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車站施工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0 08:24:55

導語:地鐵車站施工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鐵車站施工管理論文

1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論證

工程前期準備工作中,就要在充分施工調查的基礎上,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對技術方案和施工組織進行反復論證、超前策劃,不斷優化。在充分認識工程特點、重難點的基礎上,結合安全質量控制目標和建設工期的要求等對施工工法、施工組織安排、施工重點和技術難點的對策、資源配置等方面重點研究,編制技術方案策劃書,作為施工的指導性文件之一。技術方案是地鐵車站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在進行技術方案的論證時必須同時進行經濟比較,制定的方案應真正達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節約工期、保護環境等各方面的要求。

2各工序的施工準備

地鐵車站施工系統性強,施工工序多,工序轉換頻繁,每道工序準備工作的充分與否直接影響施工的順利進展。每道工序開工前都應認真梳理準備工作的內容與相關要求,施工技術、測量、試驗、物資、設備、勞動力等各個方面都應能滿足各工序施工需要。

3深基坑穩定、變形與滲流控制

深基坑工程是一門復雜的與多方面因素相關的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包含了支護、防水、降水、挖土、支撐等環節;深基坑工程也是土木工程領域最為復雜的技術領域之一,涉及到巖土和結構兩方面的知識以及土力學中的穩定、變形、滲流三個基本課題,需綜合處理。深基坑工程技術上的進步主要反映在基坑支護結構和開挖方法上。

3.1深基坑支護體系施工管理

基坑支護體系是一門系統工程,在設計與施工時,既要保證整個支護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又要控制結構的變形和周圍土體的變形,以保證周圍建筑和地下管線的安全。采用何種支護方案,除了與基坑深度直接有關外,更主要的是根據地層土質的好壞采用不同的支護方案。深基坑支護結構根據地質水文情況和周邊環境以及功能要求有多種形式,每種形式根據地質水文情況不同,適用范圍各異;地下工程需要重點解決水的問題,止水效果如何也是選擇支護結構形式的重要依據。一般應在考慮地質水文條件適宜性、止水效果、經濟、技術、設備對場地要求等方面因素后綜合比較論證確定。支護體系的施工質量控制直接影響基坑安全,在選擇了合理的支護體系后,加強施工過程控制至關重要,重點做好成槽(樁)垂直度、深度和槽(孔)壁穩定、鋼筋籠加工與吊裝作業、接頭處理、墻(樁)間止水、支撐安裝精度和質量控制等環節。

3.2地下水控制

地下水主要有潛水、承壓水、上層滯水三種類型,地下水對工程施工產生的影響較大,由于地下水處理不當,會產生滲流、涌水、涌砂、坍塌等工程問題或事故,同時地下水使基坑內作業條件差而影響工程正常施工。地下水控制是地下工程施工的技術難點之一,主要方法有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根據土層情況、降水深度、周圍環境、支護結構種類等綜合考慮后優選。

3.3降水控制

一般情況下常用到的方法是基坑降水,降水是伴隨開挖深度控制的,始終將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坑底以下0.5-1m,方可保證基坑安全;對承壓水應設降壓井以確??拥追€定;同時還要監測基坑變形情況和周邊建構筑物的地表變形情況,防止出現因降水原因,導致周邊建筑物沉降或傾斜。開挖支撐施工是決定深基坑工程成敗優劣的關鍵工序,施工中要科學地解決兩個方面的基本問題:一是在地下水以上的穩定地層或在含水軟弱地層中,都要求基坑本身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二是基坑開挖中不可避免地引起程度不同的坑周土體應力釋放和地下水流動,從而導致支護結構體系和坑周地層的位移而造成周圍建(構)筑物以及地下管線等設施變形。

4深基坑施工管理

處理好開挖、支撐與結構施工之間的關系是施工組織的關鍵所在。合理基坑分段,每一段基坑施工時在確?;臃€定、變形和滲漏受控的前提下,加強設備等資源配置,隨挖隨撐,快速開挖到基底,并在最短的時間內施作車站底板結構,既是基坑安全控制的需要,也是進度控制的重點環節?;娱_挖與支撐架設階段成本控制重點在鋼支撐等周轉材料的利用率,加快后續結構施工進度,提高鋼支撐等的周轉次數,對降低成本將會有較大的貢獻。因此,基坑工程施工的組織管理對安全、工期、成本等控制至關重要,施工中應不斷優化。

5結構與防水施工管理

根據設計及規范要求劃分施工段,設置縱向、橫向施工縫,合理組織平行流水作業、均衡生產是施工組織的關鍵所在,也是工程進度控制的重點;結構鋼筋、模板支架、砼澆筑、防開裂是車站質量控制的重點,結構施工是在地下空間內施工,施工質量受作業環境等影響較大,如:可能的滲水和積水、凈空、鋼支撐、側墻單面支模等,施工中加強過程控制很重要;也應看到,結構施工成本控制重點環節之一,由于結構施工主材和周轉材料數量大、勞動力密集、工序轉換頻繁且互相影響等方面的特點,使得成本控制難度較大,但同時也是降低成本的主要環節,從降低鋼筋超耗、模板與支架體系的優化與管理、合理的施工組織以提高勞動力的利用率等方面都有通過加強管理和優化方案,都有降低成本的空間。充分發揮施工監控量測信息化施工技術的作用基坑開挖工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開挖過程中,包括某些土質參數在內的各種參量,如側土壓力、結構壓力、土體應力及變形等都在變化,而其變化規律還未被充分掌握。這就產生了設計結果與實際情況的差別,從而可能引發各種工程風險。動態設計及信息化施工技術是密切聯系的,在設計方案優化后,通過動態計算模型,按施工過程對支護結構進行逐次分析,預測支護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的性狀,例如位移、沉降、土壓力、孔隙水壓力、結構內力等,并在施工過程中采集相應的信息,經處理后與預測結果比較,從而做出決策,修改原設計中不符合實際的部分,以指導施工。

6施工生產中應重視的幾點問題

(1)車站施工場地“動態”布置是影響車站施工組織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之一,根據車站分階段、分區域施工的特點,施工場地應綜合考慮各階段的施工特點和需要,合理劃分地塊用途、動態布置、及時調整,最大限度地方便施工和充分利用有限的地塊。

(2)施工進度計劃是施工組織管理的重要依據,根據建設工期的要求和施工組織安排、施工技術方案等合理籌劃安排計劃,過程中嚴格控制,均衡生產,同時也應根據工程進展進行動態調整,確保生產目標的完成。

(3)加強參建各方的溝通與協調,為施工營造良好的施工氛圍和內外部環境。

7結束語

地鐵車站施工系統性強,這就要求施工項目部在技術準備及施工安排上有全面的考量及系統的籌劃。在施工組織過程中,要求對每一個環節都有充分的組織籌劃,在過程中嚴格控制,不斷總結優化施工方案,安全、優質、高效的完成地鐵車站的建設。

作者:劉小鵬單位:西安市地下鐵道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