位測試結果出入很大:鉆桿累計長度不準確,使土層分層界限劃分有誤。
1.3分析與建議從業人員素質過低是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因此勘察單位的人員要熟練掌握不同巖土層適宜的鉆探、取土方法、各種原位測試的設備標準、操作規程.把握住勘察過程中各個環節,從而獲得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2.地層的劃分
查明場地土層的類別、深度和分布是工程地質勘察的重要任務對巖土體的劃分最根本的是把握其性質變化.在變化中區分差異.差異就是巖土層劃分的依據巖土層的定名及類別劃分一般首先考慮按時代、成因劃分,然后按工程特性的差異性劃分.定名則相對是次要的,為巖土的定性分析、定量評價提供依據。
3.地下水的勘察
在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中.水文地質條件始終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地下水是巖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巖土體的工程特性.同時.場地地下水的變化又會反作用于建筑物。工程地質勘察中關于地下水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3.1地下水類型判定勘察報告中應明確場地地下水的類型(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并與周邊場地情況對比參考,分析地下水的影響。例如若將上層滯水誤定為潛水,就會使設計者在深基坑支護中過多的考慮地下水對支護結構的不利影響。
3.2現場試驗現場抽水試驗、注水實驗、壓水試驗、滲水試驗等都是根據各個工程需要和場地條件選擇進行的。重要工程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勘察項目應進行專門的水文地質勘察試驗工作,查明相應水文地質參數。當場地存在多層地下水時.應分層量測水位及水文地質參數。水文地質參數不準確.則進行地基土承載力評價、基坑支護與降水、地下水抗浮等巖土工程設計或驗算時將會出現偏差.導致設計方案或風險過大或偏于保守。3-3腐蝕性在各含水層的水質相差較大或淺部地下水受到污染后.應對建筑材料影響范圍內的水、土分層分片進行腐蝕性一評價,如僅按混合水的水質結果評價,則可能導致腐蝕性評價結果錯誤。
4.地震液化評價
地震液化評價受多種條件限制.如地下水位取值、黏粒含量取值所在不同行業中由于采用不同規范等、最終判定結果往往不同。
4.1判別公式例如《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中公式與《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的公式.是兩個完全不同公式,是從各自工程特性給出了判別公式.但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水利工程中若采用‘避筑抗震設計規范》中公式是不正確的。
4.2地下水位的取值在液化評價中地下水水位是一個必要參數。應注意的是。地下水位深度是指設計基準期內年平均最高水位。即使缺乏長期水位觀測資料。至少也要按近期3~5年的最高水位考慮.僅根據勘察期間的最高水位判定顯然是不對的。
4.3黏粒含量的取值黏粒含量的多少是液化翔別的重要參數.其數值決定了標準貫入錘擊數臨界值的計算結果。做黏粒含量土樣應選用標貫器中的土樣.而不是選用標貫試驗所在層位的黏粒含量統計懂。只有采用標貫試驗點的土進行顆分,算得的標貫錘擊數臨界值才是準確的:
4.4場地液化的分區場地的液化判別與否及判別結論。與抗震設防標準密切相關。建筑物的重要性不同.可能采取不同的設防標準。此外即便是同一場地,由于地質條件較復雜或地層變化較大.可能產生不同級別的判別結果。形成不同的液化分區。
- 上一篇:農地綜合整治工作通知
- 下一篇:統計新職工培訓工作體會
精品范文
10工程項目施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