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聯機空調方案設計與施工管理探討

時間:2022-06-22 11:11:51

導語:多聯機空調方案設計與施工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聯機空調方案設計與施工管理探討

摘要:隨著城市建設水平逐年提高,人們對于建筑環境,舒適性要求也隨之提高,中央空調成為現代公共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生活中。制定科學合理的設計和施工方案,對保證中央空調效果、提升建筑品質至關重要?;诖?,文章對多聯機空調方案設計施工管理展開探討。

關鍵詞:多聯機空調;空調設計;安裝管理

本方案例項目工程用地面積52000m2,地下建筑面積12800m2,共3棟建筑,建筑高度48.05m,建筑層數12層,內有劇場、行政辦事大廳、辦公用房、圖書館、美術館、檔案館、食堂等用途房間。建筑主體使用變制冷劑流量多聯機空調系統進行空氣調節。

一、空調系統設計和管理思路

(一)合理選用多聯機空調機型。多聯機空調分為家用小多聯系統與商用大多聯系統,在設計時需要結合不同的房間類型選擇合適機型。園區配套劇場主體采用屋頂式空調系統,而音響燈光控制室、化妝室等因與舞臺觀眾廳的使用房間不一致,增設了單獨的空調系統??紤]到空調內機總制冷量較小且內外機之間管線較長,音響燈光控制室使用6匹家用小多聯機空調,化妝間使用12匹商用大多聯空調系統。有限的施工條件下,大小類型多聯機系統結合使用,既滿足了排練等特殊時期個別房間單獨使用空調的需求,又合理控制了空調能耗。(二)合理選擇多聯機空調末端。結合房間精裝修設計方案,合理規劃氣流組織,因地制宜選擇適用室內機。辦公室、會議室等房間配合局部吊頂選用風管式室內機側面送風下部回風,且側送風風口加長,接入新風風管,減少房間內風口數量,保持裝飾面的完整性。側送形式保證空調風在房間上部平緩出風,避免空調風直接吹在人員身上,增加舒適性。美術館等展廳處裝飾采用裸裝噴灰,且頂面有展板支架劃分空間,不利于風管布置,最終采用大功率四面出風天花板嵌入式出風口,可保證5m的送風。并且目前市場上的四面出風天花板嵌入式機型可方便對接遙控器,在展廳等對墻壁視覺效果要求較高的房間可用遙控器進行空調控制。行政辦事大廳面積1500m2,層高5.7m,大面積采用彩色鋁方通進行頂面裝飾,且人員來往密集,聲音嘈雜,對室內機效果及噪音要求較高。此處使用了大功率標準靜壓(薄型)風管式,連接風管做“下送下回”。經采暖季運行檢驗,用戶反饋空調效果十分理想,且噪音控制較好。(三)合理規劃空調系統使用區域。合理優化多聯機空調系統的空間劃分,避免單租戶跨越多套空調系統?,F下許多辦公樓以租賃形式運營,存在多個租戶的空調處于同一套多聯機空調系統中,甚至一個租戶的房間內空調內機隸屬于不同的空調系統,會造成一家空調改造,一個系統內的其他用戶空調也不能使用,因此合理的空間劃分是必要的。(四)優化能源計費以及集中控制系統劃分。目前多聯機空調系統大多需要提供配套的能源計費和集中控制系統,該部分一般由施工單位根據暖通圖紙并結合產品技術要求進行深化設計。因此在暖通空調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前期的物理劃分,還要保證后期控制系統的邏輯劃分合理,方便物業控制監管。

二、多聯機空調系統施工管理要點

(一)校核室內外機配電系統設計。市面上的多聯機空調大多要求同一套系統的所有室內機必須同時處于帶電狀態,否則會出現通訊故障,使得整個系統無法工作。目前很多出租商業用房采用充值插卡取電模式進行室內部分電量管理,很容易出現一家用戶欠費停電,同系統的鄰居全部沒有空調可用的局面。為了規避這種風險,可將空調內機配電統一從就近強電間引出,由物業統一管理。多聯機空調的室外機多是安裝在建筑屋面,機組在滿負荷運轉的同時也要經受夏季高溫暴曬,設備自身能耗增加,額定功率無法滿足設備自身需求。多處案例反映,在夏季高溫時段,多聯機空調外機配電空開頻繁出現跳閘現象,經現場測量,外機實際運行電流遠大于機組額定電流。針對這種問題,項目管理者就需要在進場后根據自身機組情況綜合考慮機組的最大配電需求,進行配電系統校核。(二)建立項目BIM模型。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搭建專業模型,準確模擬施工情景,可以方便設計者在虛擬的三維環境中發現綜合管線的設計沖突,及時排除項目施工碰撞,大大提高施工現場的生產效率,降低由于施工協調造成的成本增長和工期延誤。BIM施工模擬技術可以方便工程管理者在項目建造過程中精確掌握施工進度,優化施工資源配置,科學地進行場地規劃,對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資源和質量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以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綜上所述,在現代公共建筑中,變制冷劑流量多聯機空調系統作為中央空調的重要構成,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在空調設計施工中,需要嚴格遵守中央空調的設計標準,將設計過程中的關鍵點良好掌握,使中央空調設計、施工更加科學規范,保證公共建筑品質。

參考文獻:

[1]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調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2012[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2]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

[3]陸耀慶.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M].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作者:李晨晨 單位:南京胡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