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作業機械設施管理

時間:2022-05-08 05:23:00

導語:公路作業機械設施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路作業機械設施管理

1前言

長期以來,多數公路工程施工企業在機械設備管理中存在著責、權、利不夠明確,沒有長遠的規劃,缺乏大局觀念等問題。而在機械設備更新上則存在著較大的盲目性、資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下、資產使用效益差的問題,使企業發展后勁不足。本文將對高速公路施工機械設備的管理和保養作一個分析,供大家參考。

2公路施工機械設備管理

長期以來,多數公路工程施工企業在機械設備管理中存在著責、權、利不夠明確,沒有長遠的規劃,缺乏大局觀念等問題。而在機械設備更新上則存在著較大的盲目性、資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下、資產使用效益差的問題,使企業發展后勁不足。如何科學管理、合理使用機械設備,使其在施工過程中得到最合理的統籌安排,實現機械設備的最優化,進而達到效益最大化就成為機械設備管理追求的目標。強化技術管理工作、提高經濟管理效益、建立人力管理機制的機械設備綜合管理已成為公路施工機械設備管理的發展趨勢。

2.1強化機械設備的技術管理工作

公路工程施工的特J是:線長而廣、工程量大、任務重、投資高、工期緊且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公路機械設備具有單一功能的專用性、施工工期較強的季節性、施工作業的分散流動性和作業環境的惡烈性。針對公路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的這些特點,加強機械設備的保養,做好配件供應和及時維修是強化其技術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

(1)加強保養,確保設備技術狀況良好。由于設備保養不當是造成設備故障甚至是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設備保養T作必須強制執行。在機械設備保養工作中,要樹立“按時保養、按級保養、按項保養”的現場管理思想,突出“科學性、強制性、預見性”,做到防患于未然。機務管理者要按照機械保養使用說明書制定切實有效的保養計劃,駕駛員及操作手每天要堅持按“清潔、緊同、潤滑、調整、防腐”的十字作業法做好例保工作。

(2)強化供應,做好配件供應工作。無論是設備的正常保養,還是一般故障的排除,都要使用各種配件和輔助材料,而公路程施工工地一般離城市較遠,臨時購買配件費時費力,因此充足的配件供應是確保設備正常運轉的保障,是設備現場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要建立專用的配件倉庫,按需配置配件,合理庫存;建立嚴格的配件領用制度,按規定辦理出庫手續,控制成本,降低消耗;嚴把配件采購關,堅持“貨比三家,擇優購買”的原則,與品種全、信譽好的配件商店簽訂定點供貨合同,提高配件的采購質量。

(3)精心修理,保障設備及時修復。在設備維修工作中要配備技術水平高、經驗豐富的維修人員,做到維修廣作突出預防性、針對性和有效勝,注重裝配工藝和優化修復工藝。另外,要注意加強和設備生產廠家的溝通聯系,與生產文獻標識碼:A廠家建立友好的協作關系,確保機械設備正常運轉,以防因關鍵設備維修而耽誤工期。

2.2提高機械設備的經濟管理效益

提高經濟效益是公路工程施工企業的首要任務,而施工機械使用費在企業成本中占45%左右,所以搞好施工機械的經濟管理,是施工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徑。

(1)科學安排,合理調度,實現機械設備的高利用率。公路工程機械化施工是多種機械協同作業的結果,尤其是高等級公路施工機械的配套不但要考慮工程數量、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期,同時還要考慮當地的水文、地質情況,以及工程質量標準和本單位現有機械設備等在品種、數量上是否能滿足配套的要求。不同的機械施工工藝還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機械配套方案和使用方法,以滿足施工中各工序的需要。因此,機Ioi~g32中的重要一環就是根據施工條件對施工機械進行優化選擇和配套組合并合理使用,使其發揮最大效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①優化組合施工機械。首先要選好既定工程的主導機械,然后在滿足工程正常施工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配套機械數量,各配套機械的工作能力必須相匹配,同—作業盡量使用同一型號的機械,并且要采用合理的施工組織方案。②正確合理使用機械。只要嚴格按規定合理使用機械就能夠充分發揮機械效率,減少機械磨損,延長使用壽命,降低使用成本。因此,在安排施工時必須使工程項目與機械設備的使用規范相適應。一方面,既要防止“大馬拉小車”,不能發揮機械效率,造成資源浪費,防止“精機粗作”,影響機械壽命;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小馬拉大車”超載使用和“超負荷蠻干”,否則,不但會損壞機械,甚至還會造成機械事故。

(2)依托市場,靈活外租,提高設備管理的經濟效益。公路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機械設備規格較多、品種復雜,且由于路面等級的不斷提高,施工單位原有的機械設備不能滿足需求,而無施工任務單位的許多設備卻在閑置,造成供需失調。因此,依托于市場,運用市場規律營運租賃工作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通過靈活外租設備,可有利于對閑置設備及二手設備的再利用,減少技術落后的風險,提高機械設備管理水平,通過租賃合同充分發揮制約機制,降低施工成本和加速資金周轉,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

2.3保障設備安全

筑路機械在一個工地的工作時間較短,施工工地之間的調動比較頻繁。機械的使用環境、機械的安全轉移和運輸.是確保機械設備安全的必要條件。

(1)機械安全轉移和運輸。機械設備的轉移,選擇何種運輸方式,要根據運輸距離、機械行走裝置的構造、機械的重量.交通路線和季節、氣候等因素來綜合考慮,在保證機械安全運輸和經濟E好的前提下,優化運輸方案,確保機械設備安全轉移。

(2)機械停放場地的選擇和要求。為加強機械設備管理,選擇設備停放場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疽笫牵簷C械停放場應符合安全、衛生的要求。位置要合理,場地要平坦、堅實,便于排水;有良好的場內外道路,便于機械、車輛進出;自然條件好便于防風、防曬、防汛,同時便于開展機械保養,便于警衛和管理工作。

(3)做好機械事故的預防。嚴防機械事故,把事故消滅在萌芽之中,是保證機械安全運轉的重要措施: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重點做好機械的防凍、防洪、防火、防電、防爆等工作,要定期對機械的安全操作、安全保護、安全指示裝置等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并及時消除不安全隱患,杜絕事故的發生。

3實施機械設備強制保養

強制保養是針對施工企業的新特點、新情況而提出的,是對設備管理的改革與完善,必須有—套完整的辦法.才能保證它的實施并收到效果。提高認識,明確強制保養的原則所謂強制保養.是對保養的硬性規定到時必須執行,決不能因為施工緊張而不安排時間、不安排人員進行保養。要開展現代化管理教育.使各級領導和廣大設備工作者明白:機械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壽命彳艮大程度上決定于保養工作的好壞。如忽視機械技術保養.只顧眼前的需要和方便.直到機械設備不能運轉時才停用,則必然會導致設備的早期磨損、壽命縮短.各種材料消耗增加.甚至危及安全生產。不按照規定保養設備.是粗野的使用、愚昧的管理與現代化企業的科學管理是背道而馳的。借鑒先進經驗,建立健全強制保養制度對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實行的定期保養制度進行改革。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不再沿用傳統的由大、中修間隔時間為決定的一、二、三級保養制,而應推行結合本企業實際的PM制和TPM活動.即一律按照設備實際運轉時間間隔,規定所需進行的保養和檢查項目,確定保養種類。確定的保養種類和內容日常保養(每班保養):十字作業即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的加劇,筑路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將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企業只有不斷更新和調整舊的管理理念,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企業只有不斷提高筑路機械的技術裝備水平和使用效率。實行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設備安全管理,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確保設備安全生產,發揮機械的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