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材料畢業實習教學探討

時間:2022-12-15 03:05:17

導語:金屬材料畢業實習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屬材料畢業實習教學探討

摘要:本文簡述了我校金屬材料專業畢業實習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了畢業實習教學改革的內容,提出從整合實習種類、鞏固實習基地、提高學生實習興趣等方面來改進和完善金屬材料專業畢業實習教學,提高實習效果。

關鍵詞:畢業實習;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實習是本科教學計劃中非常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金屬材料專業的三大實習是指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認識實習的目的是,學生通過參觀工廠初步建立對工業企業的感性認識,這一階段的實習安排在全部基礎理論課和部分技術基礎課之后、專業課程之前進行。生產實習介于認識實習和畢業實習之間,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和主干專業課程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實現理論和實踐的銜接。畢業實習安排在全部課程結束之后,目的在于讓學生將金屬材料專業所涉及行業的基本生產知識、生產工藝、技術設備、重要金屬材料、現代化生產方式和先進制造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實踐進行綜合理解和分析,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達到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校金屬材料專業的認識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開學后的第一周,生產實習安排在第七學期開學后的前兩周,畢業實習安排在第八學期開學后的前三周。按照培養方案的初衷,學生到畢業實習階段應該深入車間實習,在技術人員及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操作各種生產設備進行實際生產工作,并能根據實際需要設計生產工藝,但通過近些年的實踐卻發現除了在學期安排和學時上的區別,三大實習均變成了參觀實習,畢業實習的目標遠未實現,無法滿足學生進一步深造、就業和用人單位的需要。

一、畢業實習存在的問題

(一)對企業正常生產產生干擾。學校安排畢業實習的時間固定在每年的第八學期的前兩周,這個時間恰好是春節過后,大部分企業訂單剛下,正好處于生產任務重的時候,如果此時接受大量學生進行兩周的實習,企業需要抽調一些技術人員指導學生,勢必會影響正常生產,企業難以按固定時段安排學生實習。(二)增加了企業的管理難度和安全風險。實習的學生一般被分為2~4個班,大約65~130人,實習的老師一次性將近百名學生集中到一個工廠實習,人數較多,工廠難于管理,而且帶實習的老師很少,只有3~5人,現場管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工廠壓力較大。(三)工廠噪音大,學生實習興趣不足。工廠噪音大,邊參觀邊聽講解時,學生聽不清。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在經濟效益的壓力下,企業一般只能派一位講解人員對實習學生進行技術指導,一個人面對100多位學生講解,在嘈雜的廠房里,后面的學生幾乎聽不見,導致聽不見的學生出現相互說話甚至玩鬧的現象,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聽到、學到,更談不上實際動手操作。加之有些學生不愿意學,怕臟怕累,或不喜歡本專業,畢業后可能不從事所學專業的技術工作,所以實習熱情不高,興趣不足。(四)實習經費少。學校對畢業實習的經費劃撥十幾年沒有變化,但由于通貨膨脹的原因,物價上漲,實習經費顯得捉襟見肘,基于這些因素,只能壓縮實習時間,降低實習指導老師的待遇,導致實踐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的教師不愿意帶學生實習,實習任務必然會落在年輕教師身上,而年輕教師一般都是剛從學校畢業,不能為企業提供一些科研服務或技術支持,對企業沒有吸引力,所以企業把學生實習看成一種負擔,不愿意接收學生實習,使實習流于形式,從而直接影響了畢業實習的質量。

二、畢業實習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與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機制,創建校企共贏模式。對于我校這類的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來說,老師缺乏研究的橫向課題,也很難給學生聯系實習單位;而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也經常被各種技術和管理問題所困擾,基于雙方面臨的問題,可以建立一種學校和企業共贏的合作機制,通過合作,企業可以利用學校在科研方面的優勢,提升產品創新能力、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還可以依據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考核,招聘到優秀員工以減少招聘的盲目性,降低企業的招聘成本;高校老師也可以在合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科研和實踐的能力,同時,學生通過深入實習,能夠把理論知識和企業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實現本科生畢業實習的教學目的。(二)建立實習保險機制?,F在我國保險制度不完善,實習學生在企業一旦出現安全事故,企業都會承擔停工整頓、安全賠償責任和輿論譴責。國家應當建立統一的大學生實習保險體系,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企業承擔的額外壓力。(三)建立大學生實習稅收減免體系。鑒于學生實習可能給企業正常生產造成損失,國家應當對企業進行適當補償,根據企業接待大學生實習的人次和時間建立相應的稅收減免政策,可以有效提高企業接受學生實習的動力和積極性。(四)采用輪換實習方式,降低同時在同一車間的實習。學生的人數,減少對正常生產的干擾將本專業學生以兩個班級為一個實習單位進行分配,一次性進廠的實習人數就可以控制在60人左右。根據畢業實習培養方案的要求以及企業車間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4~6組,學生在指定的車間進行輪崗學習,學校委派的帶實習的教師應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科研能力,在指導學生實習的過程中,能幫助企業發現一些問題,并推進科研項目的合作。個別小組也可以參與到校企合作科研項目中,在實習結束后可以在畢業設計中繼續研究。(五)提高學生實習熱情。將畢業實習計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實習通識性的內容,實習前要求學生根據實綱,寫出詳細具體的實習預習報告,即教師根據所實習的企業,安排學生先查資料,按照工藝與設備兩大主線開展實習預習,包括主要設備結構及功能、生產工藝流程等,并對關鍵設備進行重點預習,比如,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學生對熱處理設備的種類及其內部結構、工作狀況等做詳細的調研。第二部分是根據企業自身發現的問題、校企合作項目以及本科生實習計劃的需要設計實習內容,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查閱資料、根據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并研究解決的途徑和方法,相信這種有明確目的的實習更能調動學生對實習的重視和興趣。(六)增加實習經費,整合實習種類。實習經費緊張是所有高校的共同問題,盡管我國經歷了4次以上較大的通貨膨脹,但是實習經費很多年都沒有提高,說明目前從教育部到高校對畢業實習的重視程度不足,因此,從長遠發展來看,提高畢業實習效果還需要進行頂層設計并且落在實處。其中當然還包括對實習老師的激勵,本身出差補助微薄、長時間的出差,加上管理學生的壓力和企業維護關系等方面的壓力使得很多老師不愿意帶實習,因此,各方面的問題應當引起重視。在實際中有限的經費還要分散到三大實習中,既然生產實習同認識實習一樣,都是參觀實習,不能動手操作,所以建議整合實習種類,把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合并。即去掉生產實習,把生產實習的2周時間加到畢業實習里,既能節省路費開支,又能提高實習效果。

三、結束語

畢業實習是對大四學生所學知識的一次全面整合,同時也是一次檢驗,傳統的畢業實習模式已遠遠落后于社會發展的需要,已經成為阻礙提高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頑疾,一方面,高等院校應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探索畢業實習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加大畢業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改革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從國家層面統一認識,提高對畢業實習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工程實際應用能力,才能為社會培養出真正高素質、高技能的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安永林,賀建清,鐘新谷.土木工程專業地下方向生產實習與畢業實習改革[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2).

[2]柳華.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畢業實習教學模式的探討[J].廣州化工,2015,(24).

[3]張晰,楊藝虹,劉永瓊.工科大學生畢業實習工程能力培養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03,(2).

[4]王宗善,鄒麗新.探索新形勢下高校理工類專業實習基地建設和實習形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

[5]尹戴忠.高校畢業實習存在的問題及破解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7).

[6]馬小娥.提高工科大學生畢業實習質量的思考和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3).

[7]陶鋒,王志俊,朱協彬.高校畢業實習若干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4,(5).

作者:許萍 劉慧敏 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