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保養工作策略

時間:2022-06-28 05:39:00

導語:道路保養工作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道路保養工作策略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地區之間聯系的日益加強,道路建設項目不斷增多,通車里程日益增加,并向農村和山區、邊遠地區延伸。道路是整個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它在促進經濟發展、加強地區之間聯系和方便人們生活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擾,道路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因而,探討道路養護工作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在分析道路受損的原因、道路養護的目的和道路養護的方法等問題的基礎上,指出了現階段道路養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最后文章還就完善道路養護工作的措施進行了深入探討。筆者希望通過這樣的探討研究能夠引起人們對道路養護工作的進一步關注。

一、道路養護工作概述

(一)道路受損的原因

道路一旦建成,隨著人流車流的通過及其它因素的影響,道路便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道路受損的原因有多種多樣,概括來講可以分為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災害,如地震、火山噴發、泥石流等導致道路受到損壞。人為原因包括道路建設質量不高、道路管理不力、人為破壞道路、車輛行駛引起的公路病害,如坑槽、波浪、車轍、松散、沉陷等等。

(二)道路養護的目的

由于道路常常會受到損壞,因而道路養護十分必要。道路養護可以及時修復道路受損部分,保障道路通行安全,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在一定程度上也節約了修建新道路的開支。道路養護還可以保障路面的清潔干凈,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三)道路養護的方法

道路養護的方法多種多樣,總的來說,有以下幾種。保持路面整潔,清理路面雜物;修復路面的坑槽、車轍、沉陷等公路病害;根治路面翻漿等。其中,根治路面翻漿可以采用換土法和打砂樁等方法。此外,還要及時處理路面的破裂、啃邊、松散等病害,為車輛通行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對道路進行養護時,應該根據不同的道路損害特點,結合路段的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道路養護達到最佳效果。

二、道路養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道路養護實際工作中存在著很多的不足與缺陷,總的來說,這些不足與缺陷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道路養護的資金投入不足

調查表明,我國大多數地方道路養護的資金投入不足,使得道路出現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修復。其次,對養護資金的監督管理不到位,很難確保養護資金全部運用到道路養護工程中去。

(二)道路養護的機械化、信息化水平低

不少養護單位不太重視道路養護工作,平時采用簡單的體力活進行道路養護,忽視了機械化、信息化技術在道路養護工程中應有的作用。

(三)道理養護管理體制建設不完善

一方面,道路養護工作尚未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與道路養護相關的責任制、獎懲制度沒有相應的得到落實。

(四)缺乏專業的道路養護人才

道路養護人才缺乏,實際從事道路養護的工作人員素質偏低,掌握的道路養護知識較少,實際操作技能較差,不能適應道路養護工作實現科學化和現代化的需求。

三、提高道路養護管理水平的措施

為了彌補道路養護工作中的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結合道路養護工作的實際,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措施來完善道路養護工作。

(一)加大道路養護的資金投入,彌補管理工作資金不足的局面

資金不足嚴重制約著道路養護的各項工作,因此,加大資金投入,彌補道路養護過程中的資金不足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合理安排資金的使用,防止資金向某一路段過度傾斜,同時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在道路修理的過程中要合理安排,科學規劃,節約資金,防止資金的浪費,對施工機械、材料的購買,工作人員的工資等要作合理的計劃和安排,保障資金落到道路養護的各個環節;最后,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真正用于道路養護的全過程,防止他人侵占、挪用。

(二)加強道路養護管理制度建設,推動道路養護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管理制度缺失勢必會影響道路的養護工作,因此有必要推動道路養護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第一,要將道路的局部修復、日常保養工作制度化,對道路出現的損失進行及時的修復。根據不同線路的實際情況和不同季節線路受損的情況提出具體的修復標準和修復要求,加強對道路的日常巡視工作,保證出現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及時補救。第二,落實道路養護的責任制,提高養護人員的責任心,對養護人員實行考核制,將道路養護的各項工作納入考核范圍,提高養護工程的質量。第三,根據道路養護的實踐,不斷創新道路養護管理模式,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及時應對道路養護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設立道路養護獎懲制度,提高養護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統一道路養護標準,加強對道路的保護

各級人們政府及道路管理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道路養護標準,對養護范圍和養護目標、養護管理工作制度、資金籌集及運用等事項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同時做好養護檢查工作,對道路養護進行監督管理。基層組織還要注意采取適當的方式調動沿線人民群眾參與到道路養護的工作中來,培養人民群眾愛護道路、保護道路的優良品質。

(四)運用信息技術輔助道路養護管理工作

實踐表明,應用信息技術輔助道路養護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收到的效果也會十分顯著。信息技術在道路養護管理工作中的運用主要包括數據庫技術、可視化技術和網絡技術。因此,我們要加快開發利用新技術、新工藝,積極開發和利用道路養護管理數據庫系統,建立完善的數據庫資料,為數據查詢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積極開發和利用可視化技術和網絡技術,促進道路管理的信息資源共享,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時,及時關注道路建設新情況,注意數據的更新,加強對道路養護的課題研究,總結經驗,提高道路養護工作決策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五)加強道路養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道路養護管理水平

任何一項工作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持。要建立道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長效機制,就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做支撐。一方面,要重視人才的引進工作,要采取各種措施將那些經驗豐富,勤勞肯干的人員吸收到道路養護的隊伍中來;另一方面,要重視對道路養護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加強對他們的職業技能、業務知識等方面的培訓,培養他們愛崗敬業、勤勞奉獻的優良作風和敬業精神,使他們樂于奉獻到道路養護的各項工作中去。

四、結語

道路養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證道路暢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道路發展和道路完善的關鍵。道路建成后,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的影響,受到損壞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加強道路養護,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保證道路的暢通、安全和舒適,促進道路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目前,我國正處在道路養護的關鍵時期,探索我國的道路養護模式,提出有效的道路養護措施是適應我國道路建設不斷發展的現實需要。一方面,我們要提高道路建設工程的質量,為道路養護工作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打下基礎;另一方面,要根據道路養護的實際工作不斷強化道路養護的措施,堅持建設和管理并重的原則,堅持科學養護道路,科學管理道路。只要這樣才能提高道路運行的效益和質量,才能方便人們的出行,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