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業經濟風險與防范措施

時間:2022-08-07 08:22:14

導語:建筑企業經濟風險與防范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企業經濟風險與防范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業經濟風險的特點

建筑施工企業經濟風險是指建筑施工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各類影響經濟效益、計劃經濟的因素。經濟風險包括兩層含義,廣義的經濟風險是企業的所有經營風險,能夠表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與其他社會組織結構之間的關系;狹義的經濟風險是企業因引入資金導致企業負債影響企業償還能力進而影響企業效益。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風險特點有四:第一,客觀的必然性。企業的經濟風險是企業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不可避免會遭遇的,企業經濟風險只可以盡可能的控制而不可能消除。第二,不確定性,經濟風險貫穿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經濟風險可能出現在各個階段,企業無法或是很難預測某個環節的風險會給企業的經濟帶來何種損失,亦不可能準確確定某一項經濟決策將可能給企業帶來何種收益。因此,企業的風險帶有不確定性,可以判斷,但不可能與實際結果不存在絲毫偏差。第三、復雜多樣性。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風險產生的原因有可能并不是單一的因素導致,而可能是諸多因素互相作用而導致的結果,例如過失性財務行為會導致企業面臨經濟風險,而過失財務行為可能從合同產生,可能從市場角度出現,還可能由財會管理出現,因此,企業的經濟風險具備復雜多樣性。第四。損失性和收益性。由于風險的不確定性,因而風險產生的危害大小并不一致。雖然大多數的經濟風險都會導致企業經濟損失,但是風險與收益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如果企業能夠及時采取措施對之進行化解,一旦“扭轉乾坤”,那么企業可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風險兼具損失和收益兩重屬性。

二、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風險問題

(一)墊資風險。由于建筑施工項目具備施工周期長、施工過程復雜等特點,為保證項目工程順利實施,建筑施工企業需要預先墊付相應的資金,待項目竣工結束后再收回墊付資金,這種行為無疑會增大建筑施工企業的風險,有限的資金被占用,企業的生產、經營可能會遭遇阻礙,如資金短缺影響企業競標,再如墊付資金無法順利回收,企業可能面臨資金周轉問題。(二)合同風險。合同風險是企業因合同簽訂、變更、續訂等遭遇的風險問題,例如在簽訂合同時過于盲目,未能全面審核合同條款,以至于在施工過程中未能按照約定施工,進而導致企業遭遇經濟損失;例如施工合同變更,合同雙方責權不明,進而誘發各類財務糾紛,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三)稅收風險?,F階段我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以項目責任制管理,施工企業的項目管理能力被分散,而在施工結束之后建筑施工企業回收了全部的管理權力,但是項目部已經解體,很多問題難以再向項目責任人追責,因而企業可能面對較大的稅收風險,例如,項目部在購買建筑材料時開具假發票、不開發票,都會增加企業的稅收風險。(四)市場風險。經濟市場是不斷變化的,然而建筑施工企業想要發展,卻又無法脫離市場,也因此企業不可避免地將會遭遇市場競爭風險以及不規范市場行為對自身經濟帶來的損害。例如在建設項目招標階段,有些企業以大幅度降低標價中標,使得部分建筑施工企業不得不退出市場;例如,地方性保護、暗箱操作等行為使得建筑市場價格出現較大差距,建筑施工企業的成本因此難以控制,企業不得不面對巨大的財務管理風險問題。

三、建筑施工企業經濟風險防范措施

(一)加大風險識別和預警財務風險識別和預警有益于企業及時發現財務風險問題,及時落實防范措施,盡可能的降低風險危害,因而企業方面應予以重視。在具體落實時,企業應及時構建風險識別與預警系統,加大財務管理現場管理力度,以便及時掌握生產經營過程,了解存在或者潛在的財務風險問題。其次,企業應不斷強化資本運營的監督力度,構建風險預警指標,化被動的風險防范為主動的風險預防,盡可能的消減風險影響。(二)規避合同風險。在簽訂變更、續訂和同時,建筑施工企業應做好合同審查,盡可能的防范合同風險,維護企業的經濟權益。由于建筑施工合同條款眾多,在審核時,必須對合同涉及的計算、日期、索償等進行全面審核,要盡可能的保證合同完整,雙方責權明確。對于不完整的合同、雙方責權不明確的合同應拒絕簽訂。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設計變更問題,那么需要及時進行合同追加,以避免因合同問題影響企業的經濟收益。(三)完善稅收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企業的稅收管理工作涉及范圍較廣,管理難度較大,為避免遭遇較大的稅收管理風險,企業方面應積極構建完善的稅收籌劃管理制度,對稅收申報進行及時核查,要盡可能的避免各種稅收申報延誤問題;其次,企業方面要加大發票的管理力度,要強化發票審核工作,要盡可能的避免發票管理漏洞,降低企業的成本。(四)構建良好的風險分散機制。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即便建筑施工企業方面采取了各類有效措施,提高了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風險問題是不可能被全部消除的。因而企業方面應該有意識地分散風險,以降低經濟風險影響企業收益。在具體落實時可以根據財務管理目標制定多種財務管理方案,選擇最優的財務管理辦法幫助企業回避風險,還可以利用分包、轉包等將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分散給其他合作伙伴,以分散風險降低自身的財務風險。

現階段我國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眾多風險因素,如環境墊資風險、合同風險、市場風險等。眾多風險因素的存在無疑會影響建筑施工企業的良性發展。企業應不斷提高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合理采取措施對之進行預防,如提高企業財會管理人員素質、加強施工合同管理、強化企業融資管理等。相信通過建筑施工企業的不懈努力,風險問題一定能夠被妥善解決,建筑施工企業的競爭力會不斷提高,進而能夠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面作出卓越貢獻。

作者:宋長宇 單位:深圳市市政工程總公司

參考文獻:

[1]戴俊.論建筑施工企業運營中的財務風險預警及防范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3,15:175.

[2]蔣益群.淺談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風險與防范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4,06:139.

[3]張玉剛.淺談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6,03: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