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瀝青路面質量控制應對策略

時間:2022-02-01 04:49:00

導語:剖析瀝青路面質量控制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瀝青路面質量控制應對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響瀝青路面質量的因素,對瀝青混合料生產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控制中應注意的問題作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瀝青路面;質量控制:施工工藝

一、前言

現代公路建設中,由于瀝青路面的諸多優點而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瀝青路面的質量的好壞,可以提高行車的舒適性,增加行車安全,提高路面的通行能力,減輕行車的顛簸和噪音,減少汽車機件和輪胎破壞,降低油耗。由于施工水平及交通荷載,還有自然因素地理位置的影響,公路破損現象經常發生,給社會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目前,尤其是瀝青砼路面應用范圍較廣,無論高級、次高級、低級路面都采用瀝青砼路面,所以瀝青路面的質量控制尤其重要。

二、影響瀝青路面質量的因素

影響瀝青路面質量的因素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瀝青面層前階段:第二階段:瀝青面層施工階段;第三階段:瀝青面層施工后,即工后交付使用階段。第一、第二階段可通過一定措施,采用適當的施工工藝和加強現場管理控制對平整度指標加以控制和改善、提高,第三階段可通過及時養護加以處理或通過路面專項維修恢復其路面使用功能。影響瀝青路面質量的主要原因是:下承層平整度不良對瀝青路面平整度的傳遞影響因素,瀝青混合料的影響因素,基準面(線)的影響因素;攤鋪作業的影響因素:碾壓作業的影響因素。

三、瀝青混合料生產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控制

(一)瀝青混凝土后場質量控制

瀝青混凝土后場是指瀝青混合料生產場地,也即拌和樓場地。后場生產控制主要是確保生產成品——瀝青混凝土保證施工要求,滿足設計規定的有關指標。后場施工應注意:

選拌制設備,從拌制設備上保證后場施工質量。以拌和機為中心的瀝青拌合廠,瀝青混凝土拌和機的性能和生產能力是一個主要方面,保證拌和樓的生產能力與工程規模相互匹配,拌和料必須具備全過程自動控制,能夠分析數據、核定生產量,能夠進行拌和質量分析,最好具備匹配的二級除塵裝置。選好了拌和機,再優選瀝青加熱設備、礦粉的外加劑、添加設備及裝載機等附屬設備,從它們的性能和供需能力上確保與拌和機配套,以滿足拌和機生產要求為準。

確保原材料質量,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抓集料檢驗,從加工性、結構性兩大指標狠抓落實,粗集料要注重顆粒尺寸、形狀、松軟質和黏附性指標,簽訂供貨合同時要注意保證粗集料篩分級配變異小,保證石料軟弱顆粒、白云石、長石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細集料應注重砂當量和黏附性等指標,應嚴格控制砂,進場后及時搭棚防雨、防曬。所有集料注意分級存放,不得串混。為防止材料離析,還要將場地硬化,并在堆放時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層堆放,不能錐堆。瀝青原材料應從黏度等指標著手,確保瀝青指標優良,符合設計要求。

拌制工藝上著手保證成品質量,在生產中,做好生產配合比的設計,保證目標配合比在拌和中得以實現是關鍵。要保證冷熱料供料平衡,拌和樓不待料、溢料少,就要處理好冷料轉速與流量關系、篩網孔徑選擇、熱料倉供料比例的確定等方面。先從熱料倉供料抓起,采取措施保證各倉均衡儲料:保證原料穩定的組成和供料比例。接著抓溫度及拌和時間的控制,保證瀝青、集料及混合料拌和、儲存、出場溫度,嚴格控制每一盤的干、濕拌和總時間。

(二)瀝青混凝土前場施工工藝控制(現場鋪筑的控制)

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進場施工前,先進行上一道工序的驗收,進行高程測量、沉降穩定檢驗等檢查驗收工作,檢查下封層的完整性,清理基層表面污染、雜物,進行水沖洗。這里必須強調的是,在水沖洗的時間安排上要盡量提前,確保施工時基層干燥。

運輸過程的質量控制。在車輛的安排上必須滿足運力要求,車輛載重量應大于15t,運料前打掃干凈車槽,并涂1:3油水混合液,車槽側面打溫度檢查孔,備覆蓋成品混合料的油氈布?;旌狭涎b車時指揮駕駛人員前后移動車輛,分三堆裝料以減少混合料離析,在瀝青混凝土攤鋪時,運輸車輛要在離攤鋪機30cm處停車,停車時不能撞擊攤鋪機。

攤鋪時的質量控制。先從攤鋪機性能抓起,全套攤鋪設備盡量用相同品牌,型號盡量相同,新舊差別要小,現場工程技術人員要懂得攤鋪機的主要構造并能作相應的調整。在供料系統上,受料斗空板不能每一車料收一次,要利用刮板輸送器和料斗閥門控制好進入攤鋪室的供料量,布料高度一般占2/3,并確保沿螺旋全長布料一致。要選擇合適的料斗閥門開度,使其與供料速度恰當配合,進而達到刮板輸料器連續、均勻地供料。在預壓整平系統上,如振搗梁預先搗實、熨平裝置整面熨平,則密實度低;如振搗熨平裝置同時進行振實整面熨平,則密實度也低;要利用攤鋪機自動找平系統調平路拱;要及時調整熨平板和拱度等結構參數,確定松鋪系數,調整布料器高度、夯錘頻率及供料系統。在攤鋪速度的選定上一般不得小于1,5m/min,以保證碾壓溫度不致降至低于完成碾壓充分的時間(即在80℃以前的時間),但是如攤鋪速度過快,則混合料疏度不均、預壓密度不一、表面出現拉溝,直接造成預壓效果差(小于80),所以上面層最好<3m/min、中下≤4m/min。在攤鋪時恒定連續好,不能時停時開,防止混合料冷凝及產生臺階狀不平。最后一道工序是碾壓,常用的壓實機械有靜壓、輪胎、振動三種。碾壓則分三種,分別為初壓、復壓和終壓,初壓要求整平、穩定;復壓要求密實、穩定、成型;終壓則要求消除輪跡。初壓、用雙驅雙鋼輪7t~10t靜壓;復壓要求提高密實度并揉壓以減少表面細裂紋和孔隙,根據其具體要求一般采用lit~13t振和20t~25t輪胎,根據相關報告,25t輪胎施工能達到密實度95,振動設備施工則能達到96~98;終壓采用寬幅鋼輪2m~2.2m、重16t的碾壓設備。碾壓要掌握好碾壓時間,碾壓有效時間是從開始攤鋪到溫度下降到80℃之間的時間,混合料開始攤鋪后溫度下降最快,大約每分鐘下降4℃~5℃,所以在攤鋪開始后要緊跟攤鋪機作業,爭取有足夠的壓實時間。

(4)施工中,往輪碾上噴灑水的時侯,要注意控制噴灑量,以防降低混合料溫度,要采用霧狀噴灑器。在混合料接縫處或冷熱搭接處,要采用橫縫橫壓。

四、瀝青路面面層施工應注意哪些問題

瀝青路面在施工過程中,應處理好縱、橫接縫的外觀質量。在縱接縫施工中一定要選用大型攤鋪機全幅攤鋪一次完成最好,二要雙機攤鋪作業,搭邊碾壓熱接縫,必須半幅攤鋪時,在中間及邊緣應設擋板或切齊后再攤鋪另半幅??傊紤词┕げ僮饕幷J真操作,消除不利因素,使其達到質量標準。

橫接縫做不好,跳車明顯,影響平整度的總體測試值,平整度是直接體現行車舒適的一個重要指標,雖然影響路面平整度有機械操作,碾壓方法和松鋪厚度等諸多因素,但橫接縫不好是主要的,在施工中,無論采用斜接縫,還是平接縫都可以,應該說還是平接縫有利。重要的是:認真對待,精心操作,篩料找平,量測修整,跟蹤檢查,先橫壓后縱壓,采用合格不放過的原則構造物兩端的瀝青面層連接處產生的缺陷量大,明顯,容易被人發現。即影響外觀質量,又可造成早期開裂,要配合人工扣鍬撒料,填平補齊,采用其它的方法進行補壓夯至密實(小手扶振動壓或移動式振動夯板都可以),使其達到密實整齊合格。

測定密實度的方法問題,有些路面工程在中間檢查時發現,看檢測結果壓實度達到了,但取芯觀察實際上空隙較多,滲水性強,根本未達到密實程度。結果是,采用試驗方法不當,試驗測定結果有誤。測定密實度其方法有三種:一是l型結構,取芯試件密實,不吸收水分,可用水中稱重法測定。二是雖是l型結構,但取芯試件不太密實,其吸水率在2%以內,可用表干法測定。三是其他結構取芯試件,表面粗糙,凡吸水率大于2%的,一定要用蠟封法測定密實度,不應一律采用水中稱重法測定,否則那就失去了測定結果的真實性,保證不了路面壓實度的質量。

結束語

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此質量控制系統中,在原材料、瀝青混合料、施工工藝等多個方面,分析影響質量的因素,并對這些質量因素進行控制,才能施工出質量優良的瀝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