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探討
時間:2022-04-20 03:10:34
導語: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為工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造價風險的管理對于項目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造價風險是貫穿在整個工程實施過程中,合理的利用數字化手段、金融手段,建立高效的組織和精細化的管理方法及增強風險方面的意識,最終實現工程造價在風險上的控制,實現經濟效益與項目管理方面的不斷提高。本文實現分析工程造價的現狀,進而對造價風險的因素來進行分析,最終對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造價在風險管理方面的對策分析。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數字化
1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現狀概述
從市場交易的角度分析,工程造價是指為建設一項工程,預計或實際在工程發承包交易活動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裝工程費用[1],按照工程項目建設的特點,即項目需要按照一定的建設程序進行決策和實施,其造價是多次形成、逐步深化、細化和逐步接近實際造價的過程,隨著市場機制及法律的完善,目前主要通過競價方式來形成,作為施工企業,工程造價風險管理從施工承包投標開始到項目結算階段,貫穿于全過程。從目前的階段看,我國施工企業對工程造價的風險管理方面仍然處于發展階段,對于工程造價的風險管理意識比較單薄,在管理過程中沒有形成系統性的管理思維,即投標階段和施工階段及竣工結算階段各自為政,技術管理和物資管理各自為政,數字化手段滯后,各種信息傳導不暢,風險管理系統信息沒有形成,根本上對造價的風險管理缺乏控制力,導致了目前的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片面化、碎片化、不可控制性等特點。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是一個企業管理水平的體現,提高和加強造價風險管理對于企業的管理水平及盈利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工程造價風險因素分析
在對工程造價風險管控的過程中,首先需對造價風險進行識別,尋找出其中存在的風險以及其風險產生的原因。工程造價風險伴隨工程項目的實踐過程,影響工程造價的風險因素很多,從施工單位角度來說,可以按照技術風險與非技術風險角度來分析。
2.1技術風險
從技術角度來說,首先是設計技術風險,例如設計內容不全,設計深度不夠,設計采用過期的規范,因為勘查地質不詳細而導致的設計模型及受力計算錯誤,因為設計未考慮目前施工水平而導致施工不可行等等需要重新設計或修正設計而導致的造價風險;其次是施工技術風險,例如因施工方案不合理而導致的返工或重復施工,應用不成熟的新技術新方案失敗,施工安全措施不當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因工期緊張而不顧及工藝流程的盲目搶工等等而導致的造價風險。
2.2非技術風險
從非技術角度來說,有自然與環境方面的風險,例如惡劣的氣候,地震、臺風等不可抗力等;有政治法律方面的風險,例如法律法規的變化,工人罷工,戰爭及騷亂等,有經濟方面的風險,例如通貨膨脹或緊縮而導致的人工、材料及設備價格大幅波動,有組織協調方面的風險,例如參與各方協調不力而導致的信息溝通不暢、施工項目管理機構散亂導致效率不高而導致的管理費用高風險,有合同方面的風險,總包合同內條款遺漏或明顯對施工單位不利的條款約定的風險,勞務和專業分包合同合同模式不當、計價方式與業主支付不相符等等導致的風險,索賠管理混亂而導致的合同糾紛等等,有參與人員方面的風險,施工項目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業務能力不強等風險,技術水平不能勝任技術工作等等導致的造價風險。有材料設備方面的風險,例如材料供應不及時而拖延工期,材料供應質量有問題導致的質量問題造成的造價風險,施工設備與設計不相匹配、安裝失誤而導致的風險,材料管理不善造成過度損耗和浪費的風險等等。
3控制工程造價風險對策探討
3.1通過數字化手段來實現造價風險的控制
工程建設具有不可逆轉性,作為特殊的不動產商品,工程建設具有其自身的規律,這就決定了任何錯誤都是額外增加的造價風險,隨著數字技術的成熟,數字技術即BIM技術應用逐步推廣開來,基于BIM的5D(3D實體、時間、WBS)特性對于工程造價的風險控制具有先天的優勢,利用BIM的3D特性,可以將設計階段的風險提前發現,進而優化設計方案,因設計方面的技術風險降到最低,可以利用BIM技術虛擬施工,驗證施工方案是否可行,進而優化施工方案進行,可以將技術風險導致的造價風險進行排除與管控,利用5D技術可以從立體維度分解工程,倒排工期,提前進行優化工期,達到工期合理,避免了因工期超期而增加的工期索賠和管理費用增加的造價風險,合理的利用BIM的5D技術,還可以利用大量的工程數據建立與成本相關數據的時間、空間、維度關系,數據粒度處理能力精確到各個單體構件,使實際的成本精確分析和控制具有了可操作性。
3.2通過合理的風險回避與轉移機制來實現造價的風險控制
風險具有相對性,有些風險對于自己是風險,但是對于其他人(或組織)不一定就是風險,在施工項目時,要充分對系統的風險進行識別,然后對于有些風險無法回避,而自身不能有效地承擔時,風險轉移就是一個有效的選擇。例如可以進行保險轉移,通過購買保險,比如建設工程一切險、安裝工程一切險等將本應該自己承擔的項目風險(包括第三方責任)轉移保險公司,從而使自己免受損失。對于一些自己無法控制的風險可以進行合理的風險回避,例如通過期貨合同可以與材料供應商簽訂供貨合同,可以將材料漲價的風險進行合理的回避,對于專業性極強的工程而自己缺乏相應技術的項目分包給專業分包商,可以合理的回避因為自己在這方面的質量、技術和管理上的風險,例如專業的設備安裝和維修等等,從而減輕自己的造價管理風險。
3.3通過工程組織手段和管理方法來實現造價風險的控制
一個項目能否盈利及達到預期的目標,關鍵在組織,組織是實現目標的保證,組織的好與劣是衡量造價風險管理的一個關鍵指標。因此,項目團隊的建設上,必須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建立高效、高素質的管理團隊,配置必要的專業人員,例如有經驗的技術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減少因為人員素質和組織機構導致的管理失控、混亂和低效帶來的造價風險。在建筑工程施工造價管理中利用精細化管理方法能夠避免在程序上和過程中犯錯,所謂的精細化就是在程序上必須合規、過程中必須規范,時間上必須及時,從而減少工作方法方面的造價風險,達到風險管理可控。
4結束語
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了,已經滲透在各行各業的方方面面,如何合理的利用數字化手段來提高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是必須面對的事實,金融業高度市場化的發展,適當、合理的引入金融手段,將風險合理的轉移,精細化管理已經在制造業應用成熟,對于提高風險管理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合理的組織手段及高素質的項目管理團隊是保證項目目標實現的有力保障,通過以上科學的造價風險管理,在提高經濟效益和項目管理的同時,使建筑施工的工期、安全與質量同步得到保障,最終實現建筑工程施工的整體目標。
作者:馮小朋 單位:中鐵一局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全國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培訓教材編審委員會.建設工程造價管理。2013年版
- 上一篇:酒店企業績效管理論文
- 下一篇:科研院所三級資產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