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在城市規劃建設的作用
時間:2022-04-14 02:58:10
導語:RTK在城市規劃建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rtk技術概述及優點
隨著測量技術的不斷發展,RTK測量技術作為新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除具有GPS測量的優點外,還有觀測時間短,能實現坐標實時解算的優點。具體有以下幾點:1)測量過程直觀透明,可實時動態顯示的測量成果。能夠及時地查看坐標定位精度,并使3維實時動態放樣、快速成圖等問題得以解決。2)觀測時間短。在觀測條件良好時,可在3~5s內求得高精度的測點3維坐標。3)全天候作業。只要在測點能夠接收到4顆GPS衛星信號,則在任何時間連續地進行作業。4)操作簡便,自動化程度高,大幅度減少勞動工作量,RTK測量已基本實現了智能化,觀測人員只需將天線對中整平,量取天線高,打開電源即可進行自動觀測。5)測站之間無需通視,適應各種地形。各站之間是相互獨立的觀測值,誤差不會積累傳播。
2RTK技術在城市測量中的應用
2.1控制測量
為滿足城市建成區和規劃區測繪的需要,城市控制網具有控制面積大、精度高、使用頻繁等特點,城市的高等Ⅰ、Ⅱ、Ⅲ級導線點大多位于地面以上,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這些控制點常被破壞,影響了工程測量的進度,如何快速精確地提供控制點,將直接影響工程進度。常規控制測量如導線測量,要求點間相互通視,費工費時,且精度不均勻。GPS靜態測量,點間不需通視且精度高,但需事后進行數據處理,不能實時知道定位結果,如內業發現精度不符合要求則必須返工。應用RTK技術將無論是在作業精度,還是作業效率上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2.2地區地籍測量
傳統的方法要布設大量的導線來測量部分平高點,內業再空三加密。采用RTK技術測量,只需在測區內或測區附近的高等級控制點架設基準站(若測區內或測區附近無高等級控制點,可先加密),流動站直接測量各像控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對不易設站的像控點,可采用手簿提供的交會法等間接的方法測量像控點的精度要求對于RTK測量來說是不難達到的。與傳統作業相比較,它不需要逐級布設控制點;與靜態GPS測量相比,縮短了作業時間,因而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功效至少提高3~5倍。其作業流程如下:1)在試用試驗階段,針對所選用的GPS儀器,首先定出該城區移動站的有效工作范圍,選定分布于該城區的城市D級GPS3維控制網點,組成本次地籍測量工作的基準框架網,并利用這些控制點的WGS-84坐標和1954年北京坐標成果計算出用于RTK測量的坐標轉換參數。2)選取基準框架網中的1個RTK測量基準網點,架設RTK基準站,移動站在基準站的有效作用范圍內,有目的地施測本城市別的控制點,將這些測量結果與已知成果相比較。3)從比較數據可以看出,RTK測量結果與其他測量技術獲取的測量結果互差均在厘米級,因此可以認為RTK測量結果的點位精度達到厘米級,而且各點位之間不存在誤差累積,避免了傳統測量技術的弊病,能滿足城鎮地籍測量對權屬界址點的測量精度要求。4)在檢測試驗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以RTK基準框架網點為基礎,分別架設RTK基準站,使用RTK接收機作為移動站進行碎部測量。由于所用RTK系統的發射電臺使用可充電蓄電池,中途不需要更換電池,使用起來十分方便;移動站在首次測量時,在一個已知點上可進行校正,從而檢查RTK是否工作正常及基準站坐標輸入是否正確;最后,將RTK采集所獲得的數據處理后直接導入計算機,可及時地精確地獲得界址點點位信息,準確地繪制宗地圖、地籍圖,計算宗地面積等。
2.3線路中線定線
RTK測量技術用于市政道路中線或電力線中線放樣,放樣工作一般一人即可完成。將線路參數如線路起終點坐標曲線轉角半徑等輸入RTK的外業控制器(作業手簿),即可放樣。放樣方法靈活,即能按樁號也可按坐標放樣,并可以隨時互換。放樣時屏幕上有箭頭指示偏移量和偏移方位,便于前后左右移動,直到誤差小于設定的為止。
2.4建筑物規劃放線
建筑物規劃放線,放線點既要滿足城市規劃條件的要求,又要滿足建筑物本身的幾何關系,放樣精度要求較高。使用RTK技術進行建筑物放樣時需要注意檢查建筑物本身的幾何關系,對于短邊,其相對關系較難滿足。在放樣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測量點位的收斂精度,如果點位收斂精度不高的情況下,強制測量則有可能帶來較大的點位誤差。在點位精度收斂高的情況下,用RTK進行規劃放線一般能滿足要求。
2.5用地測量
在建設用地勘測定界測量中,RTK技術可實時地測定界址點坐標,確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圍,計算用地面積,在土地分類及權屬調查時,應用RTK技術可實時測量權屬界限土地分類修測,提高了測量速度和精度。
2.6其他方面測量
RTK技術還可用于地形測量、水域測量、管線測量及房產測量等方面。用RTK技術測圖,可不用布設圖根控制,僅依據少量的基準點,即可直接測定地形地物點坐標,如果用專業測圖軟件,通過電子手簿記錄即可實現數字化測圖。在水下地形測量時,可以自動導航和按距離或時間間隔自動采點,只要將天線高量至水面,加水深改正后,即可高精度的實時測定水下地形點的3維坐標,由專業軟件成圖。
3RTK技術在城市測量中質量影響因素及控制
3.1受限因素
1)受衛星狀況的限制。衛星信號容易被建筑物樹木等遮擋,使作業時間受到限制。2)受天空環境的影響。白天中午時,受電離層干擾大,共用衛星數目減少,使得初始化時間長甚至不能初始化,在進行RTK測量時可避開這個時間段。3)數據鏈傳輸受干擾和限制作業半徑比標稱距離小。數據鏈容易受到城市中類似于建筑物一類的障礙物干擾,使信號在傳輸過程中衰減嚴重,影響測量精度和作業半徑。因此基準站的位置應設在測區中央的最高點,以覆蓋盡可能廣的范圍。4)初始化能力和所需時間問題。在高樓密集區,GPS衛星信號容易被阻擋,導致失鎖、初始化丟失等問題。應選用初始化能力強所需時間短的機型進行改善。5)精度和穩定性問題。由于RTK受限制的因素多,導致其測量的精度和穩定性不及全站儀強。應選用精度和穩定性好的機型,并通過布設多余控制點來進行質量控制。
3.2質量成果控制
影響測量成果質量的因素較多,在測量中必須進行質量控制。主要方法有:1)選用精度和穩定性較好的機型,避免因機器性能不足帶來的質量問題。2)已知點檢核比較法。在布測控制網時用靜態GPS或全站儀測出多余控制點,與RTK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以發現問題。該方法可靠,但受控制點的數目限制。3)重測比較法。每次初始化后,對一兩個已測過的RTK點或高精度控制點進行重測,確保無誤后再進行RTK測量。一般在沒有控制點的地方采用此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RTK在城市規劃實際測量過程中有很多優秀的方面,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我們對降低作業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縮短設計周期的要求,如勘測設計“內外業一體化”的要求、DTM3維數據的快速采集、GIS前端數據大量采集諸多方面,同時也克服了傳統測量方法的一些不足。但其在碎部測量中的應用還是有一定的限制。在進行測量時,主要注意事項是基準站選擇要在比較中心、位置空曠開闊的至高點上,且周圍無磁場、高壓線、大片水域等外界影響,這樣流動站接收的信號才會相對較好。
本文作者:申亞鵬馬廷剛龍文彬田慶豐黃定軍工作單位:68029部隊
- 上一篇:電網建設的城市空間研究
- 下一篇:配網自動化及通信規劃建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