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河道設計的當念及用意
時間:2022-01-13 05:01:00
導語:都市河道設計的當念及用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維護和恢復河道自然形態的意義
生態意義一條自然河道和濱水帶,必然有凹岸、凸岸、深潭、淺灘和沙洲它們為各種生物創造了適宜的生境,生命多樣性的景觀基礎豐富多樣的河岸和水際邊緣效應任何其它生境所無法代替的而連續的自然水際景觀又各種生物的遷徙廊道
美學意義生機勃勃的水際盡顯自然形態之美,在這里動物和植物相依偎,動與靜相映襯,自然而不凌亂,變化而不失秩序許多審美統計實驗都表明,植物豐富的自然景觀比人工景觀有更高的美學價值,而且隨著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然美的認識也會提高
蓄洪涵水意義蜿蜒曲折的河道形態、植被茂密的河岸、起伏多變的河床,都有利于減低河水流速,消減洪水的破壞能力河流兩側的自然濕地如同海綿,調節河水之豐儉,緩解旱澇之災害然而,我們的水利部門用百年一遇甚至五百年一遇的標準,高筑防洪堤壩,裁彎取直,結果只能適得其反,洪水的破壞力被強化原因在于沒有利用自然做功
以浙江臺州永寧公園為例它位于永寧江右岸永寧江孕育了黃巖的自然與人文特色,堪稱山靈水秀,自古以來為道教勝地,魚米豐饒,盛產黃巖蜜桔;現代則有“小狗經濟”之源,模具之鄉等美譽然而,近幾十年來,人們并沒有善待這條母親河由于人為的干擾,特別河道硬化和渠化,導致河流動力過程的改變和惡化,水質污染嚴重,河流形態改變,兩岸植被和生物棲息地被破壞,休閑價值損毀永寧公園對黃巖的自然、社會和文化有很多的意義如何延續其自然和人文過程,讓生態服務功能與歷史文化的信息繼續隨河水流淌,本設計的主要目標
再以張家口清水河為例,四周環山,一條清水河橫穿市中心,把市區分為橋東、橋西兩部分說清水河,其實一條多泥沙的季節性河流,常年河床裸露,無水過市而在汛期則洪水傾瀉,泥沙渾濁,對市區防洪構成嚴重威脅歷史上,張家口市民散居在沒有河堤的清水河兩岸,屢遭洪水災害1924年、1939年、1943年三次特大洪水漫過武城街,淹了怡安街“通橋三丈六、河水滿通橋”的民謠,至今還在市民中流傳作為張家口市的“母親河”,清水河不僅承擔著沉重的泄洪任務,它還滋潤了一方土地,養育了一方百姓早在古代,清水河上下游的百姓就引水灌田,至今,市區以南4萬多畝及崇禮縣的部分沿河土地,仍依賴著清水河的河水澆灌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工業污水、居民垃圾任意往河里排放傾倒,致使河道內污水橫流,臭氣熏天從大境門外西溝出發,沿河南行,歪七扭八的臨建、堆積如山的垃圾、人為設障等,不僅影響了河道的泄洪能力、污染了環境,也影響了市容市貌,百姓頗有怨聲對清水河的治理為歷屆市領導所關注1987年以來,他們分三期沿東河沿建起了占地16800平方米的清水河公園,給市民增添了一個散步健身的好去處今年,他們又出動黨員干部2萬多人次,連續6天清理垃圾30多萬立方米,使昔日的垃圾場變成了游樂園,并聘請40名各界人士,對在清水河圍墾種植、亂倒垃圾等行為進行監管同時,投資2.2億元,動工修建了日處理污水1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市民不僅渴望清水河兩岸的整潔,更需要渠美、水清、樹綠的優美環境今年,張家口市委、市政府把對清水河的治理,列入全市10大重點項目之一市水務局規劃設計科科長李文華說:“對清水河的治理靠小打小鬧不行,最好的途徑在上游烏拉哈達修建水庫,通過削減洪峰,使下游達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這樣才有條件在市區河道內蓄水,建園林,綠化、美化環境”
二、解決方案———讓自然做功
今年8月5日,張家口市正式成立了“烏拉哈達水庫工作協調小組”,擬投資13.6億元,在崇禮縣的烏拉哈達村修建水庫目前,林業局正在上游植樹種草,進行生態治理;民政局在做庫區移民調查和安置規劃;交通局對涉及的道路問題提出了三套方案上報省交通廳……
“上游建成水庫,下游在河道內用橡皮壩蓄滿水到那時,市民期待的碧水清清、綠草如茵的清水河就成了現實”水務局副局長王樹芳憧憬著未來,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
三、生態服務功能充分體現
初秋時節,漫步在清水河兩岸的張家口市民,無不感到河道干凈了,空氣清新了寬闊的河床上,放風箏的人們專注地望著紙鳶翩翩升入天空;沿岸的清水河公園里,健身器上人們悠閑地活動著身體,游樂場里兒童玩耍嬉戲每到這時,市民們都渴望著有一天,清水河里河水清清,河岸兩旁綠樹成蔭
- 上一篇:海外政治經濟風險研究與規避對策
- 下一篇:新時代企業虛擬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