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柱式在近現代建筑的應用
時間:2022-11-02 08:57:20
導語:古典柱式在近現代建筑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古典柱式概述
古典柱式的歷史軸相對比較長,傳播領域比較廣,是一種具有真實性和有效性的藝術史學研究遺產。西方古典建筑造型中最為常見的柱式以古希臘三柱式和古羅馬五柱式為主,多立克柱式、愛奧尼亞柱式和科林斯柱式是典型的古希臘柱式。古羅馬時期,因人類需要和技術的進步,在原有古希臘三大柱式上又衍生了古羅馬五柱式,也可以稱之為古希臘三柱式的傳承發展。本文將重點圍繞古希臘三大經典柱式在中國近現代建筑中的應用和保護修復進行論述。
二、古典柱式在中國近現代建筑中的應用
古典柱式的發明和應用逐漸成為一種藝術,在西方建筑文化中具有最杰出成就之一的稱號,同時也成為了西方古典建筑文化的一種典范。西方古典柱式出現在中國的時間可以追溯到鴉片戰爭以后,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開始被廣泛傳播并產生一定影響,深受建筑領域學者們的喜愛,這一點從我國近現代建筑設計中不難看出。外灘7號于1908年建成,原為旗昌銀行,后成為電報大樓,再是新通商銀行大樓,現為泰國盤谷銀行。從圖1中可以看出,整座建筑的外立面裝飾特別講究,整個立面看似5層的磚石結構,實際是3層。建筑的每一層都使用了古典風格的柱子,有的起到的功能是承重,而有的則是為了裝飾。在底層正大門處可以看到兩根有別于其他柱式的粗壯柱子,其主要功能為支撐整棟建筑,這種柱子叫多立克柱子。建筑第三、四層出現了雙壁柱和單壁柱,這種柱式被稱為愛奧尼亞柱式。整棟建筑的立面表達十分精彩,不僅具有立體感同時也保證了建筑的和諧統一、莊重、對稱,使得整棟建筑藝術氣息濃厚。外灘9號于1846年建成,原為旗昌洋行大樓,后成為招商局大樓。從圖2中可以看出整棟建筑為三層磚木結構,外型是仿文藝復興式樣的。建筑主體中主要應用古典柱式的為第二層和第三層,窗戶所使用的材質是木質的,呈拱形,每間都有一個內陽臺,均由古典式柱子作為承重結構。從圖2中可以看出,建筑第三層主要使用了10根立柱,細看能夠發現它們都是科林斯式的柱子,其中8根為雙立柱,2根為單立柱。外灘12號于1923年建成,建筑功能從一開始的匯豐銀行大樓,變成市府大樓,再到現在的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在風格上是一棟以仿古典主義風格為主的矩形大樓。從圖3中不難看出,整棟建筑主體部分高為5層,中央部分高為7層,外立面使用的是橫縱三段式仿古典磚石的結構。第二層到第四層分別貫穿了6根柱子,這些柱子以單、雙、雙、單有節奏的形式排列著,這種錯落有致、既嚴格又對稱的柱子是科林斯式立柱,它們構成了外灘整個立面的重心,使整棟大樓富有極強的立體感。外灘16號于1924年建成,建筑功能從一開始的臺灣銀行大樓轉變成招商銀行上海分行。整棟建筑吸收了很多別國建筑的優秀之處,稱得上是一個多風格建筑的混合體。從圖4中不難看出整個建筑外立面配有4根歐洲古典主義柱子,從圖5中可以看出柱子的柱頭是科林斯式的,柱頭樣式主要采用毛茛葉形狀,就像盛滿花草的花籃,同時還結合了富有我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回紋裝飾圖案。整棟建筑的裝飾雖然看似素雅,但正是這種簡潔的立面,具有古典氣息的柱式使得整個建筑與眾不同,在外灘沿線的這條天際線上和其他建筑群融為一體。
三、古典柱式面臨的問題
受到時間和自然環境影響,現存的建筑或多或少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破損。有數據統計顯示,地球上每年大約會發生500多萬次地震災害,折合下來可以說平均每天就會發生上萬次。建筑物除了因時間累積而破損外,還會因為一系列的自然災害而遭到不等程度的破壞。相較時間引起的破損,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更為嚴重。那么,如何利用已有技術和創新發展科技來恢復和重筑歷史文化保護建筑與破損建筑裝飾物件,從而增強人民文化修養與保護意識、提升工程修復與重建工作的效率性和適應性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研究。
四、古典柱式保護修復的方法
建筑裝飾柱破損類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建筑裝飾柱表面遭到了破損,但內部結構完好,另一種是建筑裝飾柱的結構有了一定的破損,需要進行大量的修復工作。1、傳統保護修復方法傳統的修復工具主要以手工操作為主,例如鑿鏟、傳統刨子、電鋸、錘子,常見的傳統測繪工具更多的是墨斗、組合角尺、萬能角度尺、激光測距儀等。2、現代保護修復方法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3D掃描技術大量為人們所使用,Trimble3D激光掃描儀主要用于復雜的測量工程和建檔功能。3D掃描技術較以往的傳統掃描工具相比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以往可能需要長周期完成的工作量現在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產生復雜的建筑周邊環境和破損建筑裝飾柱內部的詳細結構三維圖像。
結論
古典柱式具有較長的歷史發展文脈,隨著人們需求的不斷改變和時代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可能性發生在建筑空間設計語境中。如何恰逢其時地將藝術和技術相結合應用于今天的建筑空間設計之中,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僅僅對古典柱式在中國近現代建筑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仍需了解如何使用正確得當的方法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茖W技術的發展使得藝術領域有了更好的傳承和延續,把3D掃描技術運用到建筑裝飾物件修復中的這一方法,同時也推動了現代化社會的發展,更加高效地提高了工作進程,減輕了修復工作人員的負擔,更有效地保護了我國近現代建筑文化。
作者:宋洋
- 上一篇:現代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措施
- 下一篇:風格派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