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價格上漲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

時間:2022-01-06 09:56:03

導語:建材價格上漲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材價格上漲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

摘要: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筑安裝費用中的材料費占比最高。當建材市場不穩定且出現較大的價格波動時,整個工程運營也會隨之失穩。通過對影響建材價格波動原因以及對施工企業影響的分析,探討施工企業應如何應對建材價格上漲。

關鍵詞:建材;建材價格;建筑經濟;建筑施工

眾所周知,在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建筑材料費用在建筑安裝費用中所占的比重巨大。當建材價格發生波動時,整個建筑安裝工程費用也會隨之波動。當價格波動呈上漲趨勢時,則會對施工企業運營及工程項目施工產生負面影響。了解建材價格波動的原因,知悉建材價格上漲的影響,籌備建材價格上漲的應對,對建筑施工企業尤為重要。

1影響建材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

(1)建材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宏觀上說,國內大宗建材市場屬于完全競爭市場,價格和供求相對穩定。短期、局部的產能及需求變化并不會對總體的建材價格市場帶來很大的影響。但工程項目施工會受到很多外在條件的限制。當建材的選擇涉及建設單位指定或限定品牌時,以及供應商的選擇受某些區域性因素限制時,建材市場將從完全競爭市場轉變為壟斷市場,價格或將大幅脫離市場均價,交易成本也將隨之增高。(2)建材原料及生產成本的變化。當建材原料價格發生波動,且幅度超出了建材廠商的合理承受范圍時,出廠的建材價格自然也會隨之波動。這種價格波動通常相當劇烈,會在短期內對建材價格造成巨大沖擊。同時,建材廠商的生產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建材的價格。當人工、能源等生產成本價格上升時,作為產品的建材價格也會隨之水漲船高。此外,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其他要素價格變化時,亦會導致建材產品的價格變化。(3)建材相關附加費用的變化。通常情況下,建材的采購價格中除了材料原價外,還包括了運輸費和運輸損耗等費用,即采購價為運費在內價。運輸成本等附加費用的變化也會直接影響到材料價格的變化。而運輸成本會受到運輸方式、運距、能源動力價格、通行費用等因素的影響,此類因素也會間接導致抵達施工現場的建材價格發生變化。

2建材價格上漲對施工企業的影響

(1)影響施工成本。建筑材料費用通常占了建筑安裝費用的一半以上,相當于建材費用每上漲1%,建筑安裝費用也將隨之產生超過5‰的上漲。根據我國現行《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中關于物價變化調時整合同價款的相關規定,合同有約定時,應根據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且材料單價變化超過5%時,超過部分應按規范調整。因此對于施工企業,通常需要承擔約5%的建材價格上漲風險。按前述比例關系,則相當于需要承擔超過2.5%的工程施工成本增加風險。而一般施工企業的利潤僅為工程造價的2%左右,當利潤無法抵消材料漲價影響時,工程將面臨盈虧。(2)影響工程工期。在工程項目實施管理中,材料采購計劃會在工程初期預先排定。若施工過程中出現建材價格突然上漲,則原有采購計劃會受到相應的影響。施工單位為控制成本,需進行更大范圍的供應商遴選及招標比價,工作量加劇,采購過程極有可能被拉長。當工程計劃關鍵線路上的工序所需的材料供應被延遲,或非關鍵線路但因材料延誤而導致其成為關鍵線路的,則整個項目的工期將發生延誤。由此將產生逾期違約或趕工費用,造成承包商的額外損失。當材料漲幅超出承包商能夠承受的范圍時,甚至可能造成工程停工。(3)影響工程質量。當施工企業因材料漲價而選擇相對價格較低的材料時,其質量風險必然相應加大,過程中出現退換貨及返工的概率也會增大,對項目質量管理造成更大的壓力。若出現質量驗收不合格,將對整個項目造成安全隱患,同時帶來重大經濟損失。(4)影響企業現金流。當建材價格上漲時,上漲部分在施工過程中將全額由施工企業承擔。即使合同約定了價格可調整,通常也是在竣工結算后支付。從金額角度上看,價格只調整約定風險范圍之外的漲幅,風險范圍內的部分施工企業自行消化;從收支角度上看,支出部分在施工過程中發生,且隨建材價格上漲而增加,收入部分則要等到結算后才有所彌補,回收周期漫長。在施工過程中,企業資金壓力因此加大,加之資金本身存在使用成本,從動態分析來看,施工企業所承擔的損失遠大于材料價格漲幅本身。(5)影響投標報價。根據我國現行《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相關表述,綜合單價內包含了一定范圍內的風險費用,且由于市場物價波動影響合同價款的,應由發承包雙方合理分攤。施工企業應在投標報價時,考慮此類風險帶來的影響。但投標報價會更多考慮市場競爭行為,風險因素考慮得越多,價格競爭性必然越差,影響中標的可能。加之市場整體環境影響,容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使得正??紤]風險的企業在競爭中無法立足。

3對建材價格波動影響的應對措施

(1)建立健全的企業管理制度。作為施工企業,須建立供應商及采購的管理制度,在制度內規定供應商及采購管理的流程。可以在企業內部創建合格供應商信息庫,對供應商的資質等級、供貨產能、產品質量、企業業績等進行分級評估,并定期更新。通過信息庫的不斷積累和擴充,在確保材料品質的基礎上逐步擴大供應商的選擇范圍。同時,要求每個項目初期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合理制定建材采購計劃,確保建材采購工作有足夠的提前量,確保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供應商選定。通過健全的供應商及采購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執行,確保遭遇建材價格波動時,能將對項目的影響降到最低,保障工程的工期、質量等不受影響。(2)建立盈虧數據分析體系。通過對建材市場價格信息、走勢、指數等的收集分析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短期內的建材價格變化。但對于工期較長的工程,則不可預測的因素過多。因此,企業可以對以往數個年度內的多個工程中因價格波動產生的盈虧,通過統計手段,去除一些特別事件帶來的影響,分析其在較長時間段內的周期性變化及帶來影響的平均比例。這類分析結果可用于對投標時風險費用報價以及對現金流保險系數的參照。隨著數據的不斷積累及動態調整,建材價格波動的可預測性亦會相應提高。(3)建立價格風險的事前預警機制。根據我國現行《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相關規定,招標工程以投標截止日前28d、非招標工程以合同簽訂前28d為基準日。同時根據上海市《關于建設工程要素價格波動風險條款約定、工程合同價款調整等事宜的指導意見》,部分材料價格的變化幅度原則上大于一定比例時應調整其超過幅度部分要素價格。因此在投標前,就需要對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件進行評估,當約定的基準日與規范規定存在較大偏差時,或者由施工企業承擔的材料價格上漲幅度超過一定比例時,就應進行風險的事前預警。通過風險評估選擇適當的應對方式,在投標前對風險進行管控,適當的調整投標報價或者放棄投標。(4)加強施工過程中的采購管控。施工企業可以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建材價格的變化與走勢動態調整采購計劃。一般情況下,主要建材的采購在施工過程中都是分批進行的。如鋼筋的采購期往往會貫穿整個結構施工階段,同時鋼筋的采購還需要有一定的提前量,來保證施工前的成型制作時間。項目商務人員在通過分析后,可以配合采購人員在價格低谷月,適當的將后續月度采購計劃所需的原材料鋼筋提前采購;或與供應商協商鎖定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價格。同時,企業還可以實行公司集中采購、統一調配,來達到降低總采購成本的效果。(5)加強建材價格波動的索賠管理。市場價格波動引起的調整通常會在合同中明確約定調整的計算方式及實際操作方式。如我國現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用條款中就約定了按價格指數和按造價信息兩種調整方式。若按造價信息的調整方式,則承包人應在采購材料前將采購數量和新的材料單價報發包人核對,發包人確認用于工程時,發包人應確認采購材料的數量和單價。未經發包人事先核對,承包人自行采購材料的,發包人有權不予調整合同價格。發包人同意的,可以調整合同價格。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須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操作,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確認及保管工作,以防止因自身履約管理不嚴密造成后期無法索賠,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4結語

綜上所述,建材價格波動可以影響到工程建設的方方面面,而影響建材價格波動的因素又種類繁多。為了保證工程的施工穩定,工期、質量等不受影響,需要加強對建材價格上漲事件的事前預警、事中控制和事后索賠,從而確保建材價格上漲的影響在可控范圍內,保證整個工程項目以及施工企業的正常運營。

作者:錢智華 單位:上海建工五建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