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施工方案優化
時間:2022-07-30 04:28:17
導語:城市軌道交通施工方案優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結合哈爾濱地鐵3號線二期工程進鄉街站的現場情況,對施工過程中的方案優化進行了總結。為了響應哈爾濱市“還路于民,緩堵保暢”的號召,項目部根據現場情況,通過優化深基坑開挖施工方案,合理縮短了施工工期。
【關鍵詞】地鐵車站深基坑;土方開挖;施工優化
1工程概況
哈爾濱市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工程進鄉街站位于進鄉街與通鄉街交叉口處,沿通鄉街南北方向敷設,布置于通鄉街西側,車站西北角為綠地及小區住宅,東北角遠東心腦血管醫院,東南側為中國聯通分公司。車站位于進鄉街高架橋下方,在通向通鄉街匝道橋西側,交通流量大。車站為地下雙層3跨島式站臺,中間部分為3層3跨,車站起點里程DK16+141.916,車站終點里程DK16+412.566,車站全長270.65m,車站結構標準段寬度22.7m,車站2層結構開挖深度為16.3~18.9m。中間3層3跨段長度為50.25m,開挖深度為25.97~26.35m,支護結構采用鉆孔灌注樁圍護加內支撐的形式。主要地層依次為:雜填土、素填土、粉質黏土。
2工程特點
該工程有以下特點:1)車站位于城市主要道路路口,交通量大。業主方管線遷改進度慢,場地移交滯后,道路恢復節點任務重;2)基坑開挖深度大,其中,3層結構段基坑深度達26m,易引起土體變形,施工中需根據土體時空效應,分段、分層均衡開挖,并及時進行支護體系施工;3)該地區域地勢較低,在雨季需考慮強降雨匯集的地表水,做好地表水疏導的準備工作,基坑外圍積水及時清理,避免積水倒灌進入基坑造成事故。妥善處理開挖出的棄土,禁止在基坑周圍堆放棄土及其他附加荷載。
3方案優化
3.1原設計方案簡介。原設計方案中,負3層段基坑長度為50.25m,寬度為24.7m,深度為26.23m。兩端設置F型圍護樁,結構兩側設置臨時底板,土方采用垂直開挖方式出土:施工流程:WZF型樁施工臨時底板結構施工基坑開挖。圍護樁:基坑開挖前在負3層結構兩端沿基坑橫向施工F型圍護樁,F型樁長13m,樁徑1m,樁頂設冠梁(1m×1m)。臨時底板施工:負2層開挖至基坑底部后,采用人工清底,挖至設計標高。在負3層段兩側施工臨時底板,臨時底板結構分別為17.5m×24.7m×0.4m和17.5m×24.7m×0.4m。負3層基坑開挖:臨時底板強度達到80%后,方可開挖負3層基坑,采用伸縮臂挖掘機垂直進行開挖出土,基坑開挖應從上到下依次進行。3.2施工方案優化。取消原負3層結構段兩端WZF樁,采用放坡開挖,放坡比例為1∶0.9,節約了圍護樁施工時間,提高深基坑土方開挖及出土的效率。取消原臨時底板結構,邊坡防護采用掛網噴射混凝土,節約了臨時底板結構施工、養護的時間,鋼筋網規格為A6.5mm/150mm×150mm,噴射混凝土為C20,厚10cm[1]。基坑開挖分層施工,開挖時嚴格控制開挖標高,先開挖基坑中間土方,兩側預留土堤,以抵抗外側土體主動土壓力,防止基坑變形過快過大;挖掘機放長坡開挖,設置渣土車運輸通道,坡上放置防滑鋼板,渣土車進入基坑內裝車運輸土方。中部抽條完成后安裝支撐,最后進行該層范圍內土體的全面開挖。在開挖至基坑底面標高300mm后,改用人工開挖??v向中部拉槽開挖車道放坡坡度為1∶8。步驟一:基坑開挖至第一道鋼支撐中心線下0.5m處,中部拉槽縱向放坡,注意兩邊平臺的留置,安裝第一道鋼支撐(見圖1)。步驟二:基坑開挖至第二道鋼支撐中心線下0.5m處,中部拉槽縱向放坡,注意兩邊平臺的留置,掛網噴射混凝土,安裝第二道鋼支撐(見圖2)。步驟三:基坑開挖至第三道鋼支撐中心下0.5m處,中部拉槽縱向放坡,注意兩邊平臺的留置,掛網噴射混凝土,安裝第三道鋼支撐(見圖3)。步驟四:地下3層基坑開挖采用中部拉槽放坡開挖的方式進行施工。開挖基坑,架設第四道鋼支撐同時架設該道支撐的鋼橫梁。第四道鋼支撐架設完成后繼續開挖,然后架設第五道鋼支撐,而后開挖基坑至基底設計標高處(見圖4)?;娱_挖不僅要嚴格遵守“分層開挖”的原則、還應利用土層的“時空效應”即土層的分層、分段、分條原則,單步開挖深度控制在2m以內,嚴禁超挖。基坑開挖應嚴格按照分段開挖,切勿全長同步一次開挖。土方開挖應結合鋼支撐布置分層進行,切實做到先撐后挖,嚴禁超挖。鋼支撐施作與土方開挖密切配合,基坑開挖至各道支撐中心線500mm位置處后,及時架設鋼支撐并施加預應力,減少無支撐暴露時間?;娱_挖過程中,機械開挖至設計基底標高以上300mm后,改用人工開挖,普遍進行釬探后,立即通知勘探設計單位,并會同各有關部門,做好驗槽工作?;娱_挖完成并驗槽合格后,應立即進行基礎施工,防止暴曬和雨水浸泡對地基土的破壞。
4結語
項目部通過方案優化,在保證施工安全和質量的同時合理縮短了施工工期。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圍護樁施工:按照原設計方案負3層結構段兩端WZF型樁共33根,根據施工經驗,現場旋挖鉆每天可施工6根圍護樁。通過優化方案,取消后WZF型樁后,可節約6d施工時間。臨時底板:按照原設計方案負3層結構兩側有兩段臨時底板,根據施工經驗,每段底板的鋼筋綁扎及混凝土澆筑需要5d。當臨時底板強度達到80%時才可進行下一步土方開挖,養護時間按照14d計,而噴射混凝土護坡可隨挖隨噴,不單獨占用施工時間。通過優化方案,取消臨時底板后,可節約19d施工時間。放坡開挖出土:根據哈爾濱當地情況,僅夜間允許出土,按照原設計方案采用伸縮臂垂直出土,每天可出土約500m3。優化方案后,采用放坡開挖出土,每天可出土約1200m3。負3層結構段土方共計10647m3,優化方案后,可以節約12d施工時間。
【參考文獻】
【1】向群.地鐵車站深基坑開挖對周圍建筑的影響及處理[J].鐵道建筑,2017(8):10.
作者:仲軍 管善志 單位: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媒體融合下文化類電視節目摭論
- 下一篇:商住樓臨時用電安全施工方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