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截污納管改造施工技術探討

時間:2022-08-12 10:08:28

導語:城鎮截污納管改造施工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鎮截污納管改造施工技術探討

摘要:為進一步保障城鎮生活污水排放效率與可靠性,有效落實截污納管改造工程,事先開展原有管道體系結構與施工流線的調查,了解原有排水管道的尺寸、規格、位置、深度與布局等數據,擬定適宜的改造治理方案;并將重點放在深基漕支護、井點降水、拖拉管施工等角度,確保關鍵環節施工質量與水準可控,促使截污納管改造的實際質量與水準得到持久保障。

關鍵詞:生活污水;截污納管;改造技術;施工要素

本文以羅店九期截污納管改造工程為例展開研究,工程涵蓋排水管總長約20769m,項目內涵蓋排水管道敷設、鋼板樁與路基路面等修復工作。從場地環境來看,現場安全文明施工難度較高,周邊地表存在較多車行道路,車流量與人流量較大,具體內容還包括深基漕(坑)支護、防護與警示等,稍有不慎極易出現施工風險。強化施工前期準備工作,盡量降低地表環境、地下管道、施工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以經濟、可靠與安全為施工管控要素,合理排布現場排污管線,并進行閉水試驗,使項目施工效果與水準得到保障。

1管道主要施工技術

1.1測量放線。測量放線是采集施工走向、標高位置、現場環境等數據的重要渠道。通常需要依次實施測點交接、測點復測、建立施工導線網、布置水準控制點、局部放樣等,借助先進勘測設備的運用,嚴格控制勘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加強平面放線、高程放線兩方面數據的測量。另外,為保障現場測量放線的水準,對測量儀器、測量資質、測量圖紙、測量流程、數據校對、信息實施歸檔等,增強測量放線信息的可追溯性,為后續與管道施工與檢修等奠定扎實的數據基礎[1]。1.2地面破。除事先開展道路破除施工期限的調查與核算,辦理占道與破路的相關手續,避免引起現場施工糾紛;為降低車流量對管道工程路段造成壓力,不造成堵車等問題,采用分段式、分時間的施工,整體施工現場進行全封閉處理,減小對車輛通行造成影響;預先通過粉筆劃分出大致的路面切割方案,并提供適宜的降塵防護措施,降低對周圍生態與生活環境的影響;具體采用履帶式鎬頭機對施工區域地表進行破除處理,通過切割機將路面切割深度控制在50mm以上,切割產生泥漿應及時清理等。1.3淺溝槽開挖及支護。本項目淺溝槽開挖主要采用人工與機械配合的方式。當機械開挖至圖紙設計基地標高以上200mm左右位置時,停止工程施工作業,采用施工精度更高的人工作業方式把控淺基坑質量;溝底寬度需高于管道構筑物的橫截面600mm,為溝底施工提供充足的可操作空間。而溝槽施工過程中,及時搬運與處理現場的棄土,避免棄土堆放過近影響溝槽地質結構的穩定性;溝槽支撐結構著重以兩側支撐板,內側釘方木,再通過橫撐提供持力平臺。具體詳見上圖1。1.4管道閉水。對管段進行分隔,將分隔長度控制在1km以內,確保管道回填槽內務積水、殘渣、垃圾、雜物等,管道內部無明顯裂縫與小孔等缺陷,才能帶井進行逐段試驗。操作過程先進行管段端的封堵處理,并向罐內注入水資源,完全注滿后浸泡24小時,再分別計算水頭數值,判斷管道是否存在滲水等問題。若實際滲水量低于或等于標準值,則代表管道水密性合格,能夠投入排水系統功能的正常使用中[2]。1.5井室施工。井室施工共分為底板澆筑、室壁砌筑、檢查井與管道銜接三個流程。底板澆筑對底板中線樁與高程線的進行檢查,確保數據無偏差問題,再通過平板振搗器進行振搗操作,保障底板澆筑均勻性。室壁砌筑分別做好尺寸及高程校核、掛線施工、砂漿找平、井墻控制、井圈安裝與處理等,確保所有尺寸適宜,無井壁滲漏、墻體不平、砌筑不穩等問題,使井室結構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得到保障[3]。檢查井與管道銜接采用中介層法,將管材與井壁外表面黏結在一起。中介層主要由于黏結劑與粗砂構成,再通過水泥砂漿將管材嵌入井壁結構。具體施工詳見圖2。

2施工關鍵環節處理

2.1深基漕(坑)支護施工。本項目深基漕(坑)施工支護體系主要采用鋼板樁支護方式。槽鋼鋼板樁結構以30#槽鋼密咬排列,鋼板樁長度控制在6.0m,為保持整體結構穩定,設置兩道支撐結構。第一道支撐結構設置在鋼板樁開挖面以下500mm處,第二道支撐設置在第一道支撐結構下方1.5m處,第二道支撐高程距離施工地表的距離應控制在2.0m以內。從結構選擇角度,主要采用6m與9m拉森鋼板樁結構,此類樁體施工靈活與工藝水準較高,能夠適用于多元化的現場環境。從施工角度,其施工流程為鋼板樁檢驗、樁體矯正、定位放線、開挖溝槽、樁體插入與預打、沉樁、圍檁開挖與設置、土方開挖、主體結構施工、溝槽回填、拆除鋼板樁[4]。其中,鋼板樁預打與沉打時,采用履帶式打樁機器械,既能夠提供充足的打樁力量,通過45kW的振動錘迅速將鋼板樁打入地面,同時也便于矯正工作的開展,使鋼板樁長度、寬度、厚度、高度、垂直度與鎖扣形狀等參數更便于識別。為控制鋼板樁施工質量,加強導梁支架的安裝,嚴格把控屏風式打入法的施工流程與材料狀況,保證所有鋼板樁施工點位準確,圍檁安裝使整體支護體系結構穩定、可靠,待其驗收后展開拔樁施工。另外,在鋼板樁支撐結構施工期間,還需對場地高程、樁架垂直度等尺寸測量,嚴格把控基坑截水與降水等。2.2井點降水。具體井點降水分為準備階段、開挖沖孔溝、布置排水總管與泵、水沖孔、布置排水支管、灌砂、連接管道、封土、抽水試驗與填平沖孔溝等環節。事先進行施工平整,核實施工灰線的準確度;井點支管在埋設施工期間,結合地表水與地下水數據判斷適宜的管徑尺寸,通過沖水管沖擊成孔后再做沉放井點操作。而在沖孔期間,盡量保持孔徑均勻性、垂直度、沖孔深度等數據的管控;為保障井點降水效率與抽水質量,在井點沖孔期間,先對沖孔深度檢查,在沖孔過程中,應在施工標準要求上增加沖孔時間,以便內部沖孔效果得到保障,然后再將粗砂倒入,將排水支管插入孔洞內;在井點集水總管布置過程中,做好支管與總管的連接,對管道銜接位置的進行保護處理[5]。另外,在沖孔作業過程中,提前對排水流線進行調控,確保溝槽內的積水在短時間內排出,保障內部施工環境,在抽水過程中,檢查是否存在漏氣與“死井”等問題,做好疏通與沖洗,保障井點降水效果。2.3拖拉管施工。拖拉管施工需在工作坑基礎上做好支護,并留出足夠操作的空間,為方便拖拉管的開展,在進出口位置設置10m尺寸的斜坡馬槽,為管道操作提供拖拉渠道;在內部導向鉆施工中,對圖紙內容的審核,確定導向鉆尺寸、鉆進速度、鉆進角度等數據后,按照要求進行施工,并嚴格按照逐根鉆進的措施控制拖拉管施工進程。操作過程中每根鉆桿的深度誤差均應控制在0.15m范圍內,軸向偏差尺寸應控制在0.3m范圍內,確保每一段施工達標,才能進行后續施工。在擴孔施工前,通過管徑回擴器進行擴孔操作,同時對膨潤土與泥漿加固,經過四次重復操作后,孔徑應控制管徑以上20cm左右,以便使拖拉管操作有更充足的空間。在操作中把控孔位兩端泥漿的流動性,避免對孔徑尺寸造成影響。在管道組裝先對管道參數的進行審核,并逐段將PE管首尾銜接,再通過組裝焊接的方式清除管內雜物,對坡口進行處理,使銜接水密性與氣密性得到保障。焊接期間需注意把控管道熱量與壓力。

3結語

截污納管改造工程施工技術的有效落實,既能夠為城市地域提供更完善且可靠的排水系統,使地域居民生活質量與衛生環境得到持久保障,同時憑借施工流程管控,也能夠顯著提高排水管材的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的損耗。

參考文獻

[1]李柱.城鎮水廠生活污水截污納管改造工程施工[J].山西水利,2018,34(10):31-32.

[2]高小平.城市污水截污納管及建設管理適宜性技術措施探討[J].中國市政工程,2018,No.197(02):76-79+138-139.

[3]邱奎,蔣保勝,屈彩霞.老城區老舊排污口截污納管實施方法探討[J].建筑施工,2019(7).

[4]黃頌.市政截污納管污水井砌筑工程的若干要點探究[J].建筑•建材•裝飾,2018,000(007):119.

[5]吳錕,王春,李文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中截污納管設計要素[J].中華建設,2019(2):134-135.

作者:夏威 單位:中國京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