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美學視野下工業建筑設計初探
時間:2022-11-23 11:05:30
導語:環境美學視野下工業建筑設計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社會經濟建設的穩定發展離不開工業產業的發展,工業建筑的數量和規??上攵?,工業建筑不能止步于功能化的需求而忽略其對于環境的影響和以人為本的社會環境對其美學的要求。環境美學在工業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緩解工業社會對環境造成的過度消費,而在設計過程中遵循尊重自然、保護環境,使建筑本人與人身心共同和諧發展的基本原則,大大降低了工業建筑活動對環境造成的不穩定影響,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宏偉目標。
關鍵詞:環境美學;工業建筑;建筑設計;以人為本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信息化社會的前提下,我國社會發展的工業化進程更是蓬勃發展并日益加快,密集型工業建筑群稱為今年城市規劃的主要形式,而單純的追求工業建筑的生產功能性已經早已遭到時代淘汰,與環境相適應的工業建筑設計是時代的必然趨勢,也就是說現代化的工業建筑除了要滿足生產工藝之外,還要妥善處理好工業建筑體量、肌理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大跨度、大空間、大面積是現代化的工業建筑普遍存在的特征,而它的這種特征對環境會造成巨大影響,為了要深刻落實我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將環境美學融合在工業建筑設計中是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社會的必然要求。
一、環境美學
環境美學著眼于人類的生存環境,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時,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其審美意識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環境美學給人們的生活、健康、工作帶來了很多積極的影響。近幾年來,工業建筑的大規模開發帶動了我國經濟建設的穩定發展,同時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工業建筑活動對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多污染,環境的惡化,生態系統的破壞都嚴重影響著我們生存的家園,面對各種自然災害不斷侵蝕著我們生活環境的情況下,人們開始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優美的生活環境對人們的生存與發展是多么的重要。環境美學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大力開展環境美學,能夠大大降低環境污染,給人們提供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使人們時時刻刻保持著愉悅的心情,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穩定發展。
二、環境美學與工業建筑設計之間的關系
社會工業化進程的逐漸加快給我國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侵襲著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生態、工程、環境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全面崩潰的情況,不僅會對人民群眾的生活、工作、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還會阻礙我國經濟建設的穩定發展。宜居的生活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不懈追求,而工業建筑活動卻打破了這一模式,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不利于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為了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將環境美學與工業建筑設計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在環境美學的視野下,生態、工程、環境是其發展的基礎,是與現實生活向結合的媒介。從宏觀的角度看環境美學,維持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是宇宙的根本法則,人類面對宇宙的根本法則是無力反抗的,也就是說,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不應該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維持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是人類的責任與義務。但是,在實際人類的發展過程當中,或多或少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人類的文明活動是建立在工程的基礎上的,這些工程可大可小,大到一座城、小到一座水壩,其建筑設計都會對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造成影響,破壞了生態環境的美感。面對這種情況,有兩個問題逐漸突顯出來,一是如何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城市工業化的發展,維持生態環境的平衡;另一個是將工業建筑工程改造成新的園林景觀,創造出比原來的生態環境更能滿足人們審美要求的園林景觀。
三、環境美學視野下的工業建筑設計
(一)工業建筑設計要符合環境美學的要求
在環境美學視野下的工業建筑設計減少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工業建筑活動對生態環境的介入越來越少,對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也就是說,環境美學就是工業建筑設計的參考依據,其設計方案要符合環境美學的要求,將建筑設計適應環境發展作為基本原則,而不是讓生態環境去適應工程建筑的發展。在工業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環境的因素,將環境的優勢利用起來,創造出能夠更加明顯的體現出環境美學關系的工業建筑,在潛移默化中激發環境的潛能,有效緩解生態、工程、環境之間的矛盾,促進三者的共同發展,滿足人類對宜居生活環境的不懈追求。
(二)工業建筑設計中的美學環境創造與借景
工業建筑活動或多或少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影響是無法避免,所以。為了維持生態平衡的穩定發展,設計師可以將工業建筑工程改造成新的園林景觀,創造出比原來的生態環境更能滿足人們審美要求的園林景觀,有效的解決了工業建筑活動對生態環境平衡發展的影響。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生態環境的支持,但是人類也需要文明活動,也需要為了自身的發展而做出努力,因此無法保證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為了確保人類與環境能夠和諧發展,不能一味的要求人類被動的去適應環境,要選擇環境發展過程中的積極因素進行調節,適度的進行城市建設、工業建筑活動,在不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前提下,創造新的園林景觀,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
四、結論
綜上分析可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雖然帶動了社會的進步,但是也對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不將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重視起來,人與自然將會無法和諧相處,在環境美學視野下進行工業建筑設計能夠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將環境美學的概念貫穿于整個工業建筑設計中,促進生態、工程、環境的和諧發展。
作者:高曉 單位: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道橋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卡菲•凱麗.藝術與生存[M].陳國雄,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2]柯南•米歇爾.穿越巖石景觀:貝爾納•拉絮斯的景觀言說方式[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3]貝爾•丹尼爾.后工業社會[M].彭強,譯.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15.
- 上一篇:中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探索
- 下一篇:農村地區特色幼兒園建筑設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