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分析論文

時間:2022-10-16 03:56:00

導語: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分析論文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作為高級路面的重要形式之一,愈來愈得到廣泛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強度高、經久耐用、養護費用低等優點。然而,就全國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狀況而言,仍存在許多問題。如原材料問題、施工經驗的不足及養護的不重視,使許多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出現了結構性的損壞,或表現為功能性的缺陷,出現了早期病害等問題,嚴重公路使用質量。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并參考大量文獻資料,探討了自己的一些見解,以其為有關混凝土路面施工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混凝土;路面;問題

1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提高混凝土品質

混凝土的組成材料為水泥、砂、石、摻合料、外加劑和拌合用水,這些材料各項性能指標的優劣及其質量穩定性,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及性能的優劣,對原材料進行認真細致的篩選,是確?;炷临|量的基礎。在選用材料時,應以其性能價格比為依據(以每m3混凝土的綜合材料成本來分析),而不應僅僅注重其每一種單一材料的單價,這樣才能選取到具有良好技術經濟效益的混凝土生產材料。

(1)水泥的選取及管理。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膠凝材料,對混凝土質量影響重大,水泥質量控制的重點是穩定性控制。為確保預拌混凝土質量及提高生產水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控制:①盡可能采用同一廠家、同一牌號的水泥。②盡可能采用旋窯生產的水泥。③與水泥生產廠家保持良好的聯絡,及時將使用情況反饋給生產廠家,并要求其及時提供必要的信息等,以利于攪拌站及時采取相應的工藝應變措施。④將水泥強度富余量、水泥強度標準差、標準稠度用水量、初終凝時間、對多數減水劑的適應性和經時坍落度損失率等技術指標相結合,綜合評價水泥質量的優劣。⑤運用統計方法對水泥的穩定性進行評價,并根據統計結果確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調整的依據。通過上述五個方面的控制,才能使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做到優選水泥品牌,嚴控水泥質量,混凝土的生產水平才可能獲得提高。

(2)集料的選取及管理。在選擇集料時應注意集料的強度、級配、粒徑、針片狀含量、含泥量及其它有害物質含量,這些都將對混凝土質量產生影響。采取砂、石分批堆放,遠批檢驗,分批使用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生產水平。此外,在砂、石存放場所搭設防雨棚,穩定砂、石的含水率,也有利于混凝土生產水平的提高。

(3)拌合用水。拌合用水可使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雜質的天然水。

(4)摻合料的選取及管理。能夠用于混凝土的摻合料有很多種,粉煤灰由于價廉物美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選用粉煤灰應選擇相對固定的廠家,并應首選大型火力發電廠的粉煤灰,因為其貨源供應充足,質量波動相對較小。

5.混凝土外加劑具有摻量小、價格低、影響大的特點,外加劑使用不當而造成的危害和經濟損失遠遠大于其本身價值。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在選擇外加劑時,不僅要考慮外加劑的品質、單價,更重要的是考查外加劑質量的穩定性及生產廠的質量保證體系及售前、售后服務。

2加強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質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質量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原材料、施工機械、施工管理水平、天氣變化、輔助作業班組工人熟練程度和各類機車手的操作水平等等,它們都會對施工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保證和控制施工質量的根本措施是過程的控制和檢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30-2003)對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檢查給予了充分的重視,明確了控制、檢測的項次,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只有嚴格按照這些明確的手段和方法進行檢測和控制才能實現。

2.1作好試驗段施工

混凝土路面施工依然是一種具有很強“經驗性”的作業,需要實踐的結果來驗證理論和參數的真實現狀。規范提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宜在主線路面以外進行試鋪。”通常在準備工作充分的情況下,進行試驗段作業的成功概率極大,如廣東省1996~2000年間混凝土路面試驗段成功率為95%以上;另一方面,只有在主線上進行試驗段攤鋪,才體現出實際工程環境一致的真實質量結果,而主線外的作業永遠是“模擬”施工,難有真正的說服力。

2.2混凝土的拌和及運輸

混凝土的拌和質量取決于精確的配比和攪拌控制。在實際工作還應考慮氣溫、濕度、風等因素對拌和物中水分揮發的影響。其控制要點如下:

(1)在拌和前,根據現場各沙、石料本身的含水量將實驗配合比換算成現場配合比,確定出合理可靠的配比,并保證嚴格按此配比拌和。

(2)根據現場沙、石、水泥等按配比確定出把混合料攪拌均勻,顏色一致的攪拌時間(最短不低于40秒),并按此攪拌時間攪拌出料。

(3)在出料口及時抽檢坍塌度,并據此調整水的用量,確保每一盤料性質穩定。

混凝土運輸時,應根據運距遠近及混合料容許運輸時間選擇運輸工具。運送時要控制以下幾點:運距盡量不要太遠;運送器具不滲漏,工作結束時表面要清洗(必要時要清洗徹底,并涂上廢機油保持表面光滑);運送時間不能超出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夏季不超過30-40分鐘,冬季不超過60-90分鐘;高溫季節或陰雨天應用薄模覆蓋。2.3振搗方式的質量控制

(1)施工方要根據設計圖紙及其施工規范等做好施工方案,并且及時向所有操作人員做好技術交底,預防因振搗方式不對而造成混凝土分層、離析、表面浮漿、麻面等質量問題,進而盡可能降低混凝土成型硬化后出現裂縫的概率,保證混凝土的耐久性。(2)二次振搗或多次搓壓表面。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在拌制過程中,摻加多種外加劑及摻和料,一般情況下緩凝4小時左右,這段時間已澆混凝土表面因環境及水泥水化作用失水較多,容易產生收縮裂縫,經初凝前二次振搗或多次搓壓表面,能有效防止表層裂紋,且通過留置的混凝土試塊進行強度試驗,強度提高5%左右。

2.4施工中問題的處理

(1)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應挖出混凝土。不能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或對水工建筑帶來不利影響的級配錯誤的混凝土料;長時間凝固、超過規定時間的混凝土料;下到高等級混凝土澆筑部位的低等級混凝土料。

(2)在澆筑埋石混凝土的時候應該嚴格控制施工單位的埋石量、埋石大小并保證埋石潔凈以及埋石與模板的距離,杜絕施工單位為了單純提高埋石率而放棄質量。在施工中努力確保埋石垂直和水平距離,以不影響振搗為原則,提高埋石混凝土質量。

(3)澆筑完的混凝土必須遮蓋來保溫或者防雨。

3善于作好混凝土路面養護工作

混凝土路面完成通車后,應該根據路段長短和公路等級配備養路護路隊,對該路段進行養護和護理。這樣,才能夠保持路面的長久處于良好狀態,并且壽命加長,間接地增加了經濟效益。

(1)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與維修技術有裂縫處治技術、錯臺處治技術、非結構性病害處治技術、脫空板處治技術和舊水泥混凝土加鋪瀝青層修復施工技術。

(2)養護基本內容:①行車道與硬路肩上的泥土和雜物,應經常予以清掃。②水泥混凝土路面各種接縫的填縫料出現缺損或溢出,應及時填補或清除。③路基路面(包括路肩、中央分隔帶)排水設施,應經常檢查和疏通,防止積水。④路面各種標線、導向箭頭及文字標記,應及時清洗和恢復,經常保持各種標線、標記完整無缺,清晰醒目。輔助和加強標線作用的突起路標,應無損壞、松動或缺失,并保持其反射性能。⑤路肩外和中央分隔帶內種植的喬木、綠籬和花草,應及時澆灌、剪修、補植或更新,以保持路容整齊、美觀。⑥對路面、路肩和路緣石等的局部損壞,應查清原因,采取合適的材料和相應的措施進行修復。⑦對路面的較大損壞,應按養護規范對路面檢查評定結果確定的養護對策,安排大、中修或專項工程,進行維修和整治。⑧對承載能力不足或不適應交通發展要求的路面,可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加鋪、加寬,以提高承載能力和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