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分析

時間:2022-03-15 11:28:51

導語:建筑工程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工程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分析

摘要:文章介紹了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概念和優勢,并以某住宅建筑工程為例,該住宅工程的一棟工程的基礎施工采用灌注樁注漿施工技術,基于工程實踐隊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旨在為建筑工程設計和施工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應用

建筑是人們生存的本能,自古人鑿窯洞開始,建筑在人類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各種先進的建筑施工技術被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在現代工程建筑施工中,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具有以下優勢:不受地域條件限制,使用范圍廣;提高樁基的承載能力,有效的解決樁基礎沉降問題;有效的縮短樁的長度和減少樁的直徑,在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上,既能夠縮短施工周期,又能夠節約材料,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正是由于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上述優勢,越來越受到建筑工程企業的青睞。

1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概念和優勢分析

(1)概念分析。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是一中輔助工藝,其原理表現為:利用鋼筋籠的側面、地面預先埋設的注漿管,在成樁后的30天以內進行高壓注漿,通過擠密、填充、劈裂以及深入等眾多作用,和周圍的土體充分的結合,以此起到固化樁側泥皮和樁底沉渣的作用,顯著的提高狀體的承載能力,避免建筑工程出現不均勻沉降等問題。目前,建筑工程最常采用的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包括樁側復式后注漿施工技術、樁側后注漿施工技術以及樁底后注漿施工技術等。(2)應用優勢分析。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優勢主要表現為:其一,使用范圍廣,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幾乎能夠適用于各種水文地質,例如中風化巖層、強風化巖層等,并且通過采用聲波透射法對后注漿預埋的內導管進行檢測,能夠保證成樁的完整性,成樁之后的強度超過截面鋼筋,同時還能夠降低施工成本;其二,節省工程造價,建筑工程采用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進行施工,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縮短樁長和減少樁徑,這樣不僅能夠降低工程量、施工難度,還能夠加快施工進程,降低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具有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其三,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提高樁的承載能力,固化周圍泥皮、沉渣等,有效的降低樁基的沉降量。

2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分析

2.1工程概況

文章以住宅建筑工程為例,該住宅工程的一期項目中的三棟工程的基礎采用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該工程施工現場的地質狀況表現為:強風化花崗巖層,厚度介于3.2m-9.5m之間,樁極限抗側阻力標準值為45kPa;全風化花崗巖層,厚度介于0m-3.3m之間,樁極限抗側阻力標準值位35kPa;礫質粘土層,厚度介于12.5m-17.9m之間,樁極限抗側阻力標準值為30kPa;粉質粘土層,厚度介于3.5m-3.85m之間,樁極限抗側阻力標準值為25kPa;人工填土層,厚度介于0.8m-1.8m之間,樁極限抗側阻力標準值為18kPa。該工程樁基礎的原設計方案采用鉆孔灌注擴底樁,但是,由于單樁承載力不能夠滿足工程實際需求,并且施工成本較高,施工周期相對較長。通過綜合分析,該工程施工單位決定采用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進行施工,通過實踐獲得了以下效果:縮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質量、降低施工成本等。

2.2施工工藝

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為了保證整體施工質量、加快施工進程和降低施工成本,應該嚴格的控制施工工藝流程以及各個環節,具體包括:(1)注漿管的安裝施工。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采用的注漿管,通常采用鍍鋅管或者無縫焊接管制作,注漿管的直徑通常選用31mm或者26mm,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工程現場的實際狀況科學的選擇管材和管徑。一般狀況下,注漿管的制作工藝包括三個方面,其一,制作注漿管上端的花管;其二,制作注漿管中間的直管;其三,制作注漿管上不的街頭。注漿管上端的花管通常設計為梅花形,管徑通常控制在6mm-8mm之間。當注漿管的花管制作完成之后,還應該用膠帶、塑料膜、橡膠膜包裹嚴實,并采用鐵絲進行加固,防止在進行注漿施工的過程中發生漏漿的問題,否則將會影響整體施工質量和進程。(2)制備注漿液。注漿漿液的可灌性、粘稠度等都是影響注漿施工的因素,應該根據建筑工程現場地質條件以及注漿泵的特點,科學的選擇注漿液,并嚴格的控制注漿液的可灌性以及粘稠度,必要時應該添加外加劑,例如,添加硅酸鹽的注漿液,具有凝結時間可控、價格低廉、無毒等眾多優點,在國內外都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3)注漿管安裝施工。施工人員在進行注漿管安裝施工時,應該嚴格的控制注漿管的所有施工環節,仔細的檢查所有的注漿管是否完整的對接,在進行焊接施工時,應該保證無縫隙、焊縫飽滿,并且當注漿管安裝施工完成之后,還應該嚴格的按照相關操作規范和施工要求進行下放施工,保證下放施工的密閉性和連續性。(4)壓水試驗。當建筑工程灌注樁后注漿施工完成7天左右之后,應該進行壓水試驗,壓水試驗的目的在于檢查注漿管路、單向閥是否暢通,并清理在單向閥、注漿管周圍的泥漿、沉渣以及其他雜質等。在進行壓實試驗時,由于灌注樁端的塌孔系數、擴孔系數相對較大,為了保證能夠把覆蓋層的混凝土沖開,必須提前進行壓水試驗,在試驗的過程中應該由專業的技術人員對整個試驗過程進行記錄。(5)灌注樁注漿施工。灌注樁注漿施工是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最后一道工序,在進行注漿施工時,現場技術人員應該嚴格的控制漿液水灰比、注漿水泥量以及注漿壓力等,并嚴格的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施工控制。因為注漿壓力指標不是固定不變的,技術人員在獲得壓水試驗結果之后,根據樁長、土體性能以及飽和度,對注漿壓力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此保證注漿施工能夠順利的進行。同時,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土質條件、樁的抗拔能力、樁徑以及樁長等合理的選擇注漿壓力,并根據底層的實際條件對注漿量進行合理的調整。此外,在設計注漿水灰配比時,應該先采用稀漿液,再灌注中等濃度漿液和濃漿液,根據相關施工經驗,地下水位之上的水灰配比控制為0.8-0.9∶1,地下水為之下的水灰配比控制為0.5-0.7∶1。

3結束語

總而言之,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是一種實用性強、適用范圍廣、技術先進的施工技術,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加快施工進程、縮短施工周期以及降低工程成本等。因此,建筑工程企業必須充分的認識到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優勢,并嚴格按照相關的施工工藝流程和標準進行施工。

作者:唐小芬 單位:綿陽市金星建設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羅重兵.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探析[J].中華民居,2014(3):289.

[2]李然.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灌注樁后注漿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3):162-163.

[3]張云志.簡述建筑工程中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J].門窗,2013(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